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与沉-教学文章发表
一、教学过程实录及点评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给你们播放一段“泰坦尼克号”录像,怎样?大家有没有兴趣?
生:有!
点评:学生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且对浮沉这一知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如教师直接引人课题内容,将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这一短短的录像片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师“轻的物体在水中漂浮,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你们认为这种观点对不对?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之间可轻声讨论.
A生:我认为不对,刚才录像中“泰坦尼克”号这么重也能浮在水面,而一枚小铁钉却沉入水底.
B生:我认为对的,木块浮在水面,铁块沉人水底.
师:你们两位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能用日常生活感受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不错.
师总结:以上两位同学都能用所学的密度知识和日常生活感受来说明,很好.现在老师与你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共同探究:决定物体浮与沉的条件是什么?
演示:教师拿出三个乒乓球,一个注人一定量的水,一个注人一定量的盐水,另一个是空的.
师问:若将这三个乒乓球浸没在水中,放手的瞬间,它们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将会怎样运动?
你们猜测猜测,好吗?
生 一个乒乓球沉下去,一个沉到一定深度就停下来,一个浮在水面.学生观察结果:确实如此.(进一步验证学生的分析)
师问 最终三个乒乓球都静止不动时,分别处于什么状态?受力怎样?三种静止状态有何不同?
学生观察,分析,总结:
(1)沉到底(下沉)G>F浮
(2)停留在水中(悬浮)G=F浮
(3)浮起来(漂浮)G=F浮
点评:教师在这儿为学生搭建了合作学习的平台,在自主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碰撞与启迪,主要有下列特点:(1)教师的提问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将物体浸没于液体中,其只受浮力和重力.(2)便于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受力分析展开讨论.(3)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的互动,补充完善浮沉条件.因为浸没,所以V排=V物,F浮=ρ液gV排,G=ρ物gV物从而将受力分析转化为密度的比较.
师总结(略)。
师问:如何使下沉的乒乓球浮起来?
点评:承上启下,简洁过渡,直奔主题,有任务驱动性,便于学生利用新构建的知识体系解释物体的浮与沉,便于学生归纳了解改变物体浮与沉的方法,为以后的潜水艇、密度计的学习作好准备.
演示:往水中加盐,改变液体的密度,使浮力增大.
师问:如何使漂浮、悬浮的乒乓球下沉呢?
点评:通过要求学生思考讨论给出实验方案,让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教师采用连环设问进行启发诱导.又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完善,虽然学生没有动手实践,但教师的演示完全在学生的思路引导下代为操作,这样一来不但丝毫无损学生主体作用,反而提高了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演示:往水中加酒精;或在乒乓球中注入盐水,增加自重.
师问:你门能否从密度大小的关系上去归纳总结出浮与沉的条件呢?
学生总结:
漂浮 |
悬浮 |
下沉 |
ρ液>ρ物 |
ρ液=ρ物 |
ρ液<ρ物 |
点评:探究不仅是指动手,更重要的是动脑,让学生作课堂小结,教师再作补充完善,既回归了学生的主体,又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合作精神,但学生的小结有点“例行公事”,缺乏创意,教师可以让他们开展自评与互评,这样可进一步使学生思维升华甚至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二、我们的反思
我们认为这是一次较好的反映了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探究性教学尝试.首先学生在探窍中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所所想、所思、所做的既不是沿教师既定的轨道进行,也不是照搬书本提供的方法去做,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包括对问题答案的猜测,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实施,直接获得与众不同的结论(虽然不完整).在这里学生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尊重,而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共同体中的一员而成为探究的合作者和鼓励者,这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强调的知识建构要自主,科学探究要合作,情感、意志要体验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适时、必要的介入,促进了探究的持续深人与发展.我们知道,科学探究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艰辛的智力跋涉,其中潜在着大量的障碍和学生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介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确保探究向纵深发展.在学生处于极其迷茫的状态时,也需要教师的及时的介人.并以意志的鼓励和方法的启示来促进探究的继续.当然教师的指导又必须是谨慎的,因为过多的指导和过分的干预必然削弱学生探究的自主性,甚至还会剥夺学生的自由创造和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但是教师应知道不要急于将正确的方法或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构建,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真正的体验,体现了探究的本质在于学生的自主建构的新教育理念.
总之,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要学生解决多少具体问题,而是要学生能“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引导他们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要使学生具有挑战权威,叩问经典的勇气,我们教师明白了这点,就会自觉地去设计一些精彩的问题来,并经过认真策划后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一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