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1、加大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力度。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强调,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进一步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充实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渠道,发挥“形势与政策”课实效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定期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时事政策的相关学习和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层次,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着重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国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世界及国内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对外政策、原则立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弘扬正确的宗教信仰,引导学生学会甄别宗教与力弘扬正确的宗教信仰,甄别宗教与迷信的重大差异,铲除滋生极端暴力恐怖活动的土壤。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正确区分社会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校正他们的偏激观点和不良情绪,防止他们由于认识的偏差而误入歧途。“思政课”教师应直面大学生困惑的社会现实、敏感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主题讨论、网帖交流等,找准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以课堂为主阵地,用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启发力的针对性教育和问题解答,创造平等、自由、亲和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发讨论和辩论,启发大学生们主动思考、自愿体验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自觉养成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信仰、提升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克服过分夸大经济作用对大学生精神带来的负面效应,塑造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国民精神。6
4、建立高校大学生反恐预警机制,进行系统的危机教育,设立专门的危机教育课程,建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资源库,配备专业的咨询人员。伴随着人类生态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当代世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风险社会”。身处“风险社会”的当代学生,不可避免地遭遇诸多已知或未知危机的威胁。高校不能把危机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安全教育”或“法制教育”,其内容不仅仅是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人生安全、生活自理、防火、防骗、防色狼等方面,应把它作为生存教育中的一部分,提醒每一位大学生,公共场所的安全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早发现、早报告、早防范、早打击的敏锐意识,提醒当代大学生必须立即警醒起来,做好同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敌对势力作殊死较量,打一场捍卫祖国、保卫家园的人民战争的思想准备。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