数智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化转型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面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与信息获取习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须突破传统模式,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升级,通过构建智慧课堂、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整合多媒体育人资源等数字化转型实践,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维度,并以精准化、互动化的教学形态增强育人实效。
搭建技术平台,做好顶层设计。高校需立足本校育人实际和目标,统筹考量师生需求与学校资源状况,科学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平台建设,明确建设目标、功能定位及实施步骤等细则。注重技术选型,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底层架构与开发工具,保障平台运行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流畅性。丰富平台功能,集成资源管理、课程管理、学习管理、交流互动及数据分析等核心模块。强化平台安全保障,将网络安全置于建设首位,建立包含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的立体防护体系,抵御黑客攻击,杜绝数据泄露;同时组建专业团队定期开展安全巡检与维护,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平台持续稳定运行。
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数字化转化。对现有教材、教案、课件、讲义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梳理,精选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同时,深入挖掘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网络资源,提炼为优质教学案例与素材。采用多元技术手段实施数字化转化:针对纸质教材和教案,可通过高清扫描、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转化为可检索的电子文档;针对教学课件与讲义,可运用多媒体制作工具对传统资源进行创新性设计与加工。着力构建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机制,鼓励教师将优质资源与典型案例上传至平台,促进教师间深度交流与高效共享,全面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能。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实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课前,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同步推送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课件等资料,引导学生开展前置性自主学习,初步掌握课堂理论知识框架;课中,聚焦预习环节收集的共性疑难问题展开深度解析,同时通过小组协作探究、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方式化解个性化问题,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后,依托线上平台布置拓展作业、实施精准答疑、开展深度互动,全面延展学习时空维度。在线教育平台在高校教学场景中的成熟应用,为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可基于课程内容与育人目标的实际需求,在平台上开发在线课程、录制教学视频、整合教学资源,支持学生根据个体需求随时开展个性化学习。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680.html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