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AR是通过屏幕将虚拟景象与现实世界相互动的一项技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随着AR技术的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军事、医学、工业维修、历史考古、影视娱乐等。
由于我国庞大的学生基数和各类考试,以教材教辅为主导的教育出版长期在我国出版市场上占据半壁江山。然而现阶段数字出版的发展已经走在了传统出版的前面。2016年的新闻出版产业结构中,图书出版的营业收入823.31亿元,增速1.9%,而数字出版营业收入5720.85亿元,增速29.91%。这意味这读者在信息科技时代下,阅读方式和阅读兴趣发生了变化,数字出版的快速增长则验证了这一趋势。
王关义教授在《中国出版业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提到,数字技术的变化对传统出版形态和技术带来巨大变化,也对传统出版运行机制带来新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教育出版不仅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和新兴出版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借助新技术来配合教育教学的改革,适应不断变化的读者群体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为学生出版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一、当前AR技术在我国教育出版中的应用
1.AR技术在少儿教育出版中的现状
在当前,AR技术在少儿出版中的应用,主要在科普领域。例如中信出版社出版、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天地出版社、凤凰新媒体公司等都策划类一批针对少儿的AR系列图书,取得了良好市场效果。部分出版社在出版少儿教育图书的时候,利用AR所具有的虚拟景象和兼具看、听、触、互动的这些特点,将科普读物与AR相结合,通过制作3D动物模型来吸引少儿受众。
2.AR技术在其他教育出版中的应用
苏州梦想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AR教材《中小学校园足球》(高中)。在教材里面通过制作3D模型,分解不同的足球技术动作,只需下载客户端,扫描纸质图书,就可以通过手机屏幕看到立体的3D模型带来的足球技术教学,并且还可以手动与其进行互动。此外,科学出版社的很多专业类教材也与苏州梦想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3.AR技术在出版营销中的应用
AR技术慢慢开始走进大众生活,被大众所了解和认知。AR技术与传统纸质图书的结合,实现了从纸质媒体向全息媒体拓展,使得AR图书在营销方面更具亮点。与传统出版的营销模式不同的是,AR图书的营销可以借助出版社或AR技术提供商所自带的手机软件,为读者提供服务。同时,也实现了传统出版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创造了新的商业价值。
二、AR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AR出版应用中的技术局限
现阶段的AR出版的载体主要还是通过智能手机和手机软件来实现虚拟模型与纸质图书的结合。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普遍使用的Android系统和苹果的iOS系统,对软件的兼容性问题上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对AR图书软件技术的开发不断改进和完善。
2.AR出版内容资源缺乏
AR出版很重要的一项是需要将纸质内容里的部分内容制作成3D模型,不仅如此,如果想让其虚拟物象呈现动感效果,则需要制作更多的3D模型来实现。而这些AR出版的数字内容资源在目前相对缺乏,这就导致了AR图书的内容空洞。例如在少儿AR图书中,《大开眼界—恐龙世界大冒险》里面的AR应用只是简单的恐龙模型和恐龙吼叫的声音而已,没有对恐龙的介绍,也没有设置读者互动,这种对AR技术的简单应用,没能很好的达到深层次的教育和科学普及的作用。
3.AR图书售价昂贵
AR图书的制作需要制作与图书内容相配套的3D模型,每一个纸质图书里出现的场景和图形都需要建模,同时,还需要开发Android和iOS系统相兼容的智能手机软件,而模型制作和手机软件开发的成本较高,造成AR图书的出版成本增加,AR图书价格较高。作为出版社,也需要投入相关的财力和人力,配合和协调AR图书的出版工作,这样下来,AR图书的售价就会居高不下,不利于在教育出版领域中大范围的使用和普及。
4.社会对AR出版的意识不强
作者在调研AR技术公司时了解到,他们在与出版社洽谈合作时,部分出版社对AR出版持观望态度,甚至有的持抵触态度。出版社作为文化传播的“源头”尚且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新技术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这也与我国出版社的体制机制有关。在社会中,一些家长对AR出版也不甚了解,固守传统出版观念,对AR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意识不强,不愿花高价体验和消费。
三、AR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1.解决AR技术层面的问题
对于出版社而言,可以将AR出版的技术问题承包给AR技术服务商,通过与AR技术公司的合作来出版AR图书。但是,对于自行开发AR技术的出版社而言,可以实行人员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吸引一批AR技术方向的高端人才,组建研发和维护团队,同时,也可以在现有的员工中间挑选青年骨干赴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这样可以使传统出版人才学习新兴出版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出版社的中坚力量。
2.丰富AR出版的数字内容资源库
AR图书作为一新的读物,它的内容在AR图书的初期属于刚刚起步阶段,AR数字内容资源库的建立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制作数字内容补充到资源库中。这不仅仅需要AR技术人员的努力,更需要出版社其他部门的相互配合,需要编辑对其内容资源的相互补充和帮助。在教育出版领域,可以由以教育出版为主的出版社联合建设数字内容资源库,实行共建共享。比如,如果要在语文教材中要将《春晓》这首诗配上数字内容,那么现在只需制作一个数字内容,然后每个出版社都可以进行使用,避免了每一个出版社重复制作该数字内容的雷同和资源浪费,同时,在管理方面可以统一应用和规范使用。
3.渠道和内容“双为王”
网络时代内容生产过剩,如何将好的内容传播出去,这就需要在传播渠道上有所突破和创新。AR技术是新事物,我们固然以积极的态度将其与传统出版相结合,渠道为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AR图书的内容要借助这一渠道进行传播,而不是将AR技术在图书出啊版你中作为一个噱头或者泛娱乐化。要真正的打造丰富多彩且富有知识性和教育意义的AR图书,尤其在教育出版领域,AR图书面向的群体是学生,承载这育人的伟大使命,所以在教育出版领域,一定是坚持渠道和内容“双为王”的观点,设置互动区域,增强交互性,来提升AR图书的使用价值和教育意义。
4.以互联网思维进行教育出版创新
传统出版在新时代下,以互联网思维进行教育出版产品形态创新,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而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和服务思维。在出版社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出版社转型的过程中,出版社的企业化运作需要出版社变被动为主动,淡化出版社的计划色彩,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和为读者终身服务的发展理念。传统出版社是单一型的传播方式,出版社在将书售出之后得不到反馈或很难得到反馈,但是,AR图书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和软件设置,架起了一座读者与出版社之间的“桥梁”,通过后台大数据可以得到读者反馈,了解市场发展现状,增强读者与出版社之间的互动性。
四、结语
目前对AR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国内外都是建立在经验型研究的基础上,都处于起步阶段。AR技术是教育出版转型升级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笔者认为,教育出版应该抓住AR技术,加强与AR技术公司的合作和自身AR技术团队建设,丰富AR图书内容,重视渠道和内容的结合,为我国的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也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出版人的贡献。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