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论工业产品设计的功能、形式与材料

作者:许泸静来源:原创日期:2014-03-10人气:1372

工业设计史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它经历了长期的酝酿阶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是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通过形形色色的工业产品,工业设计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物质文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它也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工业设计致使商品与使用者之间存在一种除单纯使用功能外的新关系。这种消费刺激,成为现代社会经济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所以一件好的产品,它实现的是使用性内容,其存在的价值首要的是在于使用性,由使用性牵涉到多种功能因素的分析及实现功能的技术形式与材料运用。产品中存在着功能性因素,它能使全人类对这件产品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产品的功能性越强,使用起来就越顺手。现今的设计讲究贴合人身,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为懒人所设计的各种产品,其性能十分完善,功能细节处考虑周全。
设计是为人的设计,产品生产是为人的生产,因此,其中心是人而不是物。所以产品在形式上的设计要为人的行为和生产而考虑,不能脱离它们。产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是由一定的线条、色彩、形体、音响等在产品外部可以直接感知的物质属性所构成的整体。产品的形式设计是工业设计师依据功能所作出的创造性活动,每一种新的产品形式产生就意味着含有一定的形式意义。产品设计主要是以实用为中心的物质生产,设计形式的目的也是为人的实用需要而设计。不同的设计形式,就会使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美与不美的感受。
日本和韩国现今的产品设计在形式上十分时尚,让人第一眼就能爱上这个产品,也就是所谓一见钟情。日本索尼独家设计的PSP系列游戏机目前已经是游戏产品中的经典形象。我们这代人已经远离了小霸王游戏机的时代,于是PSP的出现再次满足了玩家,并且可随身携带的形式更是可以让玩家走到哪玩到哪。PSP在按键的形式上设计的十分贴合手型,充分发挥了每一个指头的作用。其流畅的体形、线条和颜色,跟以前的游戏机相比有了根本的改变,是游戏机形式上新的突破。而现今流行的韩国趣味性小设计,在形式上非常生动,运用可爱的造型和清新的配色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产生想要购买的欲望。
工业产品在技术的表现上很大程度依靠对材料的运用和加工。先秦古籍《考工记》曾著:“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可见通过使用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来表现美的特征由来已久,这也是现代设计主要表现手段之一。选择合乎目的的材料有助于体现产品所固有的功能特征。
每种材料在质感、纹路肌理上的不同,其本身就可能蕴藏着构成美的特征。“诚如竹内敏雄所认为的那样,技术加工的劳动是唤醒在材料自身之中处于休眠状态的自然之美,把它从潜在形态引向显性形态”。鉴于此,设计对技术美在工艺材料方面就有着特殊的要求。
选择好的材料可以增加产品本身的特征,如果材料使用的不恰当,给人的感观不好,就会影响到人对产品的直观看法。
德国原就以盛产优良的钢铁而出名,奔驰车的质量上等跟它所用的材料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奔驰车的外壳材料是厚实的钢皮,那么一般的家用车的外壳可能就只能算上是薄薄的一层铁皮。而高光泽的外壳则让车看起来更高贵。车内的材料也都选用的是舒适的软质材料,让人在放松状态下开车。在材料上的优良性使奔驰车更胜一筹,也突出起它做工精良的优点。
产品应当“因质施材”,质”即内容或功能。这些都与人的条件息息相关,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材料,都应考虑到是否和人有所冲突。在此基础之上,美观又无害的材料既为首选。

综合结论,以人为本
无论是产品的功能、形式、还是材料,三种都缺一不可,将三者完美结合才能成的上是设计美。这三者都与人有着密切关系,设计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为首,设计要立足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去面向未来的。功能、形式和材料都是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主要因素,以考虑人的因素为前提将其完美的结合,才是优秀的产品设计。
一直以来,觉得产品设计的天平上一头是美观,一头则是实用。工业设计师们冥思苦想的设计其实是在为美观和实用寻找平衡点,于是有了工业设计。分的再细致些,工业设计是将产品的功能形式材料与实用结合起来,做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增添了人们的生活情趣。而我们,也在寻找着自己设计中的支点,努力创新的设计是在平衡点上的突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无论什么样的设计都应与人融合,以人为本的设计,才是真正的“艺术性”的设计。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