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对安徽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近些年来,由于中部崛起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国家对安徽省进行了大力扶持,通过国家的政策引导,安徽省也可以借此机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教育资源也很丰厚,人才储量很多,无论是为经济的发展还是产业的升级都提供了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本。合肥又是国家第一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这都是安徽的发展机遇。在国家的扶持下,安徽理应又好又快发展。
本文通过从产业结构的两个方面来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现有理论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并得到一定的结论。
0.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利用科技的进步带来大量的创新,又用这些创新来带动整个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社会资源利用率等提高。创新还可以带动技术产业不断更新不断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创新是研究产业结构高级化最重要的内容。所以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现阶段我们都认识到创新是可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首先,创新了就会有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会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其次,创新会导致原有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最后,创新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改变,这都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合理化
目前我们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不同。但是对产业结构有比较详细深入地研究了。本文主要是对安徽省近二十年来,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主要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向来研究。
接下来我们一方面利用近二十年来的数据通过对安徽省经济总量的变化发展趋势的把握结合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研究两者关系。另一方面还将通过建模来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产业及产业结构的变迁
要研究产业和产业结构变迁需要首先知道产业是什么,当今社会对产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产业是同类别的经济活动组织的汇总。过去关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定义也是将一种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产品的部门成为产业。本文中所讲的产业主要就是以上两种定义的结合。产业结构也是一个新的概念,产业结构也包含了两种定义,广义来讲,产业结构就是经济结构,不仅包括产业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各个产业中行业企业之间的具体关系。除了这些还包括地理分布等其他的因素。狭义来将,产业结构就是产业的构成比例和它对经济构成的贡献。对于产业结构,我们一般是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动态”是从各个产业之间协调的角度来看,“静态”是从产业之间数量的比例方面来看。最终我们可以得到产业结构就是各个产业以及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
产业结构的分类也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点,产业结构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比如,马克思根据其产出产品最终用途的不同将产业结构分为了以生产资料为产品的重工业和以生活资料为产品的轻工业。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有的产品既可以被当做生产资料又可以被当做生活资料而缺乏实用性。在一部分国家中采用的是“农重轻”的分类方法,其中农包括农林牧副渔,轻重工业则是按照体积和重量来进行划分。但这种方式在创新型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慢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还有一种分类方式叫做三次产业分类法。通过将产业划分为初级、次级生产和服务部门,我国是将这种产业分类法进行了升级改造变成了包括农林牧副渔的第一产业,包括了各种轻重工业的第二产业,还有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除了上述的一些分类方法,产业结构还可以通过资源密集程度划分为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三种部门。还可以通过能源的消耗水平来分为低耗能和高耗能产业。这几种划分在有的时候是非常有用的。
本文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迁,产业结构的变迁是指时代的改变导致社会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发生改变。各个产业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需求改变而出现了不平衡的产业关系。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逐渐发生改变最终形成新的比例关系。从而会形成一种新的产业结构,这就是产业结构的变迁,这种变迁的规律一般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和合理化。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上的经验得到产业结构的变迁规律。现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要是经历过三个阶段才逐渐走向今天的产业结构形式,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前,在整个欧洲社会上占主要的生产要素还是农业生产,也就是说第一产业占据了几乎所有的产业份额。而通过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欧洲社会上乃至全人类社会上工业都逐步地超越了农业成为主要产业,这就是由于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导致生产力大大提高,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迁。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由于二战结束,越来越多的新科技被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部门、领域被开发出来。工业向着越来越高深的方向发展、农业所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少。第二产业所占份额越来越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通过对这三步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规律,比如科技的进步推进了产业结构的变迁,从最开始的第一产业主导,那个时期人民只求温饱,不求其他,所以农业和一些跟生活息息相关的轻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后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需要浪费那么多的人力在农业和轻手工业上了,更多的生产力被用于工业生产,所以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再后来,由于人们生活逐渐变得富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修养以及自己的各项生活品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第三产业导致社会上已经呈现出了第一产业逐渐下滑、第二产业逐步稳定、第三产业稳步上升的局势。
总的而言产业结构变迁是有以下几个重要元素导致的:(1)资源(2)科技(3)国家政策(4)居民收入水平(5)对外贸易。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一个国家的社会活动总产出的持续稳定增长,一般来讲,我国是采用GDP来衡量国家经济增长速率的,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一个国家生产出来和表现出来的所有劳务产品的价值总和。以前的观点总是认为经济的增长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的财力人力物力和社会对其的支持力度,但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方面来分析,我们可以通过改善产业结构来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我们首先需要对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进行大致的了解,从传统的行政区域来看,安徽大致可以被分为皖北、皖南、皖中三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的特色产业以及自身独特的优势资源条件。皖中区域二三产业比较发达。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加大投入,包括经济和人才投入。无论是对于合肥还是整个安徽都有巨大的帮助作用。通过合肥发挥龙头老大作用,皖中地区通过加大投资、改革建设、发展二三产业,能够迅速地调整好适合自己的产业结构。比如合肥附近主要发展各种轻工业制造业,在稍微偏远一点的地区可以发展重工业,而在六安等地区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皖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就比较有自身的特色,由于皖北有两淮煤矿,所以在华东地区来讲皖北的重工业以及煤炭产业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便利的铁路运输线路可以发展比较高要求的重工业。皖北地区的农业也是优势产业,由于淮河流经所以水域比较广阔,是安徽省不可多得的一块农业宝地。皖南地区由于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地形,所以导致皖南地区不能大力发展农业,但在近些年皖南各地级市开发了其特有的第二第三产业,比如马鞍山的钢铁产业、铜陵的有色金属产业、黄山的旅游产业、池州市的九华山旅游产业。总的来说,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这是我国大多数省市的主要产业,但是各个地区又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
可以看出,在近二十年间,安徽省的三大产业比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以前的第一产业主导慢慢发展成第二产业主导第三产业辅助的情况了。第一产业的GDP比重减少了15%。而同时减少的还有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二十年来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例下降了24.3%。可以看出虽然第一产业的GDP比重减小了但是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实际上是提高了,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更加迅猛地发展了。二十年里第二产业的GDP比重增加了10%,同时人力投入了增加了13%,这都是因为国家的加大投入力度,导致更多的人选择了做一个工人而不是一个农民。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第三产业所占安徽省的GDP份额已经逐步增加,但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完全,基本上还是呈现出一幅正在发展的趋势。
7.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情况
在当今社会,安徽的产业配额已经由于多年的发展逐步趋向于适应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入市”和国家的加大投入,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稳定和高级合理。首先,安徽省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经过二十年的变迁,安徽省三种产业比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前的三者相差不大,逐渐变成以工业化产业为主导,商业化产业为次要,农业化产业稳步发展的情况。其次,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合理化,90年初,第一产业的产值比大概30%但却耗费了60%的人力来从事农业生产。第二产业产值比最高但从事人员却最少,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随着近些年的发展,不论是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量减少还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增多都说明了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越来越合理了。
总的来讲,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越来合理和高级化。这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值得欣喜的成果。
8.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得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相关的问题,首先,安徽省第三产业不够发达,而且大多数的第二产业是依靠政府的扶持,所以生产效率并不高,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实现高生产率才能更好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再次,安徽省的第二产业从业人数还是不够高,在安徽省人力成本还不是很昂贵的时候,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使产业结构高级化。
参考文献:
[1]千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
[2]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11.
[3]王吉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探析[J].产业观察,2009,(14):20-25.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