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客观环境的影响
(1)第一,农业的弱势地位和发展的不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的效率是比较低的,近几年来,免除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表明中央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十分的重视。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农村农业要面对自然、市场等方面的风险,其仍是处于弱势地位。加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多,在城乡同时承受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劳动力处于一种“逼迫性密集型”状态,客观上导致了农业发展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工作难的“三难”局面。
(2)第二,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高标准的自我要求的内在动力。由于农业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化,导致农村社会观念价值的变化,使衡量人的价值尺度出现了多元化、复杂化。党员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受到农民的重视和追求,而富裕程度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不仅普遍得到农民群众的承认,也得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认可和嘉奖。所以,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在减弱,体现不出先进性。
(3)第三,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一些农村些基层组织在党性原则上的偏差。市场经济发展中某些消极东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拜金主义迅速侵袭农村,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生活。有的组织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讲党性,在重大是非问题面前不能正确处理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党建工作,注重实利,忽视党性的问题。
2.农村基层党组织相关制度的缺失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制度日趋完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使部分制度仍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有些党员主体意识淡薄,一些党组织片面地强调党员对组织、对领导的绝对服从,过于强调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过程中,要求党员带头作表率,但考虑补偿时却经常被忽视或遗忘。如果任凭类似情况自由泛滥,那么势必会造成党对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减弱,而且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也会逐渐受到削弱。
3.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服务不够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村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许多新事物、新知识,而部分基屋党组织在开展党组织活动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仍沿袭旧的一套党建模式开展党建工作,导致其工作缺乏新意,形式呆板,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农民迫切需要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给他们进入市场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单家独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而村级党组织因种种原因,却难以满足他们这方面的愿望,使农村干部群众宁愿自己去上网络、看电视、看报纸也不愿参与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从而导致与党组织的关系日渐疏远。
4.农村小农经济削弱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必说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村”—江苏江阴华西村,还有许许多多的富裕村,它们都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步入了小康生活。然而,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的村村民确实富裕起来了,也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其村集体经济却十分薄弱,甚至有的村村干部工资都难兑现。有的村级党组织不重视发展农村经济,认为那是村委会的事,忽视了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绝大部分贫困村因无任何土地、山林或水面租金以及集体企业,仅靠财政转移支付,或跑项目、依赖扶贫等资金,使村集体日常开支捉襟见肘。有部分村级党组织对如何立足本村实际,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缺乏思考和探索,仅满足于“按部就班”、“照猫画虎”,大大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