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山西古代民居的建筑艺术——文学论文

作者:贾丽来源:《名作欣赏》日期:2014-12-29人气:1273

     中国古民居实在是太古老了,因为我们甚至可以走进“山顶洞人”的家园。林林总总的中国民居,无不各具风情,它们是古人物化了的生活方式,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演绎人生话剧的最主要的舞台。

    民居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种类之多令人惊奇。北方地区建筑多用厚重的围墙作四壁,以抗风霜、雨雪等的严寒气候,而南方炎热、潮湿地区,就必须使建筑有良好的通风、防潮等功能,以造成较舒适的环境。

    “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得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一、山西民居

    我国传统民居遍布全国各地,内容广泛、丰富。

    提起北方民居,人们一定会首先想到闻名遐尔的北京四合院,殊不知,北方民居的精华在山西。正如山西省的古代寺院等官式建筑是全国保存数量最多、年代最久、质量最好的,山西省也是全国传统民居建筑现存数量最多、质量上乘、艺术成就极高的一个省份。

(一)晋中广厦——乔家居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就其建筑艺术而言,山西民居和皖南徽派民居齐名,素有“北山西,南皖南”之说,因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享誉海外的乔家大院便位于山西省祁县境内。

    祁县民居的平面布局及体型颇具特色,属于典型的山西民居。一是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符合风水术中“坎宅巽门”的说法。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院落四周房屋大都采用坡向内院的单坡顶,使外墙高大,雨水流向院内,形成“肥水不外流”。三是外墙向大厚重,防御性极强。祁县县城的巷道,两侧都是没有窗子的高墙,置身其中,不免发思古之幽。

    祁县民居中,最著名的要数乔家大院落,当年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拍摄视角清晰地反映了这座古民居的布局特色和空间组合,以及精美的细部装饰等。虽然拍摄者只是以这些作为渲染故事情节的背景,我们通过影片仍能感受到这座大宅院的恢宏气魄。

1. 严谨有序的城堡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的乔家堡村。这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村落,走进乔家堡村,路旁都是高耸的青灰砖墙,没有窗户,偶尔有一两个圆拱形门洞里面是黑漆木门,显得壁垒森严。

    大院三面临街,独立于周围民居。大院四周是封闭的砖墙,高三丈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仿佛城墙上的敌楼,显得很有气势。乔家大院就是这样一座全封闭的方形的城堡式大院。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后又经过两次增修而建成现存的格局。整个宅院分6个大院,19个小院,房屋共计有313间,占地面积约8700米。建筑物多而不乱,布局严谨有序。

2. 新奇独特的造型

    山西民居的一大造型特点是单坡屋面,屋面向里倾斜,而单坡顶背后的高墙朝向院外,墙体高大封闭,具有极强的防御性。山西气候干燥,春冬两季有大风。高大的外墙同时可以防风。而祁县单坡顶的民居更是独具地方特色,都是船侧反曲的层面形式,这与常见的单一凹曲线,或凸曲线屋面都不相同,形式新奇独特。

    乔家大院最有特点之处还在于它的上人屋顶。大门上的城楼是上房顶暗室的必经之路,上下楼都要经过这下面的一条漆黑的通道楼梯。上去以后,所有的房顶都能去,房顶上的通道主要为更夫设计的,道路曲曲弯弯,却四通八达。乔家大院的房顶上还设有更夫楼,尺度不大,却十分精致。平房顶随便走,但单坡顶都留有一条窄窄的道路,外侧还设矮的女儿墙,防止人摔落。

    站在乔家大院的房顶上,看到面前高低错落的起伏变化,令人感到建筑美学的反复、交错、连续、间歇、中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韵律感、神秘感。

3. 精美的细部装饰

    这样的大院落,其砖雕、木雕等各种装饰细部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而每一个雕刻每一幅画面都有其民俗的说法,都是一个故事,令人观之回味无穷。

    乔家大院共有六个大院,虽经几期分建,中间时空跨度将近两个世纪,仍保持了风格同一,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

    古老的街巷、高耸的灰砖墙、雕饰华丽的门楼,以及大门前的栓马桩和上马石……倘徉于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晋中地区的繁荣时代,感到了当时居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生活,也体验到前人用建筑的手段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华北平原上的明珠——平遥民居

    平遥的山西省中南部地区,至今在各处保留着大量明清的各式民宅,是北方民居中的精萃。这里村镇建筑格局规整而严谨,住宅本身的排列十分整齐,而且相对封闭,呈内向性的形态。直而窄长的街两侧探出是山式门楼,简洁、明了,标志着这下边的人家入口所在。门楼之下,自墙内悬挑出装饰精细、华美的梁枋,支撑起同样精致的斗拱,共同托起上面的屋顶,其上的正脊与院墙端头相平齐,给人的感觉是“见墙而不见屋”。其侧面沿街的外墙墙头上用整齐的磨制砖砌出各种透空的花墙,使较高大、平板的竖墙面显得活泼、轻巧一些,而不会给人产生过分压抑之感,不失为一种简明而有效的装饰手法。大门外常放置有石雕的上马石。门洞两侧夹立砖垛,并置门枕石,门洞相对较窄小些,相当封闭、严密,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其内院较窄,可使两侧厢房受到东、西两面日晒的时间较少一些。院落中轴线明确,正房相对高大、宽阔一些,有的深宅内院还有多重层院相连。院中放置花草,使单调的色彩环境变得新鲜、活泼、亲切一些。有的大家望族的住宅里,次要的院落的平顶屋顶上还增建明楼,谓之“绣楼”,这是年少女眷的“闺阁”,其外形小巧玲珑,仿佛宅中的点景小品。除宅边院墙高筑(为防外侵、偷盗发生)之外,在外山墙顶上及容易被人翻越的墙顶都是虚砌并浮搁着,排列成花纹式的透空墙体,一旦有盗贼掠入,弄倒花墙,一可出动静惊人,二可将贼绊跌,起到防卫和警戒作用。现在看来,则已成一种惹人喜爱的、值得观赏的艺术装饰品了。

    平遥县的木结构民居,似乎没有祁县民居那么庄严华丽,然而走进民居院内,我们惊奇地发现,正房竟然是独立式窑洞形式。

    平遥民居的大门一般设在院落的左前侧,也就是院落朝南时,大门设在东南角,而院落朝北时,大门设在西北角,这是按文王八卦“坎宅巽门”的说法,与我国典型的传统合院式建筑一脉相承。步入大门,迎面大都是一座设计考究、雕饰复杂的砖砌影壁,这种影壁,这种影壁墙多是附在厢房的山墙上,称为跨山照壁。

二、山西古民居的建筑特点

    山西古居民住宅大都为清代修建,这些住宅体形较大,用料讲究,由于山西气候干燥,又未经战争破坏,所以大多数保存得相当完整。住宅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式,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组成,一般为三进院,呈“目”字型。院落之间多用矮墙和装饰华丽的垂花门作为分隔。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的窑洞,在窑洞房的前部一般都加筑木结构的披檐、柱廊,上覆瓦顶。正房屋顶是平顶,一般在两侧砌砖梯可登上。平遥民居的外墙都用砖砌,做成清水砖墙,高达七、八米,对外不开窗户,外观坚实雄壮。院子里地面均用砖铺满,二门有木雕精细的垂花门,沿街巷的宅门更是讲究。

    中国式样的建筑空间,一种是宫殿,第二种是民居,第三种是园林。山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其晋商建筑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华。 

注释

① 转引陈从周等人著的《中国民居》,学林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第8页。

② 转引余军等人著的《建筑艺术赏析》,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第180页。  

③ 转引王健著的《中国建筑艺术欣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第113页。

④ 转引余军等人著的《建筑艺术赏析》,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第184页。

参考文献

[1]王健.中国建筑艺术赏析[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2]李彤.住宅与我们[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

[3]余军等.建筑艺术赏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陈从周等人.中国民居[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