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重修课程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随着各大高校逐渐由学年制转变为学分制,课程重修慢慢取代了补考。因此,如何完善课程重修制度,提升重修课程的授课质量成为了高校教学的一个关键突破口。本文首先分析了我校课程重修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接着进行了造成这些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重修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重修课程;教学质量;分析与思考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但是为了遵循高等教育的实行规律,也是为了让学生享受到很好的教学服务。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以逐渐面向广大民众,面对不断壮大的受教育群体,怎样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已然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大事。而重修制度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议题,所以如何提高重修课程教学质量也应当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
一、课程重修教学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一)重修制度不够严密,监管体系实施不到位
重修包括开班重修、跟班重修以及免听重修三种形式。我校主要让学生选择重修或者跟班重修,极少数可以选择免听重修。但是选择跟班重修的话很容易出现今年的课程和重修的年级课程时间相同的情况,尤其是可能出现考试时间冲突的情况。此外,高校对重修课程投入不够,对于重修教学的监管力度也不够,学生跟班重修旷课率高却也无人问津,造成学生重修效果不佳,重修教学形同虚设。
(二)重修课程师资紧张,教学方案针对性差
参加重修课程教学的老师都有自己负责的学期教学任务,本身任务就已经相当繁重,很难再有精力去花多少心思到重修教学上,更不可能具体地设计针对性方案。然而课程教学如果缺乏针对性,就如同摆设,教学质量就要降低不止一个档次,最终学生接收知识的效果也会欠佳。这就会让真心想学习的学生失去补救的机会。
(三)重修课程学时较少,教学质量得不到确保
我校规定重修的学生只要重修原课程的三分之一学时数就可以完成重修,学时数过少,有些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取学分而混学时,而未认真听老师上课,最后仍然是考前突击。殊不知,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的吸收,才能真正收获知识。如若不然,重修还有何作用呢?
(四)重修课程时间安排在实习期,有所冲突
我校学生实习期比较长,一般是一年到一年半,这就导致一些学生课程既要重修就要去实习。于是有些学生由于兼顾不暇,而放弃了重修,最终毕业的时候没有修满学分,而拿不到学位证,找工作的时候也受到影响。
表1 2012-2014学年第一、第二学期学生申请重修汇总表
学期 |
总学生数 |
重修总人数 |
实习生重修数 |
不及格重修数 |
及格重修数 |
重修涉及课程数 |
第一学期 |
13454 |
587 |
297 |
475 |
123 |
76 |
第二学期 |
13653 |
467 |
184 |
332 |
134 |
66 |
二、课程重修教学系统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管理人员不太看重课程重修
与普通的教学相比,重修教学具有分散性,它涉及的课程可能包含教学的各个课程,教学管理人员要每个学期统计重修的学生,且要像正常的教学一样安排教室教学和考试,监管难度相当大。但是每一门重修课程教授的学生却非常少,所以教学管理人员对重修课程就不会过于看重。
(二)重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够积极
高校老师本身任务就相当繁重,既有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自己的科研项目,本就少有精力去关心重修事宜。而学生的重修出勤率又非常低,这更加影响了老师授课的积极性,关注度不够。另外,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重修都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重修只是补考的另一个版本,只是为了让学生拿到学分,因此,考试的时候,老师出题简单,监考不严,学生准备也比较马虎,让重修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三)重修学生学习负担重、学习不够主动
1.学习负担加重。重修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重修了不止一门。这部分重修学生本身学习基础就差,本学期的课程与各门重修课程一起压来,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效果更加不好。
2.学习不够主动。参加重修的学生基本上基础都比较薄弱,而且很多学生对这些课程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常常逃课,甚至不知道何时考试;而那些来上课的同学当中也有很多是来走过场,怕点名的,根本没有仔细听讲。基本没有主动去学习的重修学生,这是学生自身的问题。
3.重修学生知识基础差别较大。有一部分重修的学生是为了刷基点,提高GPA,以便出国申请到好一点的学校,这部分学生本身基础就好;而其余的是挂科之后,来重修求学分的,这部分学生基础往往非常薄弱。
三、提升课程重修教学质量的方法
重修生学习任务比一般的学生重,在高校教学中却常被忽视。所以,各大高校应当完善重修制度,构筑重修监管体系,按照重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重修课程;增加师资投入,提高重视程度;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一)完善重修制度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对重修制度的重视程度,着手完善重修制度,最好制定相关的条文规定。第一,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只有教学质量上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一定的保证;第二,加大重修课程的监督力度,监考从严,并适时进行课程评估,让老师学生提高重视程度,保证教学质量。第三,实行加薪制度,提高老师授课能动性;严格进行考勤,禁止旷课严重的学生考试等。将这些改进措施制定成明文规定,严格实施。
(二)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重修课程
1.开班重修方便管理。高校最好安排挂科学生开班重修。首先,开班重修方便教学管理人员安排授课,能够防止课时冲突的情况出现。其次,开班重修可以像正常课程一样得到老师的重视。第三,开班重修可以营造正常课程的授课氛围,得到学生的重视。第四,开班重修能够安排班主任管理。第五,开班重修可以应用于各门课程。
2.丰富课程重修形式。不同的课程重修情况也各异,应该按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重修方式。比如专业课的重修学生人数一般都比较少,如果开班重修成本太高,选择跟班重修比较好。那些学习基础不差,失手挂科的学生,以及想刷分出国的学生,选择免听重修比较好;而那些由于实习时间冲突的学生,也能够申请免听重修,但是必须要同时找老师进行课外辅修。其中课外辅修应当分为两种形式可选:面授与网络课堂。此外,应当多利用课程网站,共享学习资料,学生也可以发邮件和老师交流。对于实习学生最好可以选择网络重修班,这样既不耽误实习,又可以按时拿到学分。这样量体裁衣,按照自身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重修方式,既科学合理,又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3.组班重修提升学习效果。有些课程挂科率较高,比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之类的必修课,但是这些课大家在高中就已经接触过,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重修的时候不需要开班重修,可以适当的减少课时。由于重修的学生人数较多,很容易与其他课程时间冲突,所以将开课时间设置在周末比较合理,实在不行,就设置在寒、暑假集中上课。此外,这种必修课程应当精讲多练,加强学生记忆。老师授课的时候,应当多展开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好这类基础课程,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石。
(三)加强师资建设,优化重修教师队伍的教学素质
重修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常常逃课,需要老师多加监督。所以,重修课程的教师应当选择教学经验丰富、有耐心、有责任心的青年教师。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可以更好地为重修学生教学,知道哪里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知道哪里是学生困惑的地方,知道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知道如何让学生与自己互动,有足够的耐心去为学生讲解;做到一视同仁,不因为他们是重修而不屑于解答疑问,能够做到基础与重点并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由此可见,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硬件条件。
(四)引导学生重视重修课程的学习,克服学习压力
对于不同的学生,学校应当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重修学生虽然目的一样,但是态度却截然不同,有些学生本身学习态度还是很好的,但是由于底子不好,考不到理想的成绩,这类学生就是有心无力型。对于他们,我们应疏导他们、关爱他们,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压力,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走出阴霾,学会学习。还有一种是态度不够端正,经常逃课,即无心向学型。对于他们,我们应对先从心理上排除他们“重考必过”的歪念,让他们明白重修是为了学习知识,与补考有着天壤之别。在学习中,我们应对让学生自觉请教老师,请教同学,认真完成重修的教学,端正学习态度。 、
四、总结
综上所述,重修课程教学质量有多方因素影响,从它的根源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就可以科学有效地提升其教学质量。重修课程的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最终影响的是学生的自身能力建设,甚至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高校学分制的不断完善,重修制度作为其中一项衍生形式,正在逐步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重修课程教学一定会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完善,最终实现实际意义上的重修。
参考文献
[1] 李秀美. 加强高等学校课程重修教学管理的探讨[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3(4): 42-44.
[2] 王振涛, 贺洪江. 提高重修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20(4): 83-84.
[3] 张常宾. 大学课程重修教学质量影响因子分析与提高[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9): 50-52.
[4] 赵国臻. 谈现阶段高校学生重修的教学管理改革[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 :285-286.
[5] 田威, 李微. 学分制下提高重修高校重修教学质量的探讨[J]. 学园, 2012(12): 6-8.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