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文学论文 > 正文

《匆匆》英译本的修辞风格--以朱纯深版为例

作者:刘晓静来源:《出版广角》日期:2019-10-16人气:2915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所创作的《匆匆》一文,以清秀的文字和精巧的写作结构赢得大批读者的喜爱。朱自清的散文用语简练而纯朴,为我国的散文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而《匆匆》的英译本也出现了较多版本,在海内外流传较广。其中朱纯深教授的《匆匆》英译本研究视角明确,分别从结构、意境、音律等方面对该文进行了英语阐释,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匆匆》英译本经典之作。该版本完整地体现了原文的修辞风格,保存了朱自清散文的原汁原味,对于我国优秀文学走出国门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匆匆》英译本的研究现状

自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诸多经典文学作品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对于中国文学英译本的研究方兴未艾。根据知网关于"《匆匆》英译本"的关键词搜索,共计文章23篇,最早的一篇是2003年谭莲香的文章:《炉火纯青形神兼似--<匆匆>张培基英译本赏析》,作者对张培基翻译的《匆匆》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张教授的译文地道而自然,犹如行云流水一般,蕴含着丰富的情感[1]。除了张培基之外,张梦井、朱纯深的译本也得到广大研究者所青睐,据统计,单独以张培基译本或者朱纯深译本进行实例探讨的,各占20%,以两者译本作为对比视角进行探讨的,则超过了50%。研究者对张梦井译本的探讨量则较为有限,不到10%。从探讨的内容看,研究者一般会从语言特点、思想意境、段落结构等方面入手,展开有层次的讨论,其中对比分析是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十多年的研究发展中,关于《匆匆》英译本的学术研究论文不断产生新的突破,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多元化。谭莲香根据翻译标准进行研究;吴宜涛、赵亮根据翻译策略进行研究;蔡丹和陈文安则选择了音律美的视角进行研究。此外,康宁采用的接受美学视角、余相宜采用的语篇分析视角,也被学术界所认同;吴宜涛采用了系统评析参数对两个《匆匆》英译本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翻译策略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译本的准确度和全面性[2];赵亮则比较研究了《匆匆》英译本中的时间隐喻,认为汉英两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时间隐喻,尽管两位研究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但折射出的人类认知模式是相同的,同时他还探究了两位译者对时间隐喻翻译的处理策略[3]。蔡丹和陈文安从音律美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朱纯深与张培基的译本,主要研究了两位译者的叠词英译[4];康宁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了译者对读者审美需求的关注,从而完善对《匆匆》英译本的研究[5];余相宜则站在语篇分析的视角,评析了张培基版本《匆匆》英译文的语言形式及意义,重新审视了一些翻译问题[6]。

综上所述,关于《匆匆》英译本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研究视角较多,研究重点及内容不断细化,但从整体看,每一个视角的研究文章只有一至两篇,相关的研究仍待深入挖掘。而对于类似的研究内容,则有待产生新的视角,这样将使《匆匆》英译本的研究变得越来越丰富。

二.《匆匆》的创作背景及修辞手法回顾

1.《匆匆》的创作背景

朱自清的代表作《匆匆》诞生于1922年初春。朱自清认为:在每个人的生活过程中,都应该其独立的价值及意义,这种价值及意义甚至可以体现在每一刹那,拥有它自己合适的位置[7]。作者借助于初春的景色,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情感,用无限的想象释放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匆匆"二字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所在,代表着永不停留的时光脚步,细腻刻画了作者对时间转瞬而逝的无奈和惋惜,更重要的是提醒广大青年珍惜时光,在有限的时间里迸发出自身的光和热。

2.《匆匆》原文的修辞手法

《匆匆》的英译版本较多,之所以会引起诸多学者在英语翻译方面孜孜不倦的探索,除了文章本身的意境之美,还与文章的修辞之美息息相关。英语是非常讲究修辞的一门语言,而《匆匆》一文有着丰富的修辞手法[8]。所以从本质上看,《匆匆》是一篇适合作英语翻译的文章。例如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列出了一串排比句:"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由此形成了一种急迫的态势,将作者的困惑、迷惘和苦恼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五四"运动落幕期大多数青年的心情。但是在第二段里,作者又发出了感叹:"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表示作者已经从急迫转向舒缓,变成了一种铺垫式的自我陈述,并加入了形象的拟人手法。文章的第三段则通过一连串的日常生活场景的陈述,展现出时间流逝的情景:"早上我起来的时候......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天黑时......"不断溜走的时间引起了作者的感叹:"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到了文章的第四段,作者不断提出问句,反映出内心开始涌动的焦虑之情,追问人生该走向何方。各种修辞手法的不断变化,赋予了文章灵动的生命,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匆匆》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拟人句等,这些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诠释出作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体悟。

三.《匆匆》英译本的修辞手法剖析

修辞手法散文写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英语修辞也非常讲究。《匆匆》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提高了文章情感表达的效果。例如该文多处采用了排比、拟人、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文章变得格外生动,充满了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对于英译本来说,如何保持原有的修辞风格是译文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文学大师老舍曾经说过:"如果文学翻译只是传达原著的内容,忽略了一些修辞手法,整篇译文就会变得索然无味。"[9]文学的价值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语言风格上,所以译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韵味。朱纯深翻译的《匆匆》被公认为经典版本,下面以他的译本为参考,剖析《匆匆》英译本的修辞风格。

1.排比

排比是《匆匆》一文最大的修辞特色,文章一开始就采用了一组强烈的排比句,凸显出鲜明的节奏,使景象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读起来充满节奏感,强化了语势表达效果。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渲染和铺垫的作用,内容的层次进一步清晰,句子表达也更传神。根据朱纯深教授的《匆匆》英译本,对于文章开头的那组排比句以及第三段中的两组排比句,朱教授的翻译采用了跟原文相对应的句型,在排比中加入了设问,尽最大努力对原文进行了还原。例如"rush""shift"等词的运用,运用单词的短元音和摩擦音,体现排比句的音律感,同时也暗示着时间流逝给作者所带来的困扰,使原文的情感得到了再现。此外,朱教授还采用了连接词"yet",凸显出原文经常出现的转折之意,影射了作者惋惜时光流逝的情绪。从整体上看,朱教授的译本在排比句处理方面,除了时间状语前置,其它的句型都基本相同。例如原文多次重复用到"过去"一词,朱教授也使用了不同的翻译,如"flow away""pass away"等,强调此"过去"跟彼"过去"有所区别,有效对应了设喻形象,使句子的连接更加紧密,层次感更加突出,整个译本看起来明快简洁。总之,朱教授版的《匆匆》英译本,无论是句型、节奏、韵律还是措辞等方面,都比较容易让读者理解,诸多类似排比句的运用,体现出译者对原著的忠实。

2.拟人

在《匆匆》一文里,拟人修辞手法贯穿了整篇文章,包括"日子""太阳""白天""黑夜"等,都仿佛有了生命。"飞去""跨过"等人格化词语的运用,比较恰当地描述了时光流逝的状态,使时间变得鲜活,形成了虚虚实实的空灵意境。朱教授版的《匆匆》英译本将"飞去"翻译成"glide",将"跨过"翻译成"stride",不但准确表达了原意,还使词语变得拟人化,有效突出了原文的拟人风

格。此外,朱教授将副词翻译按照英文句式标准放到了动词的后面,虽然跟原文有所区别,但也比较生动地突出了副词的人格化。例如他将"轻轻悄悄"翻译成"lightly and furtively",起到了很好的修饰作用,跟原文的内容基本一致。事实上汉语中的一些副词还是比较难翻译的,例如"伶伶俐俐",朱教授采用了"in his agile way",巧妙使用了介词"agile"和代词"his",尽管形式上跟原文有所差别,但基本上能够符合原意,同时也符合英文的习惯用语,这样的译文更加人格化,突出了拟人的修辞效果。

3.反问

反问的修辞手法在《匆匆》中也比较突出。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的反问只是提问,不需要回答,这样可以对读者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进行启发。文章第一段开始提出的反问和最后一段提出的反问基本相同,这符合作者流动又挂念的情绪,突出了朱自清散文的含蓄之美和节奏之美。第一段的反问分别加了破折号,看似回答,实际上是进一步的反问,流露出作者茫然若失的情感,加强了行文的语气,有效引发读者的思考。《匆匆》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反问句作为开端,以同样的句子结尾,不但前后有所照应,还使读者进行深思:时光流逝得这么快,怎样才能珍惜时间呢?事实上作者是在假设的基础之上展开反问的,所以朱教授在一些反问句中加入了"if",体现出英语的显性特征,同时也遵从英语句式逻辑的连词表达习惯,使原文已经被省略的"如果"得到展现。尽管译本在形式上有所差异,但是两者的内容基本对等,因而朱教授成功保留了原著的修辞风格,他所使用的对等语风格是自然的、贴近的,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4.设问

在诸多的修辞手法中,设问比较常见,即明明知道答案,却故意设立问题,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对读者的思考能力进行启发。《匆匆》一文中使用了较多的设问句,强烈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散文的感情色彩变得更加鲜明。例如文章的第四段总共有四处设问,有两个问句作者作出了应答,而另两个问句则将答案放在了问句之中。朱教授版的《匆匆》英译本有效区分了特殊问句和一般问句,突出了问句的内容,形成了基本对等的语态。考虑到英文的造句方式,朱教授翻译的状语顺序与原文有所不同,副词位置也不太一样,所以整体句式跟原文有较大差别。但是朱教授的用词可以对原意进行准确的传达,例如将"same"加在"stark"之前,就用得恰到好处,使原意表达得更加的流畅,同时也符合朱自清先生所创造的意境。

5.比喻

《匆匆》一文中使用到较多比喻句,例如用"轻烟""水滴""薄雾"等词语比喻已经过去的日子,生动形象,让读者对时光短暂的虚幻情境充满想象,仿佛看到一闪而过的美好事物。朱自清先生通过这些比喻手法展现了光阴飞逝的景象,时间会在无声无息中流过去,再不珍惜将一事无成。朱纯深教授并未将"轻烟"简单地翻译成"smoke",而是翻译成"dispersed as smoke",意为"分散的烟",使比喻句变得更加形象,基本符合原文的意思,表达出作者对时光无常的感叹,再现了原文的"匆匆"风采以及比喻的修辞风格。


本文来源:《出版广角》:http://www.zzqklm.com/w/zw/734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