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对西部社会政策实施及社会工作领域的启示
近几十年间,社会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形成和实践上。这种理论同剩余型模式与制度性模式的区别在于它促进了生产性的、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干预。与传统的社会政策类型(如福利导向型和经济导向型)之间的区别在于经济导向型和福利导向型的均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主要强调经济发展的促进和福利剩余等方面的效用。
国际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变化是“发展型社会政策”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政策范式逐渐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引发了一场社会政策研究的“范式革命”,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速和世界风险社会的形成,国际社会政策发展出现的一种积极地转变,这种积极性社会政策将传统的属于经济政策范畴的“发展”概念引入了分析的中心,彻底改变了经济政策占主要地位、社会政策占次要地位的传统社会政策观,因而也被称之为“发展型社会政策”。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核心理论是将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社会投资行为,其基本依据是,社会政策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直接的作用。并且发展型社会政策重点在于对于人力资源的投资,重视就业与贫困问题等相关方面。
一、 对于政府决策在社会建设引入的必要性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念以及操作的重点对于西部的整体发展来说是极其需要的,在西部这种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制定当中,尤其需要引入和践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思路和具体做法,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西部面临的主要情况是处在追赶和转型叠加的时期,相比较中国东部而言,西部的经济、政治等方面都相对比较落后,从战略态势来看也是中国相较于发达地区来看是比较落后的地区。但是在现阶段的追赶时又会面临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思路的挑战。西部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既要解决最基本的问题比如贫穷问题、就业问题等相关问题,同时又要面临一些较发达的地区本身已经存在的问题,因此,西部当下面临的是一种叠加的局面,既要追赶又在同时期进行转型,在这种情况下,偏重于任何一方的社会政策,例如偏重于经济的,或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作为唯一前提的社会政策类型和以完全给予福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类型,便不能去完全的解决和满足当前的西部发展的需要,在此当下,西部引入发展型社会政策就是尤其必要的。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政策被看作是对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投资,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中劳动力的素质提升有促进作用。以资本为导向的社会政策是资产而不再是负担,这使得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不再是相互排斥的。如此这样,则能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推动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互协调。
二、 引入发展型社会政策在西部落实政策的具体操作方式与特征
发展型社会政策是要投资于人力资本、就业和创业计划、社会资本,、资产发展,消除经济参与的障碍,投资于成本效益高的社会计划。因此,发展型社会政策就是社会投资政策,它不仅使困苦者、需要得到社会帮助的人和传通过统的社会福利的救助对象受益,并且也会改善广大社会成员的相关福利,进而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西部扶贫的当中重视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培训,在西部的发展过程之中,我国东西部发展存在着差距,西部发展落后,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经纬跨度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多民族聚居的国家,经济最落后、发展最缓慢的地区主要聚焦于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西部的特点则是多民族聚居,所以应从一开始就重视社会的协调和融合,重视西部对于失业人员流动的政策与扶持。在西部的发展中,重视落后地区民族与民族之间,社会各个层面之间的融入与融合。城乡的问题,城镇化的进程,意味着先进的城镇化与落后的农村和山区形成割裂,因此应重视建立城乡之间的文化层面的融合。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山区与较发达的城镇之间,都存在文化冲突的现象、社会割裂现象。城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该借由新的社会效应予以控制与得到相应的解决。在文化方面,重视西部就业,西部的人口政策应灵活,人口政策的调整,应更多体现发展型的理念,对于落后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技能培训的方面。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的落实应注重的方面,落实发展型社会政策应充分发挥与调动政府以及社会政策参与的各个主题之间的作用,调整对于扶贫等问题的看法,扶贫思路的调整,与扶贫策略的调整,重视扶贫对象脱贫的能力。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去根本改变思路和想法。效果不够理想。2011年西部地区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7万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4.03%,增速虽然比2010年有所下降,但是比东部地区高出3.42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高出1.2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25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提升0.56,达到19.2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GDP也快速提高,2011年西部地区人均GDP达到27584元,十个省市超过3000美元。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城乡居民整体生活水平较差,从人均占有量上可以明显看出差距,这些因素使得西部的经济发展与东部的差距在拉大。二是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但是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依然比较大。三是生态环境脆弱,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等种种瓶颈制约依然很严重。四是西部地区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经济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下图为曾经对2003-2010年西部各省份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评价。
2000—2010年间,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快速提升的态势,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为显著。如上图所示,广东、山东、浙江的社会发展静态得分各年均远高于四川,如2010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为46013.06 亿元,是四川省的2.68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97.80 元,是四川省1.55倍,福利机构床位数为375100张,是四川省的5.12倍,社会捐赠价值总额为1346000万元,是四川省的12.58倍,各项指标数据反映出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显著差距。
东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暴露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人力资源开发落后、公共服务能力与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公众对社会管理事业参与度不足、相对区位劣势及相对政策劣势等一系列问题。相较于中国东部地区明显依然存在的很大差距。
因此以前的关于社会政策思路需进一步进行调整,更应该重视能力的形成、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形成,促进融合应重视文化的融合,西部的城镇化处在起步阶段,现阶段的西部城镇化应该从一开始就注重社会融入,文化的融合的问题,而不应该是等到像很多发达地区发达起来之后这种文化冲突反作用于经济发展,造成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增长速度变慢。发展型社会中政策要求政府调整扶贫、社会救助等等的思路和理念。就像在甘肃省就有着一项新的政策。甘肃省地处西部,在发展先天不足与后天落后的困境中,2012年年初推行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双联政策,省市县乡四级机关联系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40多万名干部直接联系40多万个特困户。此项政策最大的特色的在于打破以往的扶贫模式,将面对面的扶贫模式转变为点对点的帮扶模式,做到具体贫困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贫困对象具体帮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
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暴露了这项惠民政策的缺陷。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首先在政策制定前期,没有归纳总结出甘肃具体地区具体的贫困原因,在总体的贫困之下,各个县各个乡有具体的贫困原因。其次忽略了40万官员的具体状况,一些官员本身家庭负担很重,在家庭的花销中有时会入不敷出。最后要树立一种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的帮扶理念。
三、 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政策的运行是一个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的过程。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在社会发展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尤其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扮演的角色很重要。社会工作用以参与社会调查来了解社会状况,并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
在政策的形成的过程之中,社会工作可以运用自身专业的方法更加切实的反映和了解现实的需求,从而为政策的形成提供一种客观的基础。社会工作对于真实需求的调查、了解,在政策制定的阶段,社会工作者是直接的观察者、服务者、执行者,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运用自己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以及系统评估的思维方式,去真实的把握和了解形成第一手资料,来反应弱势群体和西部的落后地区的真实需求,并进行需求评估的介入等工作。
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执行当中,社会工作者应该是政策具体的执行者或实施者,它有助于更好地、更专业的去理解政策的内涵和理念,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和执行政策,应该积极地争取在发展型思路的指导下所形成的社会政策的具体项目,从而使政策的执行更加的专业,更能够落到实处。社会工作者应该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优越性,因为其特性更加灵活、更加专业,能够更好的去落实社会政策框架下的项目执行,尽可能在政策的执行当中发挥政策应该发挥的效果。
在对于政策的评价中,社会工作者应该着眼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念和侧重点,并应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应站在社会工作的立场上,对于社会政策积极地参与到其评价、评估、反馈当中,并应把社会工作专业的团队应该积极地介入。社会工作者在参与社会政策时,应运用社会工作独有的专业优势。社会工作者在评估社会政策当中,应主动运用媒体等方式,进行关于发展型社会政策具有影响力的评估,并应根据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内涵和理念,增加指标,多运用方法,从而形成发展型社会政策不断优化与调整的新格局。
在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更应该把经济发展这一观点内化到价值观之中,更需要社会工作者对社会政策进行重新的定义,以便对经济全面发展做出更加积极地贡献。社会工作者的焦点应发挥其潜力,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参与决策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迈克尔·谢诺登,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张秀兰,徐月宾.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 [A].张秀兰,徐月宾.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 纲[C].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 范 斌.试论社会投资思想及对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启示 [J].学海,2006.
[5] 陈良谨等.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 [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