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物理教学论文

作者: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苏育仓来源:原创日期:2012-01-10人气:1103

摘要:从初中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总觉得物理学习变化最大,也最难,本文首先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能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生活。

关键词:物理  教学  衔接  解决

正文:“物理难学”,高中物理尤其难学这是很大一批同学上完高中后的感受,所以等到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好多同学被“逼”选择文科这是一个重要原因。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物理课程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培养上有很大不同。它表明物理课程除了知识学习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兴趣的能力,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贴近新课标,搞好高一与初中教学的衔接对学生学好高中物理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对于他们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起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与初中物理衔接教学呢?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不同。

高一新生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高中,有些学生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学生生理、心理变化,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状态,他们的思维形式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并且抽象逻辑思维占有相对的优势。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接触面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并且高中生对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能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他们还能自觉要求自己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现象和认识新事物,所以高中生的思维特性更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

2、学生对初高中物理教材编写要求的不适应。

初中教材选取的内容浅显而直观,甚至有的物理量的定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不是十分严谨。如在运动学中不提位移只讲路程,为了避免矢量的方向性,又把速率的定义作为速度的定义教给学生。虽然这在适应初中学生的年龄特性是必要的选择,但由于先入为主形成了思维定势,为高中运动学中位移、速度等矢量的正确理解掌握形成了障碍,不利于学生知识向准确方向迁移。

初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初中物理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的内容多,需要理解的知识少,定性的多,定量的少,题中隐含的条件少;高中物理虽然其内容也是力、热、光、电等,但对知识的要求更高;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性浓,一般都是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际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形象具体,易于接受;高中教材重视理论上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的多,数学工具的应用明显地加强与提高,初中主要单纯的代数运算,难一点的就是在解方程组上面。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初中物理,由于涉及的现象生动、具体、形象、概念、公式少,题型简单,易于计算,课时充足,教师讲得细,归纳得全,学生练得熟,考试时,常见题多,一般对号入座就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而到高中,由于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叙述增多,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科目多,课堂容量大,进度快。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强调。而对一些形同质异、形异质同的问题,就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掌握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学生对初中到高中思维习惯转变的不适应。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高中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期。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高中物理练习题,不但需要通过发散性的分析,搞清物理过程,而且还需要辐合性的综合,才能建立方程求解,一般直接代入公式计算的较少,在计算过程中还需用到复杂的初等数学知识。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普遍出现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

以上是笔者从自己对高一物理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对以上学生出现的情况,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物理教学中进行解决。

1、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

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模型。掌握物理概念,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2、教师要认真备教材,注意初高中物理教材编写的不同。

 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及新课标要求,把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了解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了哪些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知道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

3、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学习感到越困难就越需要阅读,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课堂提问和分析论述题,培养学生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的习惯,要求学生讲理而不是仅凭直觉。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例题的分析和学生分析、讨论、解答物理题,使学生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养成先分析再解题的习惯。严格做题规范,从中体会物理的思维方法,养成物理的思维习惯。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正确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在讲解习题时,可以采用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用简单的方法就把刚才还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解题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总之高一学生能否顺利的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做为高一物理教师应该把搞好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做为一个课题好好研究,更好的使学生尽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 中学物理教与学     主编:孟捷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 物理教学论         主编:王较过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华东师范大学主编

【4】 物理教师        主编:顾济华    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 新思考………….www.xinsikao.com

【6】 课程导报……………………2008.17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