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株洲国防教育长效机制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并提出了“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战略任务。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国防教育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株洲市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城市,地处湖南省的中心地带,坐落于湘江中游,是南北通往的交通枢纽,也是东西方向的重要节点。这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株洲在国家安全战略稳定大局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株洲市在国防教育建设方面采取了多项机制体制创新,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备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
一、军地携手创新国防教育方式
军地国防教育方式,是军队与地方协同开展国防教育所采用方法与形式的统称。军队凭借自身专业军事资源,如组织军事训练、开放军营、派遣官兵授课等,让民众直观感受军事氛围,了解军事知识与技能 。地方则利用教育机构、媒体、文化场馆等资源,开展校园国防课程、媒体宣传、主题展览等活动,从知识普及、文化熏陶层面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二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地向社会各界传播国防理念,提升全民国防素养。株洲市通过军地协同,将国防教育融入学校、社区和公共活动。例如,株洲市渌口区将新兵欢送仪式搬进中学校园,邀请学生参与,既增强了新兵的荣誉感,也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荷塘区八达小学的“开学第一课”由军地联合开展,通过讲解国防知识、展示军事技能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
二、加强株洲地域国防资源整合机制建设
地域国防资源整合机制建设,是指立足特定区域,对各类国防相关资源进行统筹调配与优化组合。其内涵涵盖整合国防教育资源,如将当地红色场馆、军事院校等融入教育体系,丰富教学素材;整合人力物力资源,促进军民人才交流,合理配置物资,提升保障效能;整合信息资源,搭建军地共享平台,让国防动态、科研成果等及时互通。通过构建这一机制,能打破地域内资源分散、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为国防建设凝聚强大合力。株洲是一片红色土地,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株洲市挖掘整合“红色富矿”,建设8个国家和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对攸县国防教育基地、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等进行了修缮和改造,整合了30余处红色资源,形成了丰富的国防教育阵地,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普及。在茶陵红色标语博物馆中,运用图版、雕像、场景模拟、多媒体等形式,生动展示党史、军史和株洲红色革命史,增强参观者的沉浸感。
三、推动国防教育进校园常态化制度化
国防教育校园常态化、制度化,是夯实校园国防教育根基的关键理念。常态化意味着国防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不局限于特定时期,如定期开展军事知识讲座、组织军事主题社团活动等,使学生持续接受国防熏陶。制度化则是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规章制度,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到考核评价都有明确规范。通过课程表固定课时保障教学,安排专业教师授课,用科学考核检验成效,促使国防教育在校园有序、稳定、长久开展,全方位提升学生国防素养 。株洲市通过红色宣讲团进校园、进社区,传播革命故事和国防知识。其中,红色宣讲团主要由抗美援朝老兵、市“最美退役军人”等组成,定期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将国防观念深植学生心中。同时,株洲市在中小学校设立了“小小国旗兴趣班”,将国防教育纳入日常教学。株洲市渌口区从新生入学军训开始,全学程开展国防教育,确保学生从小树立国防观念。株洲市中小学校定期举办“爱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国防应急技能培训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和实践能力。此外,株洲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国防教育示范校”评选和国防教育辅导员制度,推动国防教育在学校的深入开展。
四、加大国防教育多元传播机制建设
国防教育多元传播机制建设,是综合运用多种渠道与形式传递国防知识、强化国防意识。它涵盖传统媒体深度报道、新媒体创新表达,结合校园课程、社区活动、军营开放等线下实践,构建全方位、立体式传播网络,让国防教育内容精准触达不同受众,营造全民关心国防的浓厚氛围。株洲市创新多元传播机制,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株洲市开通了“国防大课堂”学习平台,利用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实现国防教育的全方位覆盖。株洲市综合国防、禁毒、消防、救护等部门,搭建“国防大课堂”线上学习平台。株洲市倡导市民在微信、微博转发红色图片、编辑红色短文、转发红色歌曲,使广大军民在追忆历史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校园活动中,通过模拟射击、防毒面具穿戴等互动体验,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国防知识,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株洲市创作了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如歌剧《英·雄》,通过艺术形式传播国防精神。株洲市通过开通“双拥号”国防教育公交专线、设置军队英模挂像等方式,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浓厚氛围。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