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者:穆佳奇来源:《现代企业教育》日期:2015-01-07人气:1157

一、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文化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趋势也愈发凸显。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不同民族、不同种群人类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频繁。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表达自己情感的媒介和工具,不同种族所使用的文化又各不相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本质。人们在通过语言传递信息的同时,应该考虑自己的表述是否达意,是否得体。换言之,人们在使用语言同其他种族人交流的同时,应考虑到特定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尊重其文化背景。英语教学,不仅仅指语言知识的教学,实现英语技能和文化素质的双重提高才是英语教学的本质要求。

二、 跨文化教学的定义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上颁布了文件《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文件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思想。希望通过跨文化教育促进人们在掌握本民族文化基础上对不同文化的吸收,进而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指将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 实施跨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3.1创设情境,以生为主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Would you like some…? 或What would you like?句型时,教师可以模拟在KFC的情境。先利用板书或PPT呈现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单词,做到词图结合。讲解bread,cola等单词时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实物教学。过了单词关后,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并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展开英语对话,结合单词反复操练-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句型。

    以生为主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本身不要再唱“独角戏”。在进行情境模拟时,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满堂灌”讲授法,而是做一名引导者,并且对于学生在会话中出现的错误不要急于更正,待所有学生模拟完会话后,再做反馈。此时可引申文化背景。告诉学生Would you like…?的句型在西方国家,其标准回答是Yes, please./ No, thanks.

3.2在词汇中渗透文化意义

    许多教师在讲授单词时,只重视单词基本义的讲解,忽视了单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例如表示颜色的词,不同的颜色在西方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Blue除了有蓝色意义之外,还有悲伤的含义。blue music就应该翻译成悲伤的音乐,而不是蓝色的音乐。black sheep的含义是害群之马而不是黑羊。由此可见,在讲授单词时,不应只讲到字面含义,还要把背后的文化意义讲授出来。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又能提高其文化素养,明了外国人话语的深层含义,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3.3在阅读中积累文化知识

    阅读是学生获得丰富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学生也可以积累他国文化知识。但是,这里提到的阅读并不是毫无章法的阅读。教师在给学生下发阅读任务前,应该先将阅读材料进行分类。例如若想让学生积累外国的节日文化,那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介绍西方节日的小短文,每篇小短文针对一个节日。此外,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一定要有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形式有背诵、介绍节日和回答问题等。值得一提的是,给学生下发的任务一定要在可接受范围内,不得过难,打压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四、 结束语

    目前小学生英语笔试成绩高、口语成绩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小学生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师的共识。笔者认为,导致学生交际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目的语文化的缺失。学生正是因为不懂得英语背后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才会出现用错词、说错话、外教听不懂的怪现象。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如果我们今后在教学中,能采取上面的方法引入文化知识,笔者相信,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定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娟娟. 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2]孙德亮、栾述文.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 外语界,2012(2).

[3]张红玲.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 外语界,2012(2).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