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去追求和实现其理想目标。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佼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与承继者,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理想信念正确与否,坚定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与命运。我们党历来重视青年的理想信念培育。毛泽东说,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希望广大青年争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江泽民同志强调青年人一定要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胡锦涛同志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
一、“中国梦”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社会政治理想是一定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包括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各个时代的人都会提出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提出社会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结果。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关于社会政治理想的蓝图,如《诗经》中有对“乐土”的向往,《礼记》中描述了“天下为公”,陶渊明希望进入“世外桃源”,洪秀全构建了“太平天国”,康有为提出了“大同世界”,孙中山创造了“三民主义”等等,这些都是都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提出的美好愿景,并且,他们还分别进行了美好的描绘。但是,“只有中国共产党历尽千辛万苦找到的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大学生对一些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缺乏深刻理解,尤其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原因认识不准确等。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大肆利用互联网不遗余力地输送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内容,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利用互联网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洗脑,这对意志薄弱的学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甚至有的大学生已开始动摇其政治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对历史规律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来的正确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刻阐述,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指引了明确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必须坚持”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梦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历史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道路决定命运。历史作出了明确的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中国梦”为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提供了科学的教育内容
道德理想是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是个人和社会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体现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另一方面这种理想的社会道德又通过一定社会或阶级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出来,是两者的辩证统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此十分重视,如孟子倡导的道德理想是做“大丈夫”,他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需要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敬业奉献精神,“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⑪实现“中国梦”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需要诚实劳动、需要按照法律办事。爱国、守法、团结、诚实、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正是一个公民所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前提。“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⑫总之,“中国梦”为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提供了科学的教育内容,它引导大学生增强道德责任感、提高道德境界、选择道德行为,从而成长为有德之人,有为之人。
三、“中国梦”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供了价值引领
职业理想是人们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个人条件为基础,对自己将要从事职业的设计和追求。职业生活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生旅程中最长、最丰富的一段。如果20岁就业,60岁退休,职业生活就长达40年,几乎占人生命的一半。更宽一些说,就业前的学习生活,退休后的休闲生活,也都与职业有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人生的理想追求、成败得失大部分都体现在职业生活当中。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由于各种职业客观上存在如条件的优劣、施展聪明才智范围的大小、获得利益的多少等差异,这就必然会使人们产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设计和追求。人们对职业的看法和评价,选择职业的目的和动机,都毫无例外地受到职业理想的影响和制约。
今天,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大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其职业理想普遍呈现出务实、功利的倾向,大部分学生不是把工作看做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而愿意为之倾付毕生心血的事业,只把它看做是谋生和享受生活的手段,理想被淡化,终极价值被淡忘。艾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你年轻的时候。”大学生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用正确的理想来引领人生。约翰逊说:“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崇高的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动力和提升人生境界。中国梦让中国人开始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中国梦”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供了价值引领。今天,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新的交汇点,我们距离中国梦从未如此切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从未如此宽广⑬。“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⑭
四、“中国梦”为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想提供了不竭动力
生活理想是人们对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生活理想并不只是对生活条件的期盼,更重要的是人们期望具有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中国梦”的提出让人们想到了“美国梦”,有人提出:如果我们要让中国梦与美国梦一样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追求的话,那么,它就不应该仅仅是以一个国家的名义而存在,就不能仅仅是作为对一百多年前的耻辱的回应而存在,它更不应该以牺牲国民的个人权利与福祉来实现整个国家的强大与“梦想”⑮。
习总书记对“中国梦”作出了深刻阐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⑯“中国梦”不仅仅是以一个国家名义而存在的,它同时也属于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每个中国人去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梦想。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托起中国梦的最重要根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梦”为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想提供了不竭动力。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