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食品药品检验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为学生学习食品检验技术、药物制剂检验技术等专业课程以及食品检验高级工、药物检验高级工等考证培训提供了必需的微生物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的社会大环境中,微生物污染做为影响食品药品卫生安全的一大隐患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课程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的内涵及重点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学校工作的核心在于培养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发展高职教育,就必须高度重视课程建设。
所谓“教学做一体化”就是理论结合实践,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谈“教学做合一”时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模块,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组织课程时需要教师采用项目驱动、设置情境任务等方式,用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做是核心。而每一堂课所涉及到实际操作的内容也就是实训的内容就是实现“做”这个环节的重要的方式之一。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的应用
2.1明确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新体系
高职技术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当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经过对食品药品检验类相关专业岗位工作需求的调查了解,确定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包括:(1)能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2)会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高压蒸汽灭菌锅、干燥箱、均质器、超净工作台等微生物检验有关仪器和设备;(3)能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培养基制备技术、消毒灭菌技术、分离纯培养和接种技术、染色技术、菌种保藏技术等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4)通过对微生物进行个体形态和群体形态的观察,会辨别细菌、酵母菌、霉菌等各类微生物;(5)能掌握各类食品检样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乳酸菌、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等常规项目的检测技术;(6)能掌握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技术;(7)能掌握《中国药典》规定项下各种制剂的微生物检查项目及技术各种;(8)会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并做出正确、规范的实验报告。为达到此目的,笔者所在教研室将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分为“微生物的认知及显微技术操作技能、微生物的检验与无菌操作技能”及“食品药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检验技术与鉴别技术”三大项目教学模块。每一模块由若干小任务组成,每一任务均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另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不同与以往教学过程中先理论后实践,理论与实践分步走的模式,在每一任务的设置前都有相关的理论知识预备,将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完全融合在一起。通过“精简、融合、重组”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
2.2 理论结合实际,完善实验新体系
高职院校开设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具有突出的专业特点,实验内容的选择既要做到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要兼顾微生物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具体实验内容形成了较为稳定有效的实验教学体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培养学生在食品药品检验类专业中所需的微生物技能,主要包括验证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两大类。
2.2.1 验证型实验
验证型实验是实验最基础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例如:“微生物的形态观察”,该项实验任务是对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此任务的完成在掌握基本的显微镜操作技术与基本染色技术的同时,还对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外形特点有了了解,并且对革兰氏阴、阳性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及染色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
2.2.2 综合型实验
综合型实验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技能。例如:“酸奶与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总数的测定”,酸奶与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总数是酸奶质检的必要项目之一,涉及到玻璃仪器的洗涤、包扎及培养基的配制、灭菌等多项基本操作。实验任务的进行要求学生全程参与,从酸奶样品的采集直至最后的数据处理及报告分析。由于酸奶与乳酸菌饮料是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食用的食品,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相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任务参与性与实验积极性。
三、教学做一体的考核方案
在课程新体系及实验新体系的推动下,必然需要新的考核方式与之相适应。考核方式由过去以期末笔试考核知识为主改变为以过程考核为主,强凋技能操作,体现综合应用能力。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实验学时,使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的比例为1:1,考核内容及方式调整如 :(1)平时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包括课堂表现20%,实验操作及分析30%。(2)期末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包括实验考核30%(内容是学生在实验课上已做过的基本操作,具体实验任务抽签决定),理论考核20%(内容是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口试形式进行)。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在应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4.1任务设置
遵循职业技能典型性与校内可行性兼而有之的原则[2]。一方面根据职业发展需求选取本专业典型岗位技能;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校内场地、设备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4.2时间安排
微生物实验任务具有连续性,微生物的培养具有周期性,对于相关任务既可以分割成独立的实验,又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大实验,但至少要连续几天才能完成,需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安排好学生的实验时间。
4.3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要综合考量,理论知识部分的口试考核,要注意覆盖学科绝大部分讲授重点,避免学生只针对抽取的实验进行突击复习,而忽略其他;实验操作成绩评定要参照实验任务难易适当平衡,避免由随机抽取带来的不公平性。
五、结语
教学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一门课程的设计从教材编写到内容安排都需要结合本校学科特点和专业培养方向,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及时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学做合-[A].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6.
[2]李殿鑫.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 农产品加工:学刊(下) 》,2013年12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