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知乎近来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与外界沟通不够。对于未注册支护的用户来说,进入知乎界面,看不到任何介绍,只有一个冷冰冰的注册登录界面,这样很容易让外界对知乎产生误解,认为知乎是一个封闭的平台,或者认为知乎是一个只允许精英进入的封闭社区。
(2)知乎开放注册后,由于一些优秀用户删除回答后,离开了知乎;使知乎的粘性急剧降低,知乎前期没有开放注册,人为限制是为了保证社区质量,但同时限制了用户社区的发展速度。开放注册后,由于缺乏把关,导致知乎戾气增长。
(3)在用户的体验上,知乎没有阅读记忆功能,知友关注一个问题后,其回答几乎都是几百条,一次没有看完,下次再打开的时候又要从头看起。另外为数不少的知乎用户对答案排序、折叠、回复质量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4)点评机制有待改进,负责任写答案用户的付出没有得到肯定,逐渐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③
2、对改进知乎的一些建议
(1)在注册登陆页面,可以给出若干讨论的热门问题,新注册用户可以点入预览,提高注册者的兴趣。在注册机制上,实行后台注册实名制,让知乎平台更加透明,减少马甲号与营销号。
(2)评价机制,为了减少恶意评价,有效地对知乎的信息进行管理,限制单位时间内点赞或者反对的数量,使知乎空间更加纯洁。
(3)争议解决机制,设立管理员及“陪审团”制度,对侵害他人权益,有悖知乎精神的行为进行控制。违背知乎精神的标准由陪审团裁定,处理执行由管理员负责,裁决依据及结果公开,避免黑箱。
在2014年8月的知乎统计中显示,知乎社区内本科及以上学历87%,职业人群占75%以上,收入4000元以上用户占到60%。[4]笔者晒出这些数字不单是为了论证知乎社区的用户质量之高,而是想说,这群精英用户,恰恰对社区环境更挑剔、对垃圾信息的耐受性更差。规模化的坏处不多,但可能一招致命:高质量用户的沉默与退出,甚至只是退出的传闻,也可能形成马太效应,[5]动摇“高质量讨论社区”这个定位。所以,不难理解知乎主动召开的这场沟通会极力传达的两个信息:社区的活跃用户都还在,没离开过;社区会在机制上着手,改进和维持社区的良性体验。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