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劳动力价值属性的多重解读
劳动力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成为现实生活中劳动者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劳动力价值的属性具有普遍意义,贯穿劳动力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始终,并直接影响着劳动力价值的实现程度。
一、劳动力价值的依附性
一般商品的物质载体和所有者是分离的,而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物质载体和所有者是同一的。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人的能力而存在。因此,劳动力的生产要以活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假设个体已经存在,劳动力的生产就是这个个体本身的再生产或维持。活的个体要维持自己,需要一定量的生活资料。”[2]p198因此,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前提就是劳动者的存在,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即工资首先要满足的是劳动力载体的存活。马克思关于工资的认识中也指出了劳动力价值的依附性,“工资只是人们通常称之为劳动价格的劳动力价格的特种名称,是只能存在于人的血肉中的这种特殊商品价格的特种名称。”[3]p334劳动力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载体,在出卖劳动力的过程中,交易和转移的只是劳动力的支配权和使用权,而不是放弃劳动力所有权。“他(指劳动力所有者)作为人,必须总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财产,从而当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的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对他的所有权。”[2]p195-196劳动者始终都是劳动和劳动力价值的主人。如果在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忽视对劳动者的保护,在劳动力价值分配过程中轻视劳动者的作用,最终必将影响劳动者对自身劳动的付出进而阻碍再生产的循环进行。
二、劳动力价值的增值性
在市场经济中,遵循价值规律的原则,实现等价交换的前提下,却能够产生剩余价值,揭开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资本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大得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是因为“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2]p225“工人拿自己的劳动力换到生活资料,而资本家拿归他所有的生活资料换到劳动,即工人的生产活动,亦即创造力量。工人通过这种创造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3]p347因此,劳动力价值是一种大于自身创造价值的价值,其增殖性就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的价值的源泉。”[2]p226马克思明确指出,“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他的使用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2]p194-195资本家正是利用劳动力价值的这个特点为自身财富的积累服务,“工人只是作为劳动能力,只是作为工人同代表价值本身的资本家相对立,因而自行增殖的价值,即自行增殖的物化劳动与创造价值的活劳动之间的对立,是这种关系的实质和真正内容。”[4]p40如果劳动者没有享受到劳动力价值的增值,而这种增值只被雇主占有,那么长期以往必将激化劳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三、劳动力价值的被约束性
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力的价值或劳动的价值由于有某些特点而不同于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由两种要素构成:一种是纯生理的要素,另一种是历史的或社会的要素。”[5]p93劳动力价值的两种构成要素决定了劳动力价值的被约束性。首先,劳动力价值的生理要素决定了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劳动者“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为了延续自己肉体的生存,就必须获得生存和繁殖所绝对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所以这些绝对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就构成劳动的价值的最低界限。”[5]p93劳动力价值的生理要素是劳动力价值实现过程中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劳动力价值的回报首先要保障劳动者基本的生理需求。其次,“除了这种纯粹生理的要素,劳动的价值还取决于每个国家的传统生活水平。这种生活水平不仅要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赖以生息教养的那些社会条件所产生的某些需要。”[5]p93这就是指劳动力价值的社会要素。在更大程度上,劳动力价值的社会要素对其的影响制约更为深刻。“气候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力的实际价值也就不同;它不仅取决于身体需要,而且也取决于第二天性的历史上发展起来的社会需要。”[6]p973正是由于劳动力价值中社会要素的影响,才会了工资的国民差异,因为“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而这又表现为更多的货币。”[2]p645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地区,劳动力价值的实现程度是不一样的,劳动者能否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和所在地区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情下,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者集体所有,劳动者不仅可以获取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而且有分享剩余的权利。而且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成绩显著,国民财富大幅增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国家有能力也有义务提高和改善劳动者的实际收入。
四、劳动力价值的延伸性
根据消费需要的不同层次,恩格斯将人们的消费资料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人们在满足了生存需要后,会逐步要求满足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关于劳动力价值进一步延伸的部分——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注释中有这样一段话:“‘它的(劳动)的自然价格……由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和舒适品构成。这个量是根据一个国家的气候和习惯,为维持工人并使他有可能抚养家庭,以保证市场上劳动供应不致减少所必需的。’(罗·托伦斯《论谷物外销》1815年伦敦版第62页)劳动一词在这里错误地当作劳动力一词来使用。”[2]p200在这里,马克思只是指出托伦斯错误地用劳动替代劳动力,并没有认为劳动力价格由生存资料和舒适品构成有何不妥,这也表明马克赞成劳动力价值中包含享受资料的价值,并且马克思设想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下,“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要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旧社会全体成员支配。”[7]p243同时,马克思也看到了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增加带给劳动者的改变,“工人参与更高一些的享受,以及参与精神享受”[8]p246显然这种改变对劳动者是有利的。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享受范围也在扩大。劳动力价值应该包含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价值,并且这一部分随着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将不断扩大。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温饱到小康到现代化的富裕,明显地标志着劳动者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大幅度增长。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