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技术革命、市场逻辑与“脱口而出”的新境界

作者:张健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日期:2020-04-03人气:1102

在国内电视谈话节目发展20多年之后,网络谈话节目借助新媒体乘势而起或者说崛起似乎是近年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搜狐网有篇文章称,“2014年是网络谈话爆发的一年”[1]。这一年,《晓松奇谈》《吴晓波频道》《听青音》《大鹏嘚吧嘚》《罗辑思维》等节目表现十分抢眼;2015年,《夜夜谈》《奇葩说》《大牌驾到》《优酷全明星》《星映话》等节目收视持续攀高;2016年,《拜托了冰箱2》《姐姐好饿》《饭局的诱惑》《火星情报局2》《拜托了衣橱》等谈话节目继续火爆;2017年,《吐槽大会》《谈话大会》《火星情报局3》等成为流量担当,前两者作为首季原创节目,迅速吸引大量流量获得用户认可,成为2017年当之无愧的网综黑马[2]。有学者发现:“传统的电视谈话类节目纷纷退档、停播,与此同时,网络自制谈话类节目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受众/用户的话题圈,成为受众/用户以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这种现象表明谈话类节目正在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网络迁徙。”[3]也有学者指出:“网络谈话节目覆盖了商业网站、官方媒体网站以及省级卫星频道的视频网站,已初具规模。在当下信息泛滥、品格不高的网络信息生态下,网络谈话节目成为网络视频行业一个重要的观点竞争手段,它对于构建网络公共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

“电视节目”被称为广播电视业务和研究的“元实践”“元概念”[5],也被称为“广电行业的重要环节和广电经营的核心内容”,而“在播出平台融合的基础上,节目将成为数字时代真正的王者和赢家”[6]。假如网络谈话节目“对电视谈话节目构成挑战”或“势头很猛,大有盖过电视谈话之势”[7-8],那么至少有以下三个问题值得讨论:一是网络谈话节目的概念、定义、特征,如何在类型学意义上或文类意义上区别于人们熟知的广播或电视谈话节目;二是网络谈话节目“来自何处”,又将“去往何处”,也即网络谈话节目在时间中的历时性生成;三是网络谈话节目的主体受众/用户是“谁”,他们如何以不同的社会、文化态度去对待或解读这些节目。囿于篇幅,本文准备就第二个问题从编年史角度做些资料积累。

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认为,“脱离特定的时间,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9]。尽管因为网络谈话节目从出现到成熟时间很短,如果要理解和追踪网络谈话节目的出场,必须回归到我国电视谈话遭遇的现实困境以及此际网络新媒体技术针对这种困境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及现实可能性。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伪沟通”与技术赋权:网络谈话节目的出场[10-12]

众所周知,从1993年的《东方直播室》到2001年前后的《新青年》《财智时代》《艺术人生》《对话》等,国内电视谈话节目历经10余年的“跑马圈地”,已经拥有近179个谈话栏目,[13-14]电视谈话节目真正“成为中国社教类电视节目形态中选题内容最为多元、表现方式最为质朴的形态”,具有“直接的人际互动”“完整的场式传播”“个性的自然流露”“动态的情感碰撞”“优化的信息组合”等类型特征。[15-16]有学者甚至满怀激情地预期电视谈话节目:“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可供自由交流的公共大厦,一个谈话的场所,具有社会公共空间的性质,提供了可以发展谈话节目的大众话语空间,在培养观众的话语习惯,给予社会一种良性推动上具有其他节目形态所不及的作用。”[17]

然而,至2003年前后,大量的观察与研究表明,无论业界还是理论界对电视谈话节目评价都不高,甚至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业界声音可以崔永元的意见为代表:“把人弄来,逼着人家说他们节目组准备好的话,还装得像掏心窝子,委屈得人们回家路上直哭;把人弄来,告诉人说自己的全部,结果是说了上部不让说下部,自个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告状无门;把人弄来,逼着你说自己的隐私,节目有了收视,回家有事自己想办法摆平;把人弄来,给你提供泄私愤的场所,对手想还嘴,顺手又是一期节目。”[18]至于学界,评价更为专业。有论者认为,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之中,人们“不难发现谈话节目已经进入一个‘进退维艰,停滞不前的境地’”[19]。“在《实话实说》中,存在很多嘉宾和观众不敢讲真话的现象”,“类似因重重顾虑而不敢讲真话的现象在《实话实说》中还有很多,而这直接影响到沟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0]还有学者认为,电视谈话节目“有的嘉宾言语呆板,甚至操一口难懂的方言,有的嘉宾在镜头前讲套话、打官腔,有的嘉宾夸夸其谈,这些都成为交流的障碍”[21]。更有论者考察当时的谈话节目以后发现:“现场观众或嘉宾的谈话有时是言不由衷的,谈话者的真诚无从谈起;有的谈话者的言辞甚至不可理解(如方言太重或言辞过于专业、晦涩难懂)。”因此,“这样的沟通只能是虚假的、无效的沟通”,简言之“伪沟通”。[22]该论者甚至“设想一个整合后的媒介:可视电话网络”,认为“可视电话的出现使不同空间的即时对话成为可能”,因此“人人都可以在谈话场这个公共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谈话节目中的主持人、参与者将充分实现主体间的平等交流,达到有效沟通”,而读者“需注意的是这种有效沟通又是以谈话者拥有技术平台和操作技能为先决条件的”。[22]

出版于2006年1月、由苗棣与王怡林合著的《脱口成“秀”:电视谈话节目的理念与技巧》可谓对电视谈话节目批评的集大成者,该书提出,严格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应该具有如下特征:“以谈话为主要内容;谈话是无脚本的;谈话是在严密设计基础上的即兴发挥,而目前电视谈话节目制作者的思维仍然遵循着传统电视节目中‘安排’‘操纵’一切的旧有意识,意识不到电视谈话节目应该是多种声音、多种观点进行交流的平台,意识不到‘即兴’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23]实际上,随着2005年前后《超级女声》成为一时风尚,电视谈话节目成为了热门综艺真人秀和电视剧的陪衬,用以填补节目空档,例如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让位于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甚至其后不得不停播,《今晚80后谈话》在2014年12月之前均无固定的播出时间档,作为“后备选手”在周六、周日的深夜档来回徘徊。

“操纵”“安排”或“伪沟通”等现象的存在表明,既然电视谈话节目难以企及“可供自由交流的公共大厦”或所谓“公共讨论的平台”,那么公众在什么样的技术平台或操作技能上实现平等、自如的即兴交流呢?当“互联网成了当下中国最大的社会变量”时,自由、即兴的交流渴望恰恰与“Web2.0”提供的技术可能性之间实现了有趣的对接,以Web2.0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某种意义上就成为矫正电视谈话节目“伪沟通”的一剂良药。

一般而言,“Web1.0”技术以静态、单向阅读为主,网站内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信息进行交互,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信息进行整合使用,但是用户仅仅是一个被动的使用者,被动地按照网站设置的程序进行浏览与互动;“Web2.0”则以去中心化和分享为主要特征,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也能在不同的网站上使用、创作或重组各种信息,“显然,Web2.0指认的这样一种现象:网络用户不再悠闲地冲浪和被动地阅读、倾听或观看,而是动手做,从事共享、社交、协作以及最重要的事情——创作。这可以说是Web的新生”[24]。Web2.0技术使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拥有互动性、低成本、融合性以及瞬时性特征,互动性“提高了民众的参与能力,结合网络开放式设计原则,开创了信息多元传递和言论自由的新局面;由于传播成本相对低廉,它使得财力有限的组织和个人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其思想的能力大大增强”[25]。作为普通网民,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提供的公共空间因为各种原因被紧缩的表达潜能使人们开始寻求更宽广的沟通交流平台,网络谈话节目,尤其是网友自制谈话节目,恰恰主观上满足了受众/用户的这种需求。多元化的价值诉求催生了网络谈话节目,网络也满足着人们的不同价值诉求。

从媒介技术而言,电视属于传统媒体,为了实现意识形态的劝服、广告营销甚至各种利益寻租,一体化、中心化的垄断与把关是其一成不变的结构性特征,这使得电视镜头前的谈话自然而然成为了一场场带有种种利益和目的输出的“表演秀”;反之,以“Web2.0”为技术支持的网络新媒体则以用户的“动手做”为中心,准入门槛低,人人皆可发声,实现了一场“自生产”“自把关”“自传播”“自消费”的革命,挣脱了传统媒体一体化、中心化的控制结构,传统媒体的专业化生产内容(以下简称“PGC”)转型为“用户生产内容(以下简称“UGC”)”,“建立在UGC模式基础上的草根媒体已逐渐打破国界和文化差异,指向自由、无障碍的信息沟通,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包容性、平等性和参与性。同时,它们代表的草根文化也是民间创新力量的表现”[26]33。

二、网络谈话:回归真实的实验(2002—2011)

有论者曾经言及:“真实是谈话节目的生命。在谈话过程中,唯有谈话者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展开真诚、真实的对话、交流,才有可能产生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整个谈话过程才会充满悬念、冲突,从而吸引受众/用户的注意力。”[13]更有学者呼唤:“谈话节目就需要从抢占空地的阶段进入对社会心理的切实满足阶段,真正构建一个大众话语空间。”[17]电视谈话节目因“伪沟通”而备受诟病之际,正是谈话节目“触网行动”开始之时。

根据目前资料,2002年9月搜狐网推出国内第一档网络访谈节目《名人有约》,直接在网络上播出,奠定了“国内网络访谈节目的基本模式”[27]。2002年12月,千龙网推出大型宽带内容平台“千龙网视”,开始尝试直播互动式谈话节目。“千龙网视”不仅有音视频直播,还辅以各种文字和图片,设置了网友提问、背景资料等内容版块。受众/用户在嘉宾进行谈话时,可以即时获取文字版的谈话内容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也可以点击感兴趣的内容链接,获取更多的音视频背景材料。同样,腾讯网视频频道里除了有各种直播节目外,还根据不同领域设有《娱乐名人坊》(娱乐)、《盛世龙门阵》(文化)、《管理E言堂》(管理)、《美丽问诊室》(美容)等原创直播节目,另外还会定期制作视频专题节目,如《大师访谈》(录播)等。“这类直播节目在播出前一般会发出节目预告,待直播时设一个直播网页供网民访问,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视频窗口、直播文字及提问对话框,主持人在直播过程中挑选问题请嘉宾解答。”[26]31《目击者》是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嘉实盛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一档新闻深度报道电视节目,2003年9月29日在新浪网推出网络版第一期。2003年11月10日,清华大学“AIDS与SARS”国际研讨会开幕,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往演讲,电视台不可能直播,事后也不可能全程报道,新浪网独家制作了克林顿演讲、回答问题、会见艾滋病感染者等三段视频,总长74分钟,类似于《百家讲坛》之类的演讲类电视谈话节目。2005年4月28日,由《超级访问》《情感方程式》的主持人李静与新浪UC联手打造的网络视频互动节目《静距离》正式开播,该节目在新浪UC视频聊天室《静距离》直播间定期播出。《静距离》在普通电视访谈及网络在线聊天的基础上,增加了网友互动和参与,网友可以通过进入新浪UC《静距离》视频聊天室,踊跃上麦、视频直接参与这也是国内第一个电视主持人在网络聊天室中开设语音、视频的现场谈话节目,李静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6]35。

2007年1月,搜狐视频精心打造的《大鹏嘚吧嘚》正式上线。《大鹏嘚吧嘚》号称“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娱乐”,共有《大鹏极有料》和《今日五宗最》两大板块,其中《今日五宗最》又分为《最博客》《最热词》《最强帖》《最脸盆》《最好听》五个子板块,由主持人的连珠妙语串联起来,节奏感强,通俗流畅又不失思想性;节目过程中有时会穿插一些主持人自编自导、带有无厘头味道的搞笑短剧;最后的《最好听》板块有时会有主持人自己填词的“歪唱”,气氛轻松活泼、娱乐性强;主持人大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以其独特而犀利的“鹏氏”语法点评娱乐劲爆猛料和网络热点,诙谐幽默、妙语连珠,同时在点评中不失理性的辛辣讽刺;在演播室道具的设置上,主持人大鹏桌上的毛绒玩具随着节目的风格不断变换,在细节中张扬个性。此外,《大鹏嘚吧嘚》还极力“拥抱网络的力量,即广泛应用个体创造的价值”,包括博客互动:博客成为节目之后网友与主持人交流的平台,主持人大鹏对所有网友留言均一一回复,有不少网友借助博客平台为节目爆料或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飞信互动:每期节目结束时,大鹏都会提出一个问题进行飞信有奖问答,每期产生一名幸运观众,飞信价格的低廉和操作的简易让很多网友积极参与进来;“搜狐说吧”:是网友七嘴八舌的地方,也成为节目与网友交流的阵地;“脸盆帮”:这是以主持人大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团队,节目的很多素材来自“脸盆帮”成员的爆料,他们不定期地组织活动,交流探讨节目的发展方向,这个团队成为节目发展的有力后盾。[28]

此外,作为主流媒体网站的人民网也曾经大力介入网络谈话节目的实验,其“人民电视频道”2009年年底推出的原创新闻评论栏目《小六砖头铺》,采用以主持人刘小六报道评论为主线,同时配以情景剧表演和视频资料,评论时事热点新闻,以“拍砖”寓意对于一类社会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小六砖头铺》的经典语录内容为:“思想有多远就能拍多远!”每期节目平均时长在4分钟左右,发布时间一般为每周一期,但并不完全固定。就视频内容本身而言,每期节目常常以一个或多个热点话题或社会现象为主线,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剖析其本质原因,同时从横向上对相关话题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提供建议或意见。有论者认为,《小六砖头铺》存在着明显不足:如网页浏览量和视频观看量令人担忧,“网友评论在本研究进行的长时间内没有更新,没有出现新的网友回复信息,包括网友拍砖的投票处等信息也几乎没有变化”;节目竞争力薄弱,“《小六砖头铺》具有本文分析的许多特色风格,也具有幽默风趣等特点,观点也独特,然而在互联网中具备这些特点的节目并不少”;审美上存在很大不足,“这些视频在审美上的不足,给《小六砖头铺》带来的影响是——使其完全成为‘平民化’自制视频,毫无‘气质’可言”。[29]

以上谈话节目的“触网行动”大多数是门户网站为了在竞争中抢得先机而主动采取的行动,如闵大洪所观察到的:“门户网站、新闻网站通常都设有访谈栏目,会邀请各界名人前往与网友互动交流,这类栏目的出现催生了网络主持人的诞生和网络视频内容的扩展。”[30]概括起来,视频网站“触网”的谈话节目具有了谈话节目中的“三元素”——话题、谈话人、网络视频主持人。正如有论者评论这些视频:“主持风格更加随意、多样,与网民互动性大大增强。许多网络视频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诙谐幽默,其播报方式是插科打诨式的‘深度报道+幽默搞笑’,很容易引起网民的共鸣。其主持语言口语化色彩较浓,语气词使用频繁,与口语最为接近。另外,网络视频主持人选取网民最关心的议题,能够根据播报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原创音乐、原创DV、情景剧等各种表现手法,进一步推动了‘大娱乐时代’的网络新闻传播。”[26]33不过在这样的节目中,由于带宽与网速等技术原因,受众/用户在这样的视频节目中大多数是个“旁观者”,最多也只是个提问者或参与者,自主性、灵活性发挥程度有限。

就这个角度而言,以《大话新闻》为代表的UGC对网络谈话节目的发展就具有了划时代意义,这是Web2.0“动手做”的技术逻辑与谈话这种人际互动方式的真正相遇,或者可谓“新的手段新的技术融入原有谈话节目,使原有的谈话形态发生改变”[31]。《大话新闻》于2003年11月3日,由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林白一手操办,每周一到周五下午两点直播,长度为半小时,工作流程是:“在中午一点半以前赶到TOM小屋浏览当日新闻,一边吃热狗一边确定说哪些新闻。”同年12月,海外中文网站“文学城”主动推介了《大话新闻》,引起大批海外中国留学生的关注,在很短的时间内,《大话》的声音出现在北美、欧洲等许多中国学生聚集的地方。此时的《大话新闻》逐渐成为一个“播报+评论”式的网络谈话节目,在参考了一位留学生的留言后,开始确立“理性与幽默并重,正义与调侃共存”的《大话》风格。[32]值得注意的是,《大话新闻》不像电视谈话节目有策划团队、制作与编辑团队,林白本人对电视也不甚了解,“其人纯属电视白痴,尤其不擅分辨电视镜头的方位”。闵大洪谈到:“我们可以看到,不论作用和效果,如今网络新闻主持人与电视新闻主持人已没有什么两样。”“以《大话新闻》为标志,网络新闻(视频)主持人的形态真正出现了。”[30]

《大话新闻》虽然最初以互联网为播出平台,之后却辗转于广播、电视两大传统媒体,2004年5月《大话新闻》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套节目《都市之声》落地播出,时间是周一到周五晚上九点半到十点,“《大话》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落地于传统媒体的网络节目”[32]。2005年4月,“大话校园行”全面展开,4月20日第一站“首都经贸大学(西区)”,主题是“校园情感问题”,有名模到场助阵;4月2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一位男生带领全场同学为林白演唱他们的校歌——勘探队员之歌;4月27日,北京林业大学的阶梯教室里挤满了来自学院路各高校的学生,他们的热情让林白确信“《大话》将有机会伴随最具活力的一代年轻人成长,而这代人的热情与活力将推动《大话》走得更远”。但与视频网站一样,网速和带宽同样成为节目发展的技术性阻碍,比如“2004年1月的一个周末,《大活新闻》尝试在上海进行异地直播惨遭失败,由于上传速度过慢,许多网友直到周一才终于看到视频,《大话》从此放弃了任何在北京以外进行直播的尝试”[32]。

2009年11月3日,还是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的林白在新浪播客推出网络谈话节目《麻辣书生》,节目拍摄场地选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公寓,曾经作为《大话新闻》“网络新闻主持人”的林白身兼主持人、编辑和视频上传人等职,包揽节目制作的所有工作,节目内容包罗万象,从人们所关心的社会、生活话题,学生的校园生活到明星八卦再到国际焦点问题,题材丰富,选择范围广泛,例如“洛阳性奴事件”“沈阳中学生扮鬼子兵”“卡扎菲遭虐杀”“小悦悦之死”“大学生四六级考试”等热点事件,也有“大学内衣秀”“意外走光”“明星爆乳装”等吸引眼球的娱乐事件。《麻辣书生》在没有任何宣传炒作的情况下,仅新浪博客上该节目的点击率就已超过700万人次,单期最高点击量竟超过40万。一些主流门户网站如人民网、央视网、搜狐网、优酷网等纷纷对节目进行转载。在2010年网络春晚人气排行榜中,林白凭借《麻辣书生》获得网络选票11.9万,排名第三。[33]《麻辣书生》也成为这个时期网民自制网络谈话节目的代表之作。

从历时性角度来看,《麻辣书生》的开设正是针对传统谈话节目所具有的“伪沟通”弊端,带有强烈的先锋性,正如林白自己声称的:“说实话一开始是觉得无聊,我是去年考上的博士生,不想荒废时光,而我对目前中国新闻的播报方式不太满意,太不生动了,就想自己尝试一下做了几期后,我才想到这个其实可以作为我的研究课题,为新媒体发展的方向提供一些参考。”[34]“在找到一种非传统的与商业结合的模式前,我希望保留节目的实验性与独立性,而不是受到各种商业因素的干扰,去讨好广告商。”[34]有研究者分析说,《麻辣书生》有几个鲜明特点[35]:跳出了格式化的框架,在节目制作方面,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谈话节目正襟危坐播报、专业演播室录制、固定节目环节设置等约束,表现出充分的网络节目自由化、去模式化的制作特征;主持人形象的“麻辣”体现在既改写了传统电视节目主持模式化、固定化的框架,颠覆了传统电视节目平淡无味的说理式语言特质,又瞄准“无脚本化说话”的谈话节目境界,“所有节目没有台本,全部‘脱口而出’”,语言辛辣,主题同样秉持“辣”的特质;网络互动性强的特征在节目当中表现充沛,网络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为受众/用户顺畅表达意见提供了保证。

《麻辣书生》节目的“主持人中心制”以及对社会、生活等自由与辛辣的评点风格很快有了后继者——《微言大义》《腾讯微播炉》和《微播江湖》。前两档节目都由林白主持,都聚焦微博热门话题,内容以社会民生新闻为主,同时配以犀利点评,见解独到。《微言大义》由搜狐视频制作推出,号称为“国内首档天下微博新闻谈话节目”,每周一至周五播出,每期15分钟。林白秉承“麻辣”特色,虽是“人微言轻”但也要“大义凛然”的贫嘴主义,“代表学舌无罪、代表麻辣到底、代表大家夸你想夸夸不了的人,骂你想骂骂不着的事”。56网自制的《微播江湖》虽然同样以网络热门话题为主要内容,但更注重节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爆笑内容搭配特色解说,给受众/用户带来轻松愉悦之感。

网络新闻秀也是UGC的主要形式之一。“当某一新闻事件被大众媒体集中报道后,中国网络中就会出现网民自己制作的、对新闻事件进行演绎的视频作品。由于这些作品将新闻事件作为主题,其叙述方式借鉴了电视新闻中的谈话和新闻秀以及网络中的恶搞视频,因而这类作品可以被称作网络新闻秀。”[36]网络新闻秀的主要特征是:传播介质为网络视频,制作者不是专业媒体从业者,作品主要话题为新闻事件,主要内容是对新闻话题的讨论和演绎。例如,2011年6月,郭美玲通过自己微博声称她本人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并炫耀其奢华生活,许多大众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网络视频团体“识丁工作室”制作了《无地自容——红十字会版》讨论郭美玲事件,该作品借用了黑豹乐队的歌曲《无地自容》的音乐,并将歌词改编成对此新闻事件的讨论,同时配以相关的电视新闻画面。2011年12月首发于土豆网的《留学狂潮》,是中国网络中比较完整的、戏仿新闻的新闻秀作品,该节目模仿了央视的《新闻调查》节目,主要内容是对留学热现象的讨论。

纵观实验期的网络谈话节目,有几个特点:一是UGC和PGC这两种节目生产模式都在积极尝试新的节目形态,都试图打破电视谈话节目“伪沟通”的束缚,回归“真实”、回归即兴、无脚本谈话成为共同的追求;二是不管是门户网站开办的还是网民自制的谈话节目,大多数内容上都立足草根阶层,对时事、社会、生活、娱乐等热点品头论足,批判意识大行其道,亚文化日益盛行,娱乐化特征愈发显著,这与传统电视谈话节目形成鲜明对比;三是网络传播平台对用户上传的网络视频在内容以及尺度的把关上相对灵活且更加具有包容性,更有利于网络谈话节目的初步流行;四是交互性与平民性借助新的传播技术得到极大张扬,网络谈话节目作为区别于传统电视谈话节目的新的节目类型,已经逐渐形成以年轻人为主的受众/用户群体、以主持人为制播中心的传播模式。

当然,网络谈话节目的各种核心构成要素虽然齐备,但就整体而言,网络谈话节目仍然有着浓厚的电视谈话节目的烙印,节目本身的能量与模式仍然值得期待,制作成本偏低,节目类型偏少,具有代表性的节目数量也不多。

三、网络谈话:专业化基础上的类型成熟期(2012—2017)

所谓成熟期的网络谈话节目,是指“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进入视频网站的内容生产领域,PGC的转化,特别是面对UGC的优势,也就得到了越来越大的支撑”[37]。当然,这并不意味着UGC就此隐身,而是在UGC继续存在海量的内容的同时,UGC的内容、趣味、风格被PGC在政策、市场的导向下所吸收和融入。

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规定“未取得许可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理论文献影视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2010年11月通过的《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指导广播影视企事业单位执行好《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广播组织权利公约》制定工作”,特别强调要“配合工商、新闻出版(版权)、海关、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和机构严厉查处涉及广播影视行业的知识产权侵权盗版和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视听节目服务网站播放正版节目的监督工作,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重点打击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38]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谈话、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39]。

2014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再宣布:从2015年1月1日起,实行“一剧两星”的播出模式,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卫视播出。“一剧两星”新政实施,使得影视公司制作电视剧的成本压力增大,将更倾向于向不受“一剧两星”政策影响的视频网站出售电视剧的首播权,视频网站将有机会获得和电视台同等的电视剧购买地位,同时,“一剧两星”的播出模式使得电视台对优秀电视剧的需求量增大,视频网站优秀的自制剧将有机会出售给电视台播出。

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对著作权的重视、对电视谈话节目的控制、“一剧两星”新政的实施都迫使视频网站加强对优质影视资源的版权购买与拥有,同时增加自制节目的生产,促进自制节目的专业化、精品化生产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而谈话节目的低成本制作、高收益回报等特点大大促进了网络谈话节目的发展。

2012年,在网络谈话节目演进史上富有影响力的两档节目隆重出场,这就是《晓说》《罗辑思维》。2012年3月首档人文知识类谈话节目《晓说》在优酷播出,《晓说》的名字含义有三层:有清晨早上蓬勃之意;世界之大,世事纷繁复杂,无穷无尽,这里算是个开始或是冰山一角吧,有作者谦虚的意味;作者名字中有“晓”字,讲述的是作者对大千世界世事万物的感观。制片人鲁浪声称,这是一个为高晓松量身定制的节目,“带有高晓松式的风格”。而那些让网友惊叹的语句,都是高晓松自己打造的,“他的台本我们怎么写得出,都是他自己在做,自己写,我们会帮忙搜集一些资料”。节目展现高晓松犀利的观点,剖析运用流行的词汇,揭示不为人知的内幕。该节目以其特有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获得了受众/用户的肯定与喜爱,24小时内即突破了100万播放量。主持人高晓松极具魅力的个人形象,新奇有趣的文本内容,生动形象的解读方式,使节目一播出就获得了受众/用户的关注。《罗辑思维》主要针对各种知识盲点、难点和社会热点进行探讨,角度新颖、观点独特。有知乎网友评论说:“罗是一个媒体人,不是个学者,所以他的节目内容,多是结合热门事件,糅合社科观点的大杂烩。”罗振宇自己所谓的“死磕自己,愉悦大家”,也就是要用媒体人的方法和角度将那些佶屈聱牙、深奥难懂的知识搬给节目的“会员”,而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也使节目收获了大批粉丝。

此后,又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一批人文知识类谈话节目,如2014年5月,爱奇艺推出财经知识类谈话节目《吴晓波频道》。该节目以独特视角解读商业现象,讲述财经热点新闻背后的真相和企业家们不为人知的故事,梳理与商业相关的八卦新闻,为受众/用户带来一场经济领域的知识盛宴。2014年7月,优酷同样推出了财经知识类谈话节目《鸿观》,以金融视角还原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正经而不严肃,解密而不浮夸,是新一代财经节目的代表之作。由马未都主持的《都嘟》2014年11月起在优酷、土豆双平台独家上线。每期节目,马未都以其独一无二的“马氏”语言方式将文化、历史、热点事件等与电影充分结合解读,并不断展开盘点和趣谈,逗趣搞笑又不失智慧深度。同时,《都嘟》也是首个加入特色“脱手秀”的谈话节目。每期节目,马未都承接谈话内容,展示一件私人收藏,以专业的鉴赏角度解说,让广大网友大饱眼福。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都嘟》的订阅用户数便达到35万,总播放量破亿,在优酷评分达9.4,收获一大批忠实粉丝。据前台数据显示,观看《都嘟》的用户,本科以上学历近50%,公务员、白领、学生占八成。更为亮眼的是,节目的粉丝还不乏鹦鹉史航等文化圈的“大咖”。《都嘟》的节目价值也已突显,不仅成功输出到广西卫视播出、落户凤凰FM网络电台,同名图书也已出版面世,开创互联网自制文化节目衍生品全方位辐射的先河。[40]此外,优酷在2014年12月24日推出的历史知识类谈话节目《袁游》,一改在室内坐而论道的闭塞形式,主持人亲临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在回忆中讲述历史,带领受众/用户自然进入语境中,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历史。人文知识类谈话节目的播出,实现了谈话节目知识层面的建构,增添了网络视频谈话节目的文化内涵,在迎合受众/用户“快餐式”生活方式之余,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这些知识类谈话节目非常引人注目,成为继网络剧、真人秀之后网络自制节目中的一大亮点,开启了网络自媒体的“说时代”[8]。有学者认为,人文知识类谈话节目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对于网络自制节目只是泛娱乐性的快餐文化,有深度、有沉淀的知识类节目很难与轻快的互联网合拍的固有印象,[8]也是网络谈话节目走向成熟、成为大量网络视频节日中拥有独立类型特征与社会影响的最重要的标志。

与此同时,网络上还不断涌现各种类型的谈话节目,网络谈话节目的细分化和精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自2014年3月起开播的网络情感谈话节目《陆琪来了》,将目前女性网友最为关注的三个方面如情感答疑、劲爆八卦、极品吐槽等全部融入节目之中。主持人陆琪作为我国著名的情感专家,从热门韩剧,到娱乐八卦,再到现代人的婚恋观,语言幽默犀利,见解独到。此外,娱乐谈话节目《关爱八卦成长协会》、搞笑吐槽类谈话节目《女王驾到》、新闻时事类谈话节目《良哥谈话》《天天逗文涛》、娱乐谈话节目《时尚江湖》等在网络上陆续播出,使得我国的网络视频谈话节目呈现繁荣景象。《奇葩说》由爱奇艺马东工作室出品,于2014年11月29日在爱奇艺独家播出。该节目打出“40岁以上观众要在90后陪伴下观看节目”的口号,由马东、高晓松和蔡康永组成“铁三角”,引导选手进行精彩辩论,迅速引爆网络。这是一档为年轻人创造收看内容的节目,以辩论形式为主,寻找最能说话的人。节目播出后迅速受到观众的青睐,在豆瓣上获得了9.0分的好评,第二季播放量达到6.2亿次。“《奇葩说》在收视点击率上获得的成功,也标志着网络自制节目新尝试的成功。网络自制节目逐渐走向正规化、精细化,通过传播者与受众/用户间信息的交互反馈有利于节目的制作。”[41]

2015年至2017年,腾讯网连续推出了《拜托了冰箱》《拜托了衣橱》《火星情报局》《吐槽大会》等综艺谈话节目,这些节目普遍有较大的演播室,更大型、更专业的制作团队。《吐槽大会》是由腾讯视频和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美式喜剧谈话节目。节目每期会邀请一位具有争议的明星,并由其邀请几位自己的圈中好友组成吐槽团,吐槽团成员对该明星进行轮番吐槽,最后主角上场进行吐槽和反击,传达了“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的节目宗旨,累计点击量超过16亿次。《吐槽大会》被称为“现象级综艺”,“在目前众多的综艺节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节目中娱乐明星揭开已包装好的形象,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节目让浮躁的娱乐圈顿时回归本真状态”。[42]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以来的网络谈话节目制作呈现新的特点。此时的网络谈话节目彻底告别了UGC时代作坊式的简单节目形式,采用专业节目制作团队打造,在舞美、机位设置、后期等多方面都进行了专业化改进,通过大投入、规模化的专业运作,呈现出大片化的观看效果。如《火星情报局》在邀请来《天天向上》制作团队进行专业化节目打造的同时,还打破以往谈话节目传统的舞美布局,将舞台真正设计成了传统的议会格局,并通过主持人以及嘉宾服装多种样式和色彩的变化来配合不同的节目主题需求。

2012年以来的网络谈话节目迅速走向多元共生与市场化、类型化的成熟状态,不仅满足了受众/用户的不同需求,还促进了整个行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专业人士与公司化团队投身节目生产,特别是专家学者、名人、专业主持人的加入,在提升传播者可信度的同时增加了受众/用户对节目的关注度;节目内容的差异化、制作理念与技术的精品化与节目市场、广告客户以及网民的需求之间走上良性循环,网络谈话节目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受到极大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传播现象。概括起来,成熟期的网络谈话节目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是海量多元+精准的话题选择。作为网络谈话节目核心要素之一,谈话节目对话题的选择不得不面临着“碎”与“精”的矛盾,每个节目不得不在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世界中做出艰难取舍。海量信息堆积以及表达意见多元,这便是现阶段所有传播工作者所面对的社会语境。而海量的多元内容给受众/用户以极大的选择机会,但也可能使得那些心有所属的用户眼花缭乱,而建立在类型化与精准定位基础上的类型服务则让受众/用户各取所需,保持对某些节目或某类谈话的忠诚度。这是“碎”与“精”、“多”与“一”的矛盾之下的必然选择。

二是非常规的言说方式。谈话,即英文意义上的“talk show”,较为传神地勾勒出谈话节目的类型的特征:“脱口”强调的是快速敏捷及其注重口头表达的特征;“秀”是展示和展现,展示节目主持人和嘉宾的良好形象和表演天分,相当于汉语中“摆”“炫”的意思。无论是崇尚“正史的里子野史的范儿”的《晓松奇谈》,还是标榜“有种、有趣、有料”的《罗辑思维》,都试图以非主流、非常规的方式重塑人们在常规知识世界中的独特思维,在这一点上,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大鹏嘚吧嘚》号称:“邀你‘笑’看网络新生活……我们没有高昂的调子也没有宏伟的目标,我们只要借用一小时间你的视觉和听觉,在这一小时间里让你暂时忘了地铁里拥挤的沙丁鱼忘了老板的谆谆教诲忘了生活的压力和紧张,原因很简单,我们带给你笑声。”

三是即时+伴随的“网感”。什么是“网感”,似乎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至少互联网从业者如此理解“网感”——在“受众/用户”逐渐演变成“用户”之后,为了争夺他们有限的注意力,内容必须是碎片化、感官化的,以便把接受的难度降到最低,同时,对网络热点也要极为敏感,无论剧集内容和热点有无关系,一定要巧妙蹭上,这样才能保持“热度”[43]。咪咕视频原创部总编王皓用两个姿势的对比生动总结了什么是网感:“以前我们是沙发土豆,看电视都是葛优躺,这是一个姿势。现在姿势变了,变成低头动手族,这其实就是网感的表现。”“网感”不等于速食化、低龄化、低俗化,它要求内容足够有趣,不光要让观众看,还要有力气进行互动。这一点,中规中矩的电视谈话节目是无论如何无法具备也无法超越的。

四、结语

有鉴于“历史需要稳定,有些属于开始探索的问题,有些尚在剧烈变化的东西,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经过生活的筛洗,也经过它本身内在的斗争和演变,才能将杂质汰除出去,事物本来面目逐渐清晰,理清线索,找出规律,写文学史的条件也便成熟了”[44]这一建议,本文对网络谈话节目的生成简史的分析时机并未“成熟”,也没有“写史”的良好意愿,仅仅根据目前已有文献对2002年以来的新型谈话节目——网络谈话节目进行走马观花式的速览,目的是更好地梳理、阐释网络新媒体影像建构社会文化消费的内在机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网络谈话节目的生成简史表明,网络谈话节目是媒介技术革命的产物,“因为互联网所拥有的技术特点,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社会发布任何信息。也就是说,公众有了传播的权力”。“新传播革命的本质上是传播资源的泛社会化和传播权力的全民化。”[45]这一点无需赘言。

二是如D.安德鲁所言,传媒产品的类型是“一种特定的公式化网络,这种网络能够将一种有保证性的产品送到期待中的受众/用户手上。通过控制观众与叙事以建构形象之间的关系来保证产品的意义。事实上,类型设计出了适合的观众来消费自己的产品”[46]。倘若以2002年的《名人有约》为起点,经过15年左右的爆发式增长,网络谈话节目已经在题材内容、表达载体、叙事风格等方面明显地区别于被真人秀、电视剧、综艺等边缘化的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能够控制受众/用户与叙事来保证产品意义的独特节目类型。

三是在目前大多数网络谈话节目中,已经难以见到以“高、大、全、上”为主要特征的宏大话语体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互联网在现实空间之外开辟出广阔的表达空间,致使在传统宣传框架下无法表达或无法充分表达的诉求大面积转移到了网络空间,甚至会报复性地反弹出来。”[47]换言之,在传统电视节目中被“安排”、被“操纵”的谈话以“伪沟通”的形式加以平淡无奇的出演,而那些“无法表达或无法充分表达的诉求”被“大面积地转移”到网络谈话节目,以戏谑、恶搞、戏仿等形式风格加以展示。

四是“在当下引进国外节目模式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朗读者》开拓了一条本土化自主创新的道路,将访谈、纪录、综艺等元素融入其中,创新了节目类型,丰富了电视节目的艺术表达,体现了电视的社会责任与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48]。反观网络谈话节目大多被UGC和视频网站所占有,常常对一些社会事件、新闻人物进行非常辛辣的讽刺和挖苦,网民觉得很过瘾,同时又在学界和受众/用户中引起争议。网络自媒体与视频网站如何通过创新体现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显然网络谈话节目的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