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的原则和路径探讨

作者:徐长江来源:《现代企业教育》日期:2015-01-09人气:1067

一、引言

    2002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会共同颁布和实施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提出,满足了高校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成为了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行动指南。各高校积极实施拓展计划,并根据具体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路径,使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内涵不断完善并扩展延伸。到目前,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拓展也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职院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学生素质拓展的原则和路径,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的内涵

    素质拓展,又称之为拓展训练,原意是指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

    大学生素质拓展通常是指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造就 “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拓展是以培养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目的,按照现代企业岗位设置和要求,按照人力资源培养理念,为培养职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

三、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的现状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着眼于大学生人力资源,益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类活动和项目, 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支援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培养全面人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一系统化工程存在的问题也就渐渐暴露了,相关的专业研究与思考还有所欠缺。根据某些调查,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许多高校尚未实施素质拓展计划。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仍待完善和发展

四、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容

1.理解不透彻。经过相关素质拓展计划培训之后,学生以为已经掌握主要内容,因此不肯静下心继续学习研究。部分学生以及其所在的素质拓展社团忽视了学校素质拓展计划的相关内容,没认真去理解其意义,导致了社团成员没能对素质拓展形成统一的思想规划,也没能制定出一个具体的素质拓展计划。

2.组织盲目性。由于素质拓展计划的系统性、思想性没能形成统一,加上一些活动也只是走过场,没能突出重点,权当完成任务。

3.申报简单性。现在的很多高职学校中,社团申报敷衍了事的过多,成立或解散素质拓展社团较为随意。很多素质拓展社团或者素质拓展计划是没有认真具体的去策划和精心组织。

4.参与被动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多数只注重获取学分或者是否感兴趣这一表层问题,而毫不关心如何去增加自己的学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参与活动也只是跟随大众化,没有实质意义。

五、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的原则

1.职业导向性原则

    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基本特征就是高技能。因此职业学校学生所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就是技能素质。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拓展整体上是为专业技能和就业服务的。素质拓展规划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职业目标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因此,职业导向性原则是素质拓展的最基本原则。

2.可行性原则

    学生素质拓展的理想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完全认可和需要的人才,但是外在条件,比如说社会环境、行业环境、组织环境、学校硬软件设施,存在着种种束缚因素;内在条件中,比如说本人兴趣爱好、特长等,存在各种各样制约,在考虑目标的时候就要考虑学生素质拓展的可行性。

3.整体协调性原则

    学生素质拓展通常是在第一课堂之外的平台上实施,比如社团,学生会。学生素质拓展和第一课堂在实施的时间上是冲突的,存在着矛盾,但是目的却是一致的,在人才培养上,是互补的。不能因为存在素质拓展,就罔顾了第一课堂教学,素质拓展一定要根据第一课堂教学的特点,合理安排学生素质拓展的实施内容,要坚持以第一课堂教学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特点,合理安排素质拓展活动,实现第一课堂和素质拓展整体协调性的发展。

4.规划与动态调整原则

    学生素质拓展规划一般是学生在校期间素质拓展的全部内容,要根据学校专业特点,个人情况,职业要求进行全面考虑,要切合企业岗位设置的要求。但是,外在环境和条件是在动态的发生变化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依据整体规划和目标适当进行动态调整。 

5.全面性与个性兼顾原则

    学生素质拓展全面性是指要全方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各个方面的素质都有所提高,不存在短板,这样就没有明显的能力缺陷和素质低下。个性兼顾是指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或者能力较为突出方面培养成核心竞争力,为将来职业前景打下基础。

六、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的途径 

    高职院校素质拓展途径应该包括第一课堂途径、第二课堂途径、素质教育教育养成平台途径

1.第一课堂途径

    第一课堂途径是指通过改革传统课程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有效途径。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导向性为原则, 课程设置是按照现代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来确定的,而不是按照学科或专业的要求来确定的,要培养的学生通常具有某类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不具备一个学科完整的专业知识框架。 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文化课、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一方面,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围绕现代职业岗位来改革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增加通识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2.第二课堂途径

    第二课堂途径是指通过主题班团活动课程、双学小组、党团校学习、政治报告等形式 加强在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

3.素质教育教育养成平台途径

( 1 )创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在校园里创建文化活动平台既能够营造良好的学校气氛,又能够防止大学生参加不良的社会活动,使高职学生的安全得以保障,推动高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建艺术文化、健康体育、科学历史、师生互动等多功能综合教育,有效促进学生艺术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 2 )创建三创平台。依托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依托省创业和创新大赛,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大的平台。例如,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机构、大学生电脑软件开发机构、大学生科技创新馆等创新创业基地。  

( 3)创建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实践,特别是校企合作,是学生扩展眼界、锻炼意志、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素质拓展成果的集中体现。创建社会实践基地有利于建立规范性强、服务性高的高职院校学生实践体系,增强社会实践的服务性和育人性。促使学生不断的进行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立强,韩安庄.大学生素质拓展:大学生发展两重性矛盾的路径选择[J].中央农业管理千部学院学报,2010:2.

[2] 董红波.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构想[J].研究与探索,2008:7.

[3] 郑钻科.浅谈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现状与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8).[4] 高翔,黄学雷.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J].湖南社会科学,2011:5.[5] 刘丰林,王雪峰,刘竞. 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思考和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

[6] 孙 勇,黄挺,汪世福,唱焕德.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2.

[7] 杜国民.关于实施素质教育原则的几点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