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现阶段,医疗的快速发展,多种抗菌药物的出现,使得在治疗尿路感染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因为T2DM UTI患者因为病情的原因,其身体中存在的多重耐药菌导致了耐药性情况的出现,这给治疗进展带来很大的困境[1]。为了能够了解T2DM UTI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本文将选取本院内分泌科在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对T2DM UTI于UT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以及病原学检测,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其中T2DM UTI患者50例,UTI患者50例。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在50~80岁,平均年龄在(61.4±3.7)岁。选取标准:⑴患者身体肥胖,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下降;⑵患者身体乏力;⑶经常口渴;⑷患有膀胱炎;⑸身体经常出现寒战、发热、呕吐;⑹尿频、尿急。根据选取标准,100例患者均符合T2DM UTI或UTI标准。排除标准:⑴患者大小便不能够自理;⑵患者有泌尿系统疾病;⑶患者有肾脏受损的情况[2]。
1.2检测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分类情况,将100例患者分为T2DM UTI组与UTI组,采集两组患者的标本。
1.2.1两组患者的无症状性菌尿诊断标准
两组患者在清晨清洗外阴部后,在早晨7点~8点间不食用任何食物,留取晨尿标本,并将其放置在灭菌试管中保存。在全部患者的尿液收取结束后,立即的送检进行培养。采用该种灭菌的方法,对患者尿液中的无症状性菌尿进行诊断。
①采用尿沉渣镜进行检查,其中白细胞在5个/HP以上;②尿液中的菌落数在105/ml以上;③在进行连续2次或是2次以上的晨尿中培养中发现其含菌量在10000CFU/ml,并且是为同一种细菌[3]。
1.2.2两组患者的菌株鉴定
对两组患者采用病原学进行检测,尿液中的菌株都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所生产的VITEK32细菌鉴定系统进行检测,真菌菌株采用的是V1303的鉴定系统进行检测[3]。
1.2.3两组患者的药敏检测
对两组患者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所配套生产的革兰阴性菌GNS4659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并以NCCLS文件所标示的抑制菌大小的数据判断药物的敏感性以及耐药性。
1.3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采用SPSSl3.0进行处理,两组之间的对比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当P<0.05时,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无症状性菌尿诊断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了无症状性菌尿诊断,发现T2DM UTI组出现无症状性菌尿的比例明显高于UTI组,T2DM UTI组平均住院的时间为15d,UTI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d,与 UTI组相比,显著增长。
2.2两组病原菌分布情况
在对两组患者的尿液采用病原学进行检测,两组的病原菌分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其分布均为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
病原菌 |
T2DM UTI组 |
UTI组 |
| ||
|
株数(株) |
构成比 % |
株数(株) |
构成比% |
P值 |
大肠埃希菌 |
25 |
50 |
23 |
46 |
>0.05 |
白假丝酵母菌 |
36 |
72 |
33 |
66 |
>0.05 |
表皮葡萄球菌 |
27 |
54 |
30 |
60 |
>0.05 |
肺炎克雷伯菌 |
17 |
34 |
19 |
38 |
>0.05 |
从上表可知,两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比例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
2.3两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对两组患者进行尿液中的病原菌进行药敏检验,结果发现T2DM UTI组对于头孢噻亏、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性与UTI组相比,其耐药性要更高。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比
药物 |
T2DM UTI组 (株数/%) |
UTI组 (株数/%) |
P值 |
X2值 | |||||
头孢噻亏 |
44 |
88 |
27 |
54 |
<0.05 |
3.717 | |||
亚胺培南 |
21 |
42 |
11 |
22 |
<0.05 |
4.233 | |||
万古霉素 |
12 |
24 |
3 |
6 |
<0.040 |
9.633 | |||
美罗培南 |
7 |
14 |
0 |
0 |
<0.040 |
8.521 |
从上表可知,T2DM UTI组患者的耐药性与UTI组相比,其耐药性明显高于UTI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
三、结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人们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交际应酬,患上代谢性疾病的几率也在不断的增多。而在老年人身上最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2型糖尿病,该种疾病一般是在45岁之后才会引发的疾病,该类型疾病的比例占总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4]。该种糖尿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患者体内能够产生胰岛素的能力慢慢下降,另一种则是因为胰岛素囤积的过多,但是胰岛素的作用效果比较差。而因为T2DM UTI患者身体内各种代谢出现紊乱,再加上老年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就比较差,因此极易发生各种感染。而在这多种感染中,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是仅次于肺部感染的一种感染,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其他的并发症状[5]。
T2DM UTI患者并不单单只是对患者的尿道有所影响,还会对患者引发酮症酸中毒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积极的预防与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尿路感染,就需要对T2DM UTI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和掌握[6]。本次临床研究中发现,在进行无症状性菌尿诊断时,T2DM UTI组患者中出现无症状性菌尿的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UTI组,而感染的一般规律是首次的尿路感染,其次则是无症状细菌尿,出现该种情况也就表示了T2DM UTI组患者与UTI组相比,受到细菌感染的几率非常高。而这些细菌在对患者进行病原菌分布检测时发现是为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虽然证明了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在T2DM UTI组与UTI组是没有差异性的,但是在两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中,T2DM UTI组病原菌的耐药性要比UTI组高,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受到的感染几率比较高,所以很多患者会为了防止病情再次复发、盲目的长期的使用药物,那么就很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产生副作用[7]~[8]。因此在使用药物对T2DM UTI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就应当根据细菌的种类以及进行药敏性试验后,再按规定用药。
综上所述,在治疗T2DM UTI时,医生就应当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并掌握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从而为患者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降低用药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 滕雅萍.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2 05(14):22-23
[2] 梁庆华.2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体外耐药性监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 07(13):77-78
[3] 俞灵莺.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17例临床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 07(05):66-67
[4] 韩仰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9 09(01):28-29
[5] 熊亮.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体外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 06(04):77-78
[6] 梁庆华.2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体外耐药性监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1048-51.
[7] 张慧芳.尿路感染338例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趋势分析[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 66-67
[8] 马学斌.等.糖尿病患者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析[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9 20(3):158-60.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