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优化策略研究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稳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就业教育作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内容,推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理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坚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工作质量效能优化策略,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专业化、精准化和全覆盖。
一、立足全员,构建“三位一体”就业育人平台
第一,聚焦“一把手”工程,凝聚全员工作合力。学校党政领导要全面统筹就业工作,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访企拓岗促就业方案、家校共育方案等,将就业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各学院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各学院书记、院长要亲自部署,抓好落实;学生工作负责人要靠前指挥,认真督促落实促就业相关措施;毕业班辅导员、专业教师作为就业工作主力军,要全身心投入,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形成“校院联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全员参与”大就业工作格局。
第二,持续打造“政行企校友”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校企人才供需对接。一方面,要主动“走出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书记、校长带头“访企拓岗”,挖掘开发更多岗位资源。另一方面,要主动“请进来”,用好校友资源,充分发挥优秀校友的能量,各学院书记、院长要邀请企业入校调研,增进企业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及学生培养过程的了解,促进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促进供需匹配对接。
第三,加强家校联动,优化协同育人机制。学生家庭和家长在学生成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的规划与选择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全员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必须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合理开展育人工作,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的就业心态和情况,推动家长与学生之间建立健康、和谐的就业指导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提升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效果。
二、立足全过程,实施“三个阶段”就业育人模式
第一,在新生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思维意识,对学生进行生涯唤醒。高校要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学科专业、身心健康、学习方法、校园生活等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开学典礼、新生家长见面会、各专业培养方案解读会、院长面对面、校史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树立专业自信。
第二,在培养阶段,注重学生生涯理念的培养,实施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四年不断线”。构建课程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朋辈引领、实习实训相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本土化、校本化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通过就业能力诊断、职业规划大赛、简历设计大赛、求职模拟大赛等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制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
第三,在毕业阶段,持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高校通过开展就业动员大会,积极搭建家校、校企等交流平台。指导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行业趋势、国家就业政策,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此外,高校还应时刻关注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实时追踪就业动态,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为其推介适合的就业岗位。
三、立足全方位,搭建“三个课堂”就业育人生态
第一,抓深第一课堂。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工程,围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强师计划,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组织、课程教学实施和课程师资保障等方面不断优化和精进,探索符合学生发展特色的本土化就业指导教学实践方法,全力打造本校就业指导课程品牌。
第二,抓实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指第一课堂以外的校内外学习、实践场所和载体。一方面,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引才工作站,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优秀校友、企业人力资源高管进校开展座谈会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同时,高校也可以。另一方面,高校要抓好社会实践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深入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积极开展义务支教、科技普及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
第三,抓准第三课堂。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应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搭建信息化、智能化、一站式的就业服务平台。一方面,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微信公众号,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及时推送岗位信息及求职就业相关知识,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高校要打造就业指导课程微课堂等创新媒介,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延伸网络育人的新战线,拓展就业教育的载体。
综上所述,高校应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凝聚育人合力,并通过全方位就业指导改革和创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更好地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