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养再思考
医学院校的学生作为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未来, 同时也是医疗卫生行业未来的主力军和新鲜血液,一方面需要牢固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具有较高的医德素养。而医德素养培养对良好医德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们的医德素质培养现状值得再思考,对医德素质培养提出新的对策值得重视。
一、医德素质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
1.1社会上存在破坏医患和谐关系的帮凶
①随着医疗体制以及医院的改革,患者对于医院的要求亦随着提高,而对相关医学专业知识又缺乏了解,一旦出现医疗纠纷不相信专业机构鉴定,不愿意走法律程序,而是企求非医学专业人员以此获得巨额经济补偿, “医闹组织”应运而生,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
②此外,医院的号贩子,习惯以他们有特殊资源可优先看病等理由告知急需挂号的患者以此获得病人的经济利益。这样久而久之增加了患者对于医院医生的偏见与仇视。
③缺乏职业道德的新闻媒体记者, 一味博人眼球,忽视专业职守, 或者片面陈述、选择性遗忘,甚至为博取关注、提高知名度,故意歪曲事实。这些潜伏在医患之间“医闹组织”、“号贩子”、“无公德的新闻记者”,破坏了医患的信任,激化了医患的矛盾,影响着医务工作者与患者的相互态度,继而影响着将成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们对于医患关系的不全面认知,从而影响了他们医德素养。
1.2 教育系统方面不够完善
①学校医德素质培养职能分配偏移及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大多医学院校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培养,注重引进雄厚师资力量而轻视医德素质培养以致专业人士匮乏。
②医德素质培养理论教学系统性不够强,经调查统计,目前大多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医德素质培养的理论教育,主要方式是通过医学伦理课程进行,偶有穿插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尚未建立系统的医德素养培养计划和目标,不能够使学生系统地培养医德素养,因而不能充分理解掌握医德素养的内涵。
③另外医学生进入医院后,重点集中在积累临床经验,其医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来自于周围医务工作者的言传身教,但由于医院工作量的繁重,有些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医德方面的教育几乎没有,可见实习过程中的医德素养培养与学生医德素养的需求存在巨大矛盾,对医德素质培养重视不够。
1.3 医学院校学生自身问题 随着“产妇羊水栓塞”“医生护士被砍”“医生被迫游街、下跪”等负面事件的频繁报道,心灵受到重创,对一直坚持的“医学誓词”“救死扶伤”等产生动摇,甚或愤愤不平,以致对医德素养的培养不再重视,影响自身医德素养。另外医德素养必须从理论付诸实践,从意识层面提升到行为层面,而许多医学院校学生缺乏实践,人际沟通能力欠佳,缺少体现医德素养的能动性。
二、对策
2.1用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医德素养
医学院校要可根据自身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活动,使医学生的医德素养得到培养。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避免空泛化、教条化,改变过去僵化的医德素养培养模式,以学生的内心真实感受为基础,同时随着社会不断更新,可使培养活动更具真实性和开放性,直接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医德素养的目的。①以“讲坛”为载体,活跃医德素养培养气氛,如某高校医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创办了“成长之路”讲坛,邀请该院的博士、研究生导师等年轻工作者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和实际经历,对学生们进行医德素养德的培养,效果显著。②以“网络”为载体,使学生的医德意识水平随着网络的加速发展而逐步提升,充分利用这便捷的宣传载体为医德素养培养工作服务也成为广大医德素养培养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据统计,部分医学院校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医德素养培养网站 ,专门搜集学生思想新动态、组织各种医德素养培养活动,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指导与疏通,培养学生的医德素养,提升其医德素养。
2.2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医德素养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医学职业,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中巩固专业技能、加强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医德素养。医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努力为患者减轻病痛,这些切身体验可使他们更加热爱医学这个职业,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为自己的职业奉献的决心和勇气。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医疗活动 ,既是医学知识得到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医学生医德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临床上,老师对病人认真负责,和蔼热情,关心体贴;对诊疗工作认真扎实,一丝不苟,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的医德培养环境,有助于其在临床实习中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急病人所急,为病人排忧解难。
2.3 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医德素养
教师在学生中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其态度、言行举止、立场观点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医德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有利于医学生医德素养的培养,其高尚的个人修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培养医学生医德素养的前提条件,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教师高尚的个人素养会对学生素养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在抗击“非典”中,医疗卫生战线涌现出的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模范先进人物,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不仅是医务人员学习的榜样,更是广大医学生学习的楷模,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医学生医德素养养成的效果。医学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他们是教师,也是医生。作为教师,应当具有敬业精神,为人师表;作为医生要对医疗卫生事业以及自身职责有清晰的认知,积极主动践行医德,恪守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学校和医院要按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让专业课教师主动拒绝“红包”、“提成费”、“回扣”、“感谢宴”等,在自己的医德行为中体现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参考文献】
[1]曹璞, 曹励民. 陕西医学生医德素质调查及培养分析[J]. 理工农医博览,2014,,12(4): 60-61.
[2] 范明,范卫东,张献全. 医学院校政治思想理论教师在医学生医德培养中的作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4(17):22-24.
[3] 刘颖辉. 试论高职高专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 教育与职业. 2013,22(09):120-122.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