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造成的危害及其处理对策探讨
一、城市垃圾的概念与分类 (一)城市垃圾的概念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而不包括工厂所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
(二)城市垃圾的分类
在城市垃圾管理及研究上可根据不同的目的对其进行分类:①以清扫管理为目的:按垃圾产源可分为居民垃圾、商业垃圾、事业垃圾和工业垃圾。这种分类法有助于特别垃圾的专门管理和处置;②以垃圾研究目的:按垃圾构成比例可分为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这种分类法便于掌握城市垃圾的基本构成和基本特征;③以垃圾处理为目的:可分为焚烧垃圾、堆肥垃圾和填埋垃圾。 二、城市垃圾的来源及其危害 (一)城市垃圾的来源
城市中生产、流通、生活、娱乐、教育、卫生等领域及其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统称为垃圾。其中要与生产部门、医药部门、城市建筑行业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等分别开来。城市垃圾中常见的物品有:①杂品类:金属、玻璃、塑料、织物等;②厨房类:各种水果、蔬菜不可食部分;③灰土类:尘土及各种杂品的碎片。城市垃圾的构成很复杂,因而很难对其理化特征定性和定量描述。 (二)城市垃圾的危害 1. 对城市环境的破坏:
城市垃圾对环境的破坏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是生活垃圾腐败产生的恶臭污染空气,影响健康的心情;②是大量滋生苍蝇、蚊子、各种昆虫、老鼠等垃圾为食物的生物;③是塑料袋制品到处飘散,对景观的破坏很大。 2.对水的污染 如果将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地,或是露天堆放的废物经雨水冲刷被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水体,或是飘入空中的细小颗粒通过降雨及重力沉降落入地表水体,水体都可溶解出有害成分,污染水质、毒害生物。有些简易垃圾填埋场,经雨水的淋滤作用,或废物的生化降解产生的渗沥液,含有高浓度悬浮固态物和各种有机与无机成分。如果这种渗沥液进入地下水或浅蓄水层,将导致严重的水源污染,而且很难得到治理。
如果采取大量填埋的方式,也会使填埋场附近地下水受到污染,滋生细菌,污染的地下水是导致癌症和传染病的主要元凶之一。 3. 对土壤的污染: 据资料介绍,每万人一年产生的垃圾,采用卫生填埋的方法处理,需要两亩土地。 固体废物及其渗滤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结构和土质,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妨碍植物生长;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长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深的土壤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有害成分要经受土壤的吸附和其他作用。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很大,随着渗滤水的迁移,使有害成分在土壤固相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的改变。
4.对大气的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在运输、处理过程中如缺乏相应的防护和净化措施,将会造成细末和粉尘随风扬散;堆放和填埋的废物以及渗入土壤的废物,经过挥发和化学反应释放出有害气体,都会严重污染大气并使大气质量下降。垃圾焚烧炉运行时会排放出颗粒物、酸性气体、未燃尽的废物、重金属与微量有机化合物等。 5.对人体的危害 生活在环境中的人,以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可以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摄入人体,使人致病。
三、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对策 (一)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回收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在居民区和商业、文化及娱乐中心放置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奖惩措施来保证居民自觉地分类放置垃圾,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二)征收城市垃圾处理费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费用都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来源有限,限制了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向市民征收城市垃圾费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既为城市垃圾的资源化筹措了资金,又能减少城市垃圾的排放量。 (三)发展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 科技的进步可增加可利用废物的种类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为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四)建立城市垃圾市场化运行机制 一个产业的发展,除了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市场的培育,垃圾处理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要有适于产业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因此,要打破目前垃圾处理中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现状。由原来的政府环卫部门的运作转变为市场机制企业化运作,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通过税收、能源、土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四、结束语 总之, 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引入、清洁生产方式的推行,以及废物资源化处理水平的提高,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城市垃圾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