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冯开红,张位锋,孙湘芸,张军来源:《现代企业教育》日期:2014-12-14人气:1008

    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项融知识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酒店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职酒店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酒店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为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专业和岗位职业化行动导向有效结合,是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职业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要求及重要性

    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以“以学为本,因学施教”为教学准则,充分调动学生脑、心、手等感觉器官都参加学习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使职业教学由传统的注重“教法”向注重“学法”的转变。其基本要求为:以职业情境为教学参照系,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协调者和组织者,并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教、学互动。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步得到了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的认可,其通过创社“情境”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并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载体,重视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和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从而使其重要性不仅表现为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而且在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优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学习资源建设、改革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酒店服务专业作为一门集理论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专业。但是,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理论讲授,缺乏相应的实训环节,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这不仅会遏制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而且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新教学观念,将职业活动和就业岗位需求作为教学向导,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从而促使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提高。具体而言,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1、以典型职业活动的职业行为为引导,设计任务模块,实施项目教学

    《前厅》是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知识与技能并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紧密结合。以前厅工作工作为例,首先应分析前厅工作过程,其次应以工作项目为依据、以行动为导向,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具体而言,前厅工作对客服务过程主要包括预定服务、礼宾服务、接待服务、问询服务、文秘服务、大堂副理服务、结账服务等环节,从而以“客人抵店前——客人抵店时——客人住店时——客人离店时——客人离店后”为依据,并设计服务环节,能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旨,在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我们做了改革。如:预订服务模块————散客预订服务。

2、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模拟职业环境,实施情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情境性原则为主,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创设一些与职业岗位、环境有关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自行安排工作,控制进度,对酒店实践业务流程进行项目分析和任务分解,进行实际操作,合作完成一个项目。比如:在《前厅服务》中,让学生分别扮演客人、接待员、行李员、收银员等岗位角色,模拟一次前厅接待的全过程。通过实践操作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并掌握各岗所应具备的工作技能,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得以提高。

3、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职责为目标实施教学

    由于中职教育直接面向行业的第一线,其职业和岗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酒店的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当做到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应当确定不同职业岗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其次,应当在综合考虑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对岗位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职业导向的教学目标。最后,应当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知识传递与技能操作紧密结合,实现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

三、开展“行动导向式”教学,实现“教、学、做、评”相结合

    教、学、做、评作为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其循环作用,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来完成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得以不断优化的同时,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学会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应当优化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进行有效的结合,比如:建立学生成长纪录档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如: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实训作业等进行有效的管理;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使课堂知识得以延伸,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其记入学生最终成绩。最后,应当拓宽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在采用传统闭卷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加上期末实训三项考核、过程性实训评价、作业及社会实践等成绩考核部分。

四、结束语

    将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促使学生顺利就业,而且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但是,职业行动导向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丰富的内涵还有待研究和挖掘,因此,这就要求每一个职业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的加以总结、学习、探讨,从而使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能够得以更广泛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文才.技校在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48.

[2]高健.行动导向教学法探析[M].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