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十大流行语的传播与文化隐喻
《咬文嚼字》杂志社在综合考虑社会价值、时代价值和语言价值的基础上,将流行、创新和文明作为其评选的标准,评选出了“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其分别是:“供给侧”、“工匠精神”、“小目标”、“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葛优躺”、“套路”、“一言不合就XX”、“蓝瘦,香菇”。本文试从词源、词义以及传播属性和文化属性来分析这些流行语。
一、词源分析
2016年十大流行语中,来源极为广泛,并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相互结合融会的产物。
一是来源于网络。如“吃瓜群众”一词是指在网络上不发言论只围观的网民。“蓝瘦,香菇”来自广西南宁一男子因思念女友在网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说“难受、想哭”,其一口浓郁的广西话听上去像“蓝瘦,香菇”,现已成为人们表示自己心情不好的代名词。
二是来源于产业和行业。国家推荐产业发展的举措和产业发展的新热点都能成为流行语,这是人们对于经济发展关注的结果。“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现泛指任何行业和个人“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时代精神,是当下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必然选择。
三是来源于热点事件。热点事件经过媒体和网络的联合发酵,往往是人们注意的集中地带,产生过“躲猫猫”、“反正我是信了”、“我爸是李刚”等众多流行语。“洪荒之力”是在奥运健儿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游泳比赛后接受采访时说“我已经用尽洪荒之力啦”后诞生的,词语本身蕴含的拼尽全力的姿态为人们面对当今严峻的竞争环境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能量。
二、词义分析
“流行语是指在某个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语汇。”①其中,“某个时期”揭示了流行语的时间性:其必然产生在一定时间维度下,有一定的“新鲜性”。其“以新取胜”契合了当下人们追求时尚和创新的态度,其中词义的产生也是在创新维度下进行的变化和延展。
一是旧形旧义。“工匠精神”从语言形式和字面意思都是汉语之前固有的,用来形容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之前由于片面强调产品规模的提升,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导致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劣质品的代名词。因此,在经济下行的社会环境下,如何提高品质成为企业的必走之路,因此,工匠精神被大力提及。
二是旧形新义。“小目标”中“小”和“目标”的词形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词义却发生了反转。之前汉语使用中,“小目标”即相对小的较易实现的目标,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1个亿”,网友深受震动,纷纷转发、评论。这里走红的“小目标”指的是普通人难以达到的“大目标”,甚至是一辈子无法企及的目标,其中满含网民的娱乐、自嘲精神。“套路”一词本来是武术用语,用来形容武术招式的组合,而作为流行语的套路泛指经过精心编制的规则或者自然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三是新形旧义,用一个新的语言形式表达一个旧的概念。“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一流行语用来表示友谊结束的意思,“翻”还具备其翻脸、闹翻等原义,只是将友谊比作小船,用一种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式表示出友谊闹翻的这一事实。
四是新形新义。“吃瓜群众”用来指只围观不发表看法的网民和大众,其中“吃瓜”作为原本动词的词义已经泛化,不在指具体吃瓜这一动作,而成为形容“群众”的一个形容词,“群众”的概念也发生了转变,这里更多的是指网民,而不是现实意义中的大众。
三、传播属性分析
当前,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微传播时代的到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以普通大众日常活动及其感受满足来实现当下生活意义的“微时代”。②微时代到来带来的传播交互的急剧加强,为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奠定了根基。
从受众角度来看,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加强了信息的交互能力和传播广度。流行语在兴起的时候大部分都经过了网名的加工和改造才开始流行,受众的参与创造是流行语诞生的必要条件。年轻网民一方面通过在网络上创造流行语来引起关注,为自己贴上独特的标签,形成特定的网络“场域”或群体,获得自我满足并找到归属感。
从流行语的传播内容来看,流行语及其相关内容主要由当下社会的热点事件和网络草根文化组成。其中,当下社会热点事件因为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和前途,所以被广泛关注。例如“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关系到各行各业尤其是文化产业,其影响的全面性使其成为流行语的关键。而如“蓝瘦,香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网络文化特色的流行语,符合当下人们的猎奇心理、恶搞心理。
从传播的方式来看,涂海兰将流行语的传播过程分为“共鸣”和“溢散”两个阶段,认为流行语在网络传播中易于引起网友的“围观”,并在“围观”过程中不断得到引申,从而促进其传播范围的扩大,起到一种舆论发起的作用。③流行语的传播不是单一的直线传播,而是呈现出一种裂变的效果,每一个人都是传播者,其在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都将影响其周围的人,被影响的人会成为新的传播者。
四、文化属性分析
美国语言学家威廉·布赖特指出了语言和社会具有“共变”关系,语言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福柯也指出话语是一种权利,是确定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流行语更多的是通过对社会精英文化的抵制和解构来确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其出现契合了大众对于社会的焦虑心理,具有大众的“狂欢精神”,在其游戏属性的背后,具备天生的批判色彩。
“葛优躺”、“蓝瘦,香菇”等流行语背后隐喻的当今社会中人们为了生存而忙碌的景象。大家在调侃“葛优躺”的颓废之时,其实更多展现的是人们在面对快节奏的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之大,内心累积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葛优躺”式的“颓废”迎合了人们放空一切、降低焦虑、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
“套路”、“小目标”等词语的流行,反映了当下阶层固化造成的社会焦虑。富人的“小目标”其实是了大众不可逾越的大目标,其中暗含的人们对于自身身份和认同的焦虑,一方面迫切希望能够通过自身实现阶层的上升,另外一方面又悲观的认为其行为的无意义性,这种自我矛盾的呈现正是当下大众的群体心理,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调侃的背后,认为自我价值实现的良性社会机制的不可能,认可社会的“潜规则”,即所谓的“套路”,也是人们批判意识的展现。
五、结语
2016年的十大流行语相比以往,社会负面热点新闻产生的流行词减少,外来词汇和网络词汇增多,其中“葛优躺”、“蓝瘦,香菇”这样能反映当下社会心理的词增多,在其独特传播机理之下,隐喻了当下社会生存状况和人们的内心情感,也揭示了当下社会的形态和特点。流行词作为社会认同和群体心理的风向标,具备更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