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设计美学带给当代中国设计发展的启示
作者:黄融融,施蓓来源:原创日期:2014-03-11人气:2952
在战前和20世纪50年代,日本这个国家当时以生产劣质产品出名,设计非常落后。到了战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日本设计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尤其在工业设计方面,很多工业产品如录音机、电视机、照相机、摩托车以及各种家用电器,从功能到形式上都具有了高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甚至能和当时的欧美产品相提并论。也许是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处于浩瀚大海包围中的日本,几乎与世隔绝,他们清楚的知道,一旦人口继续增加,而技术停止发展,很容易就会陷入资源危机。日本人因为这样的忧患意识,养成了勤劳工作、精益求精、善于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起源于日本的稻作文化和日本传统的家族制度,这种特殊的集体意识决定了日本人自卑感与优越感并存的心理特征。矛盾的心理特征加上其既开放、又封闭,既辽阔、又狭窄的地理状态,使日本的设计艺术出现了一种矛盾共生的奇特画面,这种特征,是日本设计区别与欧美设计的关键。
一、日本传统美学观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及其有限,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这样恶劣的环境导致了日本人狭小的生存空间,特殊的环境条件致使大和文化形成了既排斥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特殊性。日本的传统美学观念也因此而天生与众不同。
(一)保留传统却不错过现代的折中主义
日本是一个十分注重学习、善于学习的民族。日本人在汲取外来文化的同时,没有忘记传承和继续发扬自己本国的传统。禅,起源于中国,强调内在的精神修养,经过不断的传承和改进,日本的禅学在强调精神修养的同时又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之中,非常注重实际用途,比如日本的艺道。大和文化的这种折中主义使日本设计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保留传统,但并不错过现代,风格多样,内涵丰富。
(二)天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如果我们抛开设计本身的习惯、形式不谈,就材料来说,日本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缺乏原材料的国家。从古至今,日本就一直在经历没玩没了的自然灾害,同时还有资源短缺的难题,所以日本人非常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便逐渐形成了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风俗习惯。日本人相信自然界里有着需要人类学习的智慧,自然界里可以发现真正的美,人类只有汲取自然界的智慧,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生存。这就与西方主张个人的思想完全非常不相同。就拿日本的住宅设计来说,“气”“季”“木”“座”这四个文化特色,“气”的体现为,日本的老百姓会自觉地保护居住环境的健康。当代住宅设计中就融入了这种文化意识,通过对其周边环境的布置,有效地改善了空气的质量及流通性。类似这种“气”的文化,明显使日本人的健康有效的得到了提高,第二是“季”的文化。日本的四季气候特征比较明显,他们在现代住宅设计中会根据气候环境来调整整个住宅的布局,并且把室外的风景收进室内的视野之内。可以说,日本人始终怀着一颗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心。
(三)物尽其用的生活哲学
因为资源方面的原因,日本人的勤俭节约是为大家都所知晓的,加上受到了禅文化的影响,便逐渐形成了日本特有的空灵、虚无的美学思想,也就是所谓的对“无”的一种追求。此处的“无”并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无中生有”的“无”,是更深层次的“无”的含义。这种传统的美学观与老子那种“心知其空而为之”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在本质上是极其相似的。日本人从禅宗中悟出的道理,即返璞归真的美是比复杂之美更高层次的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不需要尽善尽美,而是通过人的心灵去真实的感受对象之美,让表面简单的事物能表现出“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他们用物质上的“少”,去寻求精神上的“多”。宁静致远,中庸和谐。
二、日本设计对于本国设计的可鉴之处
(一)驻足细节、精益求精的态度
日本人认为生活是不能凑合的,粗糙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对细节的忽视会导致无法提高生活的品质,这种对生活的精益求精的偏执态度使日本人有了一个精致无比的生活。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精打细算来自于他们本身国家的资源匮乏,这点我不否认,但是如果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资源比我们匮乏的国家,为什么能过着比我们质量高的生活呢。我们的许多产品因低劣的设计和工艺成了离垃圾堆很近的东西。对粗糙生活的纵容实际上才是问题的根源,成本与品质,哪个更加重要,这是值得本国设计师深思的一个问题。
(二)尊重传统、把握现代、创新并且保持传统
历史传统的留存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孰轻孰重这个问题在当今中国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究竟该回归传统还是坚持创新,这个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答案。但是这在日本却几乎不是问题,日本设计很少会去突出时间这个元素。我们一直没有真正理解好是否现代化和究竟什么才是现代化的问题。当什么时候不持二取一的态度时,也许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难以调和了。创新并不应拒斥传统。设计师在标新立异的同时,也应该珍惜老传统。
(三)删繁就简、天然无华、做帮助消费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设计
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然无法离开设计了,大到一栋大楼,一座城市,小到一幅眼睛,一部手机,设计无处不在。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设计还处于一个发展学习的阶段,甚至是起步阶段。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其消费者对“精致”的误区:精致的生活需要有大量的金钱作为其物质基础。这种认知也致使很多设计师的创造力的发挥。而这种态度便是我们享受精致生活的巨大障碍。而日本简素的美学态度,旨在用用最少的东西来创造一种感动人心的美。设计是帮助消费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追求简素并没有伤及产品的诗意。这也是日本设计所保全的价值。晦涩的设计显然是不简素的,一旦让人思想上有负担,就违背简素的原则。删繁就简、天然无华,往往会赋予设计更多的知性和灵感。
一、日本传统美学观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及其有限,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这样恶劣的环境导致了日本人狭小的生存空间,特殊的环境条件致使大和文化形成了既排斥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特殊性。日本的传统美学观念也因此而天生与众不同。
(一)保留传统却不错过现代的折中主义
日本是一个十分注重学习、善于学习的民族。日本人在汲取外来文化的同时,没有忘记传承和继续发扬自己本国的传统。禅,起源于中国,强调内在的精神修养,经过不断的传承和改进,日本的禅学在强调精神修养的同时又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之中,非常注重实际用途,比如日本的艺道。大和文化的这种折中主义使日本设计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保留传统,但并不错过现代,风格多样,内涵丰富。
(二)天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如果我们抛开设计本身的习惯、形式不谈,就材料来说,日本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缺乏原材料的国家。从古至今,日本就一直在经历没玩没了的自然灾害,同时还有资源短缺的难题,所以日本人非常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便逐渐形成了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风俗习惯。日本人相信自然界里有着需要人类学习的智慧,自然界里可以发现真正的美,人类只有汲取自然界的智慧,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生存。这就与西方主张个人的思想完全非常不相同。就拿日本的住宅设计来说,“气”“季”“木”“座”这四个文化特色,“气”的体现为,日本的老百姓会自觉地保护居住环境的健康。当代住宅设计中就融入了这种文化意识,通过对其周边环境的布置,有效地改善了空气的质量及流通性。类似这种“气”的文化,明显使日本人的健康有效的得到了提高,第二是“季”的文化。日本的四季气候特征比较明显,他们在现代住宅设计中会根据气候环境来调整整个住宅的布局,并且把室外的风景收进室内的视野之内。可以说,日本人始终怀着一颗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心。
(三)物尽其用的生活哲学
因为资源方面的原因,日本人的勤俭节约是为大家都所知晓的,加上受到了禅文化的影响,便逐渐形成了日本特有的空灵、虚无的美学思想,也就是所谓的对“无”的一种追求。此处的“无”并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无中生有”的“无”,是更深层次的“无”的含义。这种传统的美学观与老子那种“心知其空而为之”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在本质上是极其相似的。日本人从禅宗中悟出的道理,即返璞归真的美是比复杂之美更高层次的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不需要尽善尽美,而是通过人的心灵去真实的感受对象之美,让表面简单的事物能表现出“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他们用物质上的“少”,去寻求精神上的“多”。宁静致远,中庸和谐。
二、日本设计对于本国设计的可鉴之处
(一)驻足细节、精益求精的态度
日本人认为生活是不能凑合的,粗糙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对细节的忽视会导致无法提高生活的品质,这种对生活的精益求精的偏执态度使日本人有了一个精致无比的生活。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精打细算来自于他们本身国家的资源匮乏,这点我不否认,但是如果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资源比我们匮乏的国家,为什么能过着比我们质量高的生活呢。我们的许多产品因低劣的设计和工艺成了离垃圾堆很近的东西。对粗糙生活的纵容实际上才是问题的根源,成本与品质,哪个更加重要,这是值得本国设计师深思的一个问题。
(二)尊重传统、把握现代、创新并且保持传统
历史传统的留存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孰轻孰重这个问题在当今中国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究竟该回归传统还是坚持创新,这个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答案。但是这在日本却几乎不是问题,日本设计很少会去突出时间这个元素。我们一直没有真正理解好是否现代化和究竟什么才是现代化的问题。当什么时候不持二取一的态度时,也许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难以调和了。创新并不应拒斥传统。设计师在标新立异的同时,也应该珍惜老传统。
(三)删繁就简、天然无华、做帮助消费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设计
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然无法离开设计了,大到一栋大楼,一座城市,小到一幅眼睛,一部手机,设计无处不在。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设计还处于一个发展学习的阶段,甚至是起步阶段。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其消费者对“精致”的误区:精致的生活需要有大量的金钱作为其物质基础。这种认知也致使很多设计师的创造力的发挥。而这种态度便是我们享受精致生活的巨大障碍。而日本简素的美学态度,旨在用用最少的东西来创造一种感动人心的美。设计是帮助消费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追求简素并没有伤及产品的诗意。这也是日本设计所保全的价值。晦涩的设计显然是不简素的,一旦让人思想上有负担,就违背简素的原则。删繁就简、天然无华,往往会赋予设计更多的知性和灵感。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