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为主的新兴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21世纪是新兴媒体出现及普及的世纪,包括有线电视、无线网络等媒体,而其中普及率最高的是网络,网络日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大学生中,网络无疑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往往过于迷恋网络,势必对其他方面产生一些影响,包括人际交往方面,受到的冲击最大。目前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破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坚冰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的交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要受社会地位、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外表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一般表现为要么无法进入某一交际圈, 要
么交往中必须注重社会规范而不能深入交往,长而久之,现实生活的交往就有一层坚冰阻隔,让人难以捉摸。而网络交往却是以忽视社会地位、外貌特征为特点
的, 表现为坦陈内心的、没有隐藏的直接交往。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 这使他们往往在交往中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而他们在网
络上交往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网络中, 两个社会地位悬殊、外貌相差很大的素不相识的人可以敞开心扉谈天论地, 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知音, 甚至产生一种深厚的感情。使得大学生有机会了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大家也容易产生心扉,便于沟通。
(二)网络可以开拓人际交往关系及社会关系
网络的人际交往拓宽了社会环境,改变了社会关系,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平等自由的环境,从而有利于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网络社会能提供虚拟的,自由的,比现实生活更容易超越束缚的空间。网络的匿名性允许人们按照各自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有效消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害关系和顾虑。现实中,每个人
的身份、角色是确定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网民拥有自由选择决定自己身份、角色、背景和经历等方面相对宽松的权利。网络为大家提供一个表现真实自我的平台,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而不用顾忌自己来自何方,接受何种文化。
(三)网络可以拓宽大学生交际的范围
大学生的生活空间非常狭窄,往往是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繁重的学业任务使大学生与社会交往比较少,通过网络,使大学生与外界交往增多,与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网友建立友好关系。朋友之间可以通过MSN、QQ、飞信、微信、BBS论坛等联系,拓宽了大学生交际的范围。交流的内容有文化、音乐、影视剧、游戏等,这种超时空的传播拓展了现实人际交往范围, 扩展了网络人际交往的内容。网络对于大学生也属于物美价廉的休闲方式,买一台电脑,按一根网线就可以和外界联系,正好适用于没有经济基础、生活内容单一的大学生。
网络除了给大学生带来以上的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
(一)网络交往的自由性会削弱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网络交往的自由性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大学生对网络交往青睐有加, 但过频的网络交往容易使大学生漠视、疏远现实生活中融洽的人际交往, 引发孤独与压抑, 有的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能力降低, 有的甚至在心理上出现焦虑、强迫、忧郁、依赖、逃避等特征, 从而弱化人际沟通能力。因为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 人们无法判断交往对象信息的真实性, 这使人们以怀疑的心态看待网络中的事物, 并进而影响到现实的人际交往态度, 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对象的真诚性产生怀疑, 从而导致信任危机, 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最终降低大学生的现实人际沟通
能力。
(二)网络交往的随意性、欺骗性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失败
网络自身的特点和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网络具有随意性和欺骗性 。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损害他人名誉和人格、传播虚假信息、在网上进行情感欺骗、在网上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等行为屡有发生, 阴暗心理在网络中得到随意释放。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与被传播使处于心智成长期, 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难主动识别和抵制,他们容易把它当作现实加以接收, 从而导致现实人际道德的失范。
利用网络的优点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服务,同时要克服网络的缺陷,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网络立法。由于网络是新鲜事物,我们对这方面的监管力度还是不够,政府应大力加强监管,对一些重要的网络违法违规现象予以坚决打击,换网络一个干净的空间。立法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制体系,目前我国网络还没有法律,只有部门规章,建议政府在适当时候推出《网络安全法》,这从立法上予以规制,在很大程度上能遏制网络违法现象。
2. 学校要教育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校要开设网络与人际关系的课程。教授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要学会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学习,要尽量回避网络的缺点。要让学生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性,要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上来,不要以虚拟社会为主。2432
3. 学校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学校多组织一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人际交往能力。如组织学生的歌手大赛、体育比赛、主持人大赛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多接触和认识社会, 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与人合作。2556
总之,社会、学校、教师要齐心协力来帮助大学生学习日常的交际,要学习如何让科学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这样大学生才能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并能对他们的人际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