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育人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探索
摘要:红色文化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与内容。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育人的价值意蕴,并以此为前提,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旨在发挥红色文化作为思政育人有力载体的作用,进而助推红色文化更好地赋能高校思政育人。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政育人;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中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以其强大的感染力成为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深入探究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育人的价值意蕴并对其实践路径进行有力探索,对于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实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育人的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红色文化所彰显的育人功能,诸如爱国主义以及革命信念等优秀品质是高校思政育人的生动素材,着力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育人,能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中党的革命成果、实践成就等,助力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其爱国热情并强化其责任认知,从而有助于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的育人实效
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呈现出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方法陈旧等现象。利用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育人,能够以其鲜明的政治性以及强大的感染力破解思政育人理论化、抽象化的育人困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高校思政教学真正“活”起来,助力高校有效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三)有助于传承和有效弘扬红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1]以此为基础,着力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育人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同时,促使学生不断提升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成为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进一步助推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
二、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育人的内在联系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育人具有内在统一性。
第一,二者育人目标相统一。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思想引领以及行为规范等功能,与高校思政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契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二者育人内容相统一。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崇高的革命精神等内容,而高校思政育人内容中包含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等内容。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的育人内容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中,能助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三、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挖掘红色文化“营养剂”,丰富思政课程育人内容
第一,整合红色文化育人资源。红色文化多以文物、文献资料、纪念馆以及遗址等物质形式呈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并且,红色文化的教育教学内容以及价值追求同高校思政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契合。对此,高校思政教师可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博物馆或者革命纪念馆中的红色文化育人资源,并详细记录其历史背景以及资源位置等信息,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库”,以此为思政教师赋能课程内容提供有形资源保障。
第二,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高校应组织思政教师积极研究并探讨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精神内核,从中提炼出可融入高校思政育人课程的精髓。例如,深入挖掘吕梁精神中“艰苦奋斗、敢于斗争”的品质、沂蒙精神的“军民水乳交融”思想以及太行精神“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品质等,并将其蕴含的精神内核融入思政教学中,以此丰富高校思政课程育人内容。
(二)深度探寻红色“实践路”,开拓思政实践育人渠道
第一,高校可开展关于红色文化的校内实践。一方面,通过举办红色文化歌唱大赛、征文比赛或者短视频制作等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以此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此基础上,教师依托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思政课堂中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将校园文化活动中涉及的红色文化主题场景进行还原,以沉浸式的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育人的效果。
第二,高校可开展关于红色文化的校外实践,以延伸校内思政育人空间。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可组织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志愿服务,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三支一扶”以及“西部计划”等活动,着力以红色基因为基底,让学生在实践中触摸红色记忆,激发或唤醒自身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不仅停留在历史叙事上,更上升到学生精神价值的传承中,实现红色文化有效赋能高校思政育人的目标[2]。
(三)建强红色人才“资源库”,提升思政教师育人水平
第一,高校应选拔校内红色文化素养高且思政育人能力较强的思政教师,确保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学术素养,并且要积极引入校外红色文化专家或学者等兼任思政教师,以此实现校内外教师资源优势互补,建强高校红色人才“资源库”。在此基础上,要根据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特殊性,着力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选拔的重要指标之一,确保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第二,高校可邀请从事红色文化教育的专家名师等,定期组织关于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育人的专题培训或者实践研修等活动,活动内容重点涵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红色脉络,以此帮助思政教师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核心要义等内容,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考评的方式,使从事红色文化教育的专家名师等对校内思政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指导,进而帮助思政教师提高自身育人水平[3]。
四、结语
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政育人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强大的育人动力。通过深入探讨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育人的价值意蕴,提出实践路径,能够为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育人注入“强心剂”,进而助推高校思政育人提质增效。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