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微博热”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作者:程川,王 善来源:《视听》日期:2015-04-05人气:1311

    微博具有内容短小精悍、形式多样、信息碎片化、信息发布方便快捷等特性,极大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无形中反映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一、“微博热”对大学生心理负面影响

   微博信息开阔了大学生思维,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但带来诸多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狭隘个人主义加剧。微博上可以畅所欲言,微博的前台匿名性会导致大学生责任意识减弱,容易引发大学生更加反叛的心理,出现道德相对主义,甚至道德堕落。微博会传播如暴力、淫秽等诸多不良信息,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也产生较大影响,极有可能盲目跟风,滋生狭隘个人主义。

(二)人际交往的异化。相当部分大学生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微博等网络上,沉溺于严重脱离现实环境的虚拟时空中,导致长期脱离和忽视了现实世界和正常健康的人际交往,极大影响了大学生适应现实环境和正常人际交流的能力,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大量心理问题。

(三)易产生信息强迫。很多大学生长期登录微博,频繁地发布、查看信息,容易引发信息强迫症,久而久之,会发展为“微博瘾”,成为“微博控”,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作息时间,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剧增。

(四)思维方式浅表化和认知结构固化。微博视野中的观察,成为“围观”式的观察,微博视野中的阅读是典型的“泛读”,微博空间里的思考是一种浅表性的思考。微博用户会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认知结构、爱好、思维方式等相似和相近的对象,以看法和观点为限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群体,群体间隔阂与冲突随着言论不断升级。这样会影响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固化了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

二、“微博热”对大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微博的自主性和个人性加剧狭隘个人主义。大学生在微博里自我意识极强,微博的自媒体属性使微博自主性、个人性、无限制性倍增。在微博世界里,大学生由现实生活中被动的受学校和家庭管理的角色转变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主体角色。当微博被越来越多人认同,大学生的自信心、自我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会更大范围的追求狭隘个人主义。

(二)微博的虚拟社交环境使大学生忽视了现实人际交往。微博提供了便捷、快速、低成本的社交功能。在微博空间大学生与关注者的关系把他们带入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更为广阔和自由的虚拟交往世界,感受到现实世界无法体验到的虚拟自我成就和满足,无形中减少了现实世界丰富的实践体验,导致了与现实世界的疏远。

(三)微博信息的丰富和量化式特征催生“微博控”。微博本身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新渠道,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使用微博。微博在统计关注、评价等方面指标,满足了大学生虚拟的自我成就和满足感。加上有些大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容易出现“微博控”。

(四)微博的碎片化导致大学生思维方式浅表化,微博群聚功能——“协同过滤”造成已有认知结构固化。微博内容的碎片化使得信息迅速传播,易使读者形成惰性思维。大学生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易受名人意见领袖影响,容易造成盲从,以致形成浅表化的思维惯性。微博的栏目设置,使微博群聚功能通过“协同过滤”得到充分发挥,使用户愈来愈与自己爱好、认知结构等相近或相似的博友形成固定的圈子,因此,就必然导致用户的思维方式、认知结构愈来愈呈现出趋同化和固化的趋势。

三、消除“微博热”对大学生心理负面影响的对策

(一)利用微博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抵制个人主义。开展生动活泼的微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微博文化发展。微博的碎片化特征要求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新进行解构,内容要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点,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制狭隘个人主义。

(二)引导大学生走出网络,加强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从网络社交中走出来,到现实中,面对面的提升人际交往经验,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必须要努力培养表达自我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方能应对今后的挑战。

(三)采取他控和自控手段,预防和抑制微博瘾。采取他控手段和自控手段相结合。微博运营商开发新技术控制微博用户使用时间。可借鉴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以适当控制登陆微博时间。同时,要预防和抑制微博瘾,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要学会自控,合理安排好娱乐生活与学习工作的时间。在充分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劳逸结合,不要一味沉溺于微博之中。

(四)微博意见领袖浅出深入,避免浅表化。微博用户尤其是微博意见领袖,不要随意发布或转发虚假信息,发布时事热点看法时,解释清楚为何会得出此观点。让大学生读者从短小精悍的微博内容追踪更为深层性、全面的原因,浅出深入,不割裂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避免大学生思维惰性,引导大学生形成深入思考和追根溯源的好习惯,理性对待,以免陷入盲目从众的地位。

(五)进行网络理性教育,理性看待微博不同意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理性素养教育,引导他们理性对待微博,客观冷静独立思考,不盲目跟风。积极开展微博安全意识活动,提高大学生对有害信息的抵制意识和识别能力。积极开展高校微博心理舆情研究,重视微博舆情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掌握新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微博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大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