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就业工作探索——以江苏理工学院合作办学项目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就业工作探索,就是研究项目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律,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就业服务理念与经验,以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并且揭示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本质联系,以此提高项目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社会对合作办学质疑越来越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从存在对合作办学项目重视程度不够,社会上对合作办学毕业生存在一定偏见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①,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出国留学目的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进行阐述②,要以企业社会需求为导向,切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或对中外合作办学未来方向提出建议:学校要重视,把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指导机构作为学校的重要部门来重点建设,增加投入;学校要起到学生了解社会并成功走进社会的桥梁作用③。
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合作办学项目自2004年开办以来,已经输送500余人赴德留学,出国率达75%;目前已有近300余人顺利完成学业,毕业率高达85%,其中160余人继续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多所大学深造或者在德国博世公司总部、西门子总部等公司工作。
如何掌握学生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并给予建议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申请读研的成功率,这些都关系着中德合作办学项目能否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分析
2010-2013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表
|
毕业生数 |
读研 |
德企、外企 |
专业就业 |
自主就业 |
2010 |
23 |
11 |
3 |
8 |
1 |
2011 |
36 |
16 |
11 |
9 |
|
2012 |
29 |
19 |
7 |
3 |
|
2013 |
21 |
14 |
7 |
|
|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通过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基本为德企或者本专业就业;读研的比例有所增加;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素养赢得用人单位较高的满意度,并获得到德国继续进行专业上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二、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既懂德语又有专业上的优势,加上其在德国企业的实习经验,在德企就业机会要高于国内普通高校的相应专业的毕业生。
(二)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的就业劣势
1.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在毕业生就业调查中,我们同样发现少部分学生养尊处优,不急着找工作,缺乏就业心理准备,坐等靠思想严重,对国内人才市场的认识不足,对就业的期望值很高,眼高手低。
2.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指导较难:
毕业生在德国毕业,我们无法及时进行毕业生就业能力相关培训,只能在他们回国后,一个一个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
3. 社会上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毕业生还存在很多的不了解,例如外方毕业证书的认证问题,毕业生的能力是否比国内高校的毕业生更优秀等。
三、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专业就业优势
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生命线,优化教学过程组织,精细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具有全球化视野,拥有国际交流能力,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获中德双学士学位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创新就业服务理念,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1. 提前进行就业教育,引导毕业生建立科学的就业观。
在国内教学期间,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邀请企业为大一新生进行就业指导讲座,从入学开始就加强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学生出国教育中增加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指导讲座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派遣流程等,规范学生的毕业工作,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积极主动的就业,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改变学生坐靠等消极的就业观念。
2. 提高就业服务意识,一对一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
针对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国外毕业的现状,以网络为线,紧密抓住每个毕业生。通过网络保持与国外就读的每一个应届毕业生的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学业完成情况,对已经获得毕业资格的学生,做到学生毕业一个,指导一个。
3. 规范就业派遣程序,长期耐心精细化服务。德国的弹性学制及学生在国外毕业的现实给就业工作带来相当的难度。因此,长期的精细化服务必不可少,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学生。在毕业生来学校办理就业派遣的过程中,耐心细致的跟每一个毕业生解释清楚做好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各种疑问,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增加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减少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的困难。
4.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就业指导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思想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形势,就业政策等,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三)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就业渠道。
1.就业指导人员积极主动与德资企业联系,经过几年的拓展,已与多家德资企业建立的稳定的联系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联系实习、就业岗位。
2.充分发挥毕业生家庭资源优势,提高就业率。
(四)加大中德合作办学的宣传,努力打造中德合作办学的品牌。
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学生从平均低于本二水平,经过四年的成长,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化视野,拥有国际交流能力,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获中德双学士学位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十年的发展,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的广泛赞誉,引起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① 尹晓菲、李向晖.论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6)
② 丁西霞、赵满华. 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初探.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
③ 金鑫、宫建.中美合作办学框架下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科学时代.2012(2)
④ 李盛兵.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