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探讨-医学论文发表
眩晕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发生障碍或平衡感觉发生障碍,患者感到外物旋转和自身有倾倒感,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近年来,我科采用葛根素治疗眩晕症,疗效较佳,值得推广,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葛根素 眩晕症 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该病患者45例,年龄32~71岁。眩晕发作期除有临床症状外,TCD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颅脑CT显示未见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或出血灶,排除脑肿瘤及脑出血。将其随机抽样后分为治疗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32岁~71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9例,高脂血症12例,颈椎病8例。对照组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35岁~70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0例,高脂血症13例,颈椎病10例。眩晕病史3d~5a。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史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临床表现 治疗组头晕、恶心23例,伴呕吐7例,怕光9例,视物旋转7例,不能站立5例;对照组头晕、恶心22例,伴呕吐9例,怕光7例,视物旋转5例,不能站立6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 500毫克加入到 0.9 %氯化钠溶液 250毫升中静注,每日 3次, 8小时 1次, 疗程7天。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和ATP40mg、CO-A100iu、VIT-C2.0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7天。其它一般治疗如休息、闭目、头固定不动、解除紧张及焦虑等相同。
1.3 疗效判定 完全缓解:眩晕及伴随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显效率82.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治疗结果见下表。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n 完全缓解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 照 组 23 5 6 8 4 82.6%
治 疗 组 22 7 9 5 1 95.5%
3讨论
眩晕症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病因复杂,大致可分为前庭性与非前庭性两大类。急性眩晕发作时病人视物旋转或感自身不稳,难以站立,恶心呕吐,十分痛苦,需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多由各种中耳急慢性炎症、梅尼埃病、耳硬化症、良性位置性眩晕、眼肌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癫痫、脑缺血、颅脑外伤、中枢性、位置性眩晕及全身各系统疾病等引起。以美尼尔氏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包括颈椎性眩晕)等为多见。病因不同,但临床表现类同,对于血管扩张剂治疗有效,治疗的首要目的是改善脑供血状况。
葛根素属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可改善高黏血症和高凝血症,改善微循环,扩张冠脉及脑血管,还有消除自由基的作用。葛根总葛酮和葛根素能使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显著降低,血压下降.葛根素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和提高局部微血流量;葛根总黄酮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改善脑微循环和外周循环。
本组资料表明眩晕症最常见的原因是中枢性,以脑血管缺血性病变为主,主要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颈椎病,与以往报道相近[1],这两种疾病均易导致前庭系统缺血、脑动脉硬化,导致血流缓慢影响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造成前庭缺血而致眩晕。葛根素能提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红细胞聚集性、通过降低红细胞压积而影响全血黏度改善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降低全血粘度,对符合血瘀症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可影响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茹易等研究表明葛根素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浆中内皮素含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2],从而改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状况,缓解消除眩晕症状。
葛根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以药物热、皮疹、过敏性哮喘、全身性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等表现为主。发生过敏反应的潜伏期从十几分钟到13天不等,多数在连续用药过程中出现,经停药及抗过敏治疗后恢复。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但为防止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老年体弱患者,应注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方面的监测,并注意疗程不宜过长。
参考文献
[1]关秀萍,国人眩晕症的病因及治疗综合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8):755-756.
[2]茹易,赵永胜,叶秀红,葛根素配合中医辩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陕西中医,2006,27(2):165-166.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