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街两巷街区的模式化浅析
三街两巷位于广西南宁市旧城中心路段,由几段建成时间较久的街道构成“三条街”与“两条巷”的形态,故合称为“三街两巷”。随着时间推移,三街两巷保存至今,时代在不断赋予其新的价值,同时也在城市中发挥新的职能。三街两巷因其形态及表面建筑具有研究价值而在城镇历史研究和建筑研究领域有所得名。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历史学、建筑学方面,研究角度也多为基于历史学、建筑学或城镇发展的研究。但将本地一个街区的改造、现状及影响力进行研究并总结形成街区模式典型的研究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来说又是很有必要的。
一、三街两巷街区模式形成的背景分析
三街两巷街区是近年来,南宁新兴火热起来的历史文化街区。其建设与街区模式的形成得益于“强首府”战略,也得益于现今这个乐于打造网红打卡点的大环境,同时恰巧经历新冠疫情这一特殊时期,人们急需在自己的生活圈子找到能够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活动点、消费点,三街两巷这类休闲街区同时具备了户外开放、休闲、娱乐、餐饮等多重特点的地点更是政府和人民都看好的场所。因此,在对三街两巷模式进行探究前,就有必要先对其形成背景进行分析。
(一)三街两巷前身
三街两巷是广西南宁市的一个重要地标,它涵盖了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三条古街,金狮巷、银狮巷两个明清古巷,这些街巷的范围从朝阳路西边、民族大道北边、当阳街东边、新华街南边一直到人民解放路的全部街巷。三街两巷区域,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已经成为南宁市区独特的古迹,它不仅拥有清代到民国时代的民居,更是南宁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因此在南宁的旅行中,三街两巷绝对值得一去。在2017年以前,三街两巷区域一直作为南宁兴宁步行街的一部分存在着,当时未有三街两巷街区的说法,只有步行街一说。市民、游客对于街区的了解也仅限于逛街途经偶尔地驻足。三街两巷的价值未能得以彰显。无形中,也让这座城市的旅游发展、游玩评价等领域存在着历史底蕴的空白。2017年,南宁市对三街两巷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规划和维护。三街两巷”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宋、元、明、清几个时期,尽管历史变迁,道路的命名也曾多次变动,但它仍然是南宁市现今唯一的岭南骑楼和古老的民宅建筑。2018年12月,三街两巷在多年的维护和改造之后,终于迎来了本地居民与各地游客们的认可。
(二)三街两巷建设现状
南宁市大力创建全球消费中心城市,推进商文旅一体化发展,促进传统民族文化旅游消费融入商圈。在朝阳片区提质发展“老南宁三街两巷”、中山路等一大批文化特色商业街区和夜间经济发展聚集区,推进大型文学院团驻演三街两巷人民剧场,发展优质文旅产品,培养和发展潮流文化产业,紧盯年轻人需求,根据旅游精品路径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一身的旅游消费商圈。2019年1月,三街两巷荣获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2021年11月,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发展创建和游客消费需求聚集区;2022年1月,被评为国家级观光娱乐小镇。三街两巷因改造后建筑极具美感、历史文化感、民族文化韵味,成为了外地游客来南宁打卡的必到之地。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南宁市区最受游客欢迎的网红景点。据广西社会文化旅游发展行业数据统计,近几年在新冠肺病疫情常态化防治的背景之下,三街两巷日均人流量5万至10万,春节、“三月三”、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日均人流量达到15万。
三街两巷街区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典范,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改造案例。第一,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三街两巷的重新出现,让南宁看到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力,也看到了一个城市历史文化载体的重要性。第二,作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这是在疫情背景下的产物,但是也是刺激经济的新道路。三街两巷改造的时间节点正好适应了时代背景下人民的需求,因此也让街区在夜间文化盛行的时代得以发展起来。第三,三街两巷作为休闲街区项目典型横空出世,让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眼前一亮,为南宁文旅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该街区的成功更是带动了其他产业,也是南宁市文创产业的新旗帜。随后,百益上河城、内街、上海新天地等街区争相出现,持续为南宁市的文创产业添砖加瓦。
因此,三街两巷应作为典型模式在全市甚至全区范围推广开来,通过示范街区,“网红街区”的力量,带动本地旅游、提升本地知名度,树立南宁市旅游文化新形象。
二、三街两巷街区模式的构成要素
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广西考察期间,就广西的文化旅游业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他强调,广西的旅游业有巨大的潜力,应该加大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的力度,推动高质量蓬勃发展;强调以百姓为核心,以文字营造景点,以景点彰显文化,提高城市建设的品质,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环境,建设全球级的文化旅游大都市。习近平主席给广西的政策提出,以及“十四五”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广西的文化、旅游业的高水平建设,并且给广西的未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广西的文化、旅游业得以持续健康地增长。2020年,中国共产党南宁市区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出台《有关全方位贯彻强首都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若干意见》,旨在加快推进城市文明进步,营造出具有岭南特色、中西元素相结合的美好环境,着力打造三街两巷、中山路、蒲庙老街等具有深厚底蕴的古老街巷,让游人在观赏山川景色的时候,体验到岭南古老的特色,感受到壮乡的魅力。加速建立以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旅游系统,深度发掘、开拓、创新,打造出一个拥有全球性知名度、引领潮流的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作为首府城市,南宁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三街两巷的改造便是积极响应党的嘱托并取得阶段性成就的不俗表现。由此可见,政府支持对于街区模式的形成是占据首要因素的。
街区改造成功后,街区对于餐饮业、文创业等领域的影响也是可圈可点的,这些产业的相应崛起与发展,也反作用于三街两巷的发展,三街两巷改造以前的风貌,就是店铺寥寥,没有什么产业带动可言,所以街区的繁荣离不开这些产业的相生相盛。在三街两巷日复一日的火爆与摘获众多重量级的名誉头衔后,其形成的社会影响也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和更大的影响力。因此,本文认为政府支持、产业带动及社会影响是推动三街两巷街区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三街两巷迅速成为南宁市的牌面,成为南宁市游玩的必要打卡点。也造就三街两巷街区模式的形成。
1.政策支持
与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文化旅游方向一致。三街两巷是一处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邓颖超纪念堂。2007年2月4日,邓颖超的逝世,引发了全国各界的共鸣,中共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特此举办了邓颖超纪念堂,以纪念她的贡献,并向全体公众敞开大门。2017年,南宁市委、市政府启动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改建工程,邓颖超纪念堂不仅成为这一地段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促进该地段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2018年12月,邓颖超纪念堂从原本的街道边缘搬到了街道中心。原址则改建为南宁建制博物馆。纪念馆坐落在南宁市的市政府所在地,这里不仅是市内的重点景点,更成为了广西廉政教育的基地、南宁市廉政示范教育的重点场所,它以其独特的红色历史背景,激励了当地的廉政教育,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在参观纪念馆之余,必会游览三街两巷,这便起到了红色资源的引流作用。上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下至各类中小学,在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时,都会首选来到这里,无形中为街区带来了稳定的客流。
南宁建制博物馆与邓颖超纪念馆同时还被作为旅游景点成为外地游客的必达之地。不同于南宁市区其它博物馆,如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市博物馆等,分散在南宁市区各地,参观完毕后,都需要移动一定的距离,才能继续游览其它感兴趣的景点。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打卡完毕当地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先辈的纪念馆,再顺路打卡当地网红街区,可谓一举两得,也就使得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地前往。
街区还拥有中华戏剧院、城隍庙、当阳路水塔脚等,都是极具南宁历史底蕴的建筑,政府在改造过程中,主张在其原址进行改造,保留了历史原貌。这些建筑的外观能够满足游客们拍照、研究建筑构造的需求,内在又能满足人们观看电影、参拜寺庙的需求,让人不得不在此驻足。每逢节假日,政府还会联合市内其他景区、商家在街区增设节庆活动,为市民与游客增添了节假日的休闲去处与无限乐趣。
在公共交通设施方面,2014年,南宁市建成南宁东站,进出城市的火车线路增多,站点吞吐客流量增大,距离街区较近的南宁站同时保留并使用至今,乘坐动车往返2个站点之间仅需10余分钟,增强了外地旅客抵达南宁的便捷性,为停留在2个站点的旅客前往街区提供了交通前提。2016年,在原本公交车次较多的朝阳商圈上,南宁市开通地铁一号线,由朝阳广场站出站便能轻松抵达街区;2017年,南宁市开通地铁二号线,朝阳广场站成为换乘站点,极大充盈了通过公共交通抵达街区的客流量,为街区引流奠定扎实基础。2021年,街区增设地下停车场,停车场设置多个出入口,可以抵达街区的不同区域。可以看出,政府能够提前布局,精准把握了街区改造后的变化,率先在交通方面满足了市民及游客的不同的出行需求,夯实了街区的硬件设施,是能够发挥街区职能的关键要素。
通过大力推广,三街两巷已然成为南宁市的一大亮点,不仅在媒体上发布大量的介绍,还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参观,使得南宁市的文旅景点得以完美呈现,也使得南宁市的形象得以完整地展示,从而使南宁市的形象得到全新的认识。
三街两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着优于其它景点、其他爱国教育基地的各类资源,即使在经济复苏的环境下,也能脱颖而出,作为本地旅游景点、历史文化街区的代表,接待着各地友人的往来。
2.相关产业带动
三街两巷的火爆可以说是在旅游业、文创业、餐饮业等众多业态上都得到了体现。在街区改造前后反差较大的要数餐饮业和文创产业了。餐饮业能够每时每刻体现出街区的客流量,文创业则是反映了街区火爆背后带来的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因此,这2个产业给街区带来的变化分析是必需要提及的。
(1)餐饮业的引流作用不容小觑。街区改造前,餐饮商铺数量较少,消费者多为本地人,专为就餐才会特别前往,就餐完毕后,也并不会在街区停留。因此当时街区的餐饮业未形成体系,也未成行成市。通过对三街两巷的全面改造,星巴克、肯德基、霸王茶姬、匠铸、荔园、漓江书院、壮锦山河、广西特色等众多著名的品牌店铺进驻,为这里带来了繁荣的购物环境,也为街道增添了一份独具魅力的文化气息。街道的店铺已经增加到了480个,其中不乏来自世界五百强的国际著名连锁零售企业,这些店铺的比例已经超过了25%,街道的声望也越来越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90%。大多数商户都非常喜欢这个社区的管理、服务和经济氛围。在附近工作、游玩的人流会因为需要前往这些商家就餐而进入街区,从而为街区引流。同时,在街区游玩的人流也会因为街区开设了品类丰富的餐饮商铺而在街区停留更多的时间。如此便让街区的人流量能够在此更长时间地聚集。
(2)文创产业的带动作用则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盛的过程。根据本文引用的文创产业功能分类,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方面是空白的。改造前,没有三街两巷的官方地名称呼,也没有对应的形象识别的图文标识。没有形象识别系统,所谓的文创办公、创意店铺也就无从兴起。市面上也未有任何与街区相关的文创产品或者体验活动等出现。改造后,街区开始出现以工作室手作为主的文创办公产品,还有一些主打沉浸体验文创过程与文创表演的店铺出现。街区开始出售带有三街两巷、兴宁区、南宁市、广西等地标、风景元素的文创产品:雪糕、冰箱贴、明信片等等,这些都是街区移动的宣传栏,能够给游客留下念想,也能够带来更多地游客。文创办公产品和创意店铺的出现,由零星变繁多,由无行无市到成行成市,带动了文创产业相关配套的发展。特色餐饮、住宿、公共服务等配套服务迅速在街区内外铺开。南宁文创产业在销售市场、种类上都新增了三街两巷这一形象识别系统。对于文创产业来说,是意外也是必然。意外的是,三街两巷一跃成为南宁市区内游玩的翘楚,对于文创产业的需求也是一夜暴增的;必然的是,三街两巷的本质是蕴含着南宁本土建筑、本土历史的文化街区,文化街区要与新时代接轨,就必定需要依托文创产业这类现代产业才能更好地得到宣传。可以认为,文创产业的发展与三街两巷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模式,二者相互依赖,能够共生共荣。
3.社会影响
改造前,尽管三街两巷的实体自清朝保存至今,但只是单纯地存在,对于非专业领域的本地人来说,这里只是简单的历史建筑,街道内的民房还有本地人居住使用,也就不会过多关注。对于游客,这里只是这个城市里的几条古老街道,其历史意义和价值也无人讲解,在没有网络媒介攻略也没有本地人带路的情况下,很难让外地人主动前往并了解街区的历史,除了几张照片,也很难留下或者带走什么,因此很难形成所谓的社会影响。
三街两巷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首批全国级夜间文化建设和游客消费需求聚集区的称号,作为南宁市一张耀眼的名片,它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据报道,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街区累计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050万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近180%、150%;其中,5月1日单日接待游客近9万人次,再创新高。三街两巷在各种社交平台、文旅攻略上也频繁得到推送与用户的推荐,实实在在地成为了南宁这座城市的景点,成为了攻略上的热门。本地人从此长期拥有了休闲好去处,外地游客有了必到打卡点,在如此社会影响下,街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成为像北京市三里屯、成都市宽窄巷等国内著名热门街区也是指日可待的。
三、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三街两巷在新时代背景下拥有的新身份,在2018年重新改造完成后,三街两巷的名字才开始成为这块街里巷道的官方地名为各界所熟知,故将本地一个街区的改造、现状及影响力进行研究并总结形成街区模式典型的研究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来说又是很有必要的,在三街两巷之前,南宁本地并未有如此成模式、成规模、影响力较大的成熟街区出现,探索出其内在发展机理,并作为典型推广至全区,甚至全国,也算是对这一领域研究的补充。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