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船讯》看安妮·普鲁的人物形象塑造
安妮·普鲁是美国当代文坛一位颇富影响力的作家,这位“大器晚成”的作家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大致上是李安的《断背山》上映之后。《断背山》出自普鲁的《怀俄明故事集》,李安执导影片的大获成功激发了对普鲁的原著阅读热潮。但是,对普鲁而言,其最重要的作品,无疑是长篇小说《船讯》,这部小说为其带来了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等重要文学奖项,也树立了她在美国文坛的地位。《船讯》以纽约三流记者奎尔为主要描写对象,生活陷入一片混沌的奎尔离开了伤心地纽约,来到了祖居之地纽芬兰岛。在这里,奎尔重获新生,找回了失去的信心和爱情。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在普鲁短促、粗犷、有力语言塑造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本文从小说中对小人物的关照、人物的陌生化处理、典型的人物形象三方面,浅析《船讯》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对小人物的关照
在《船讯》中,普鲁将其关注的焦点定位于在平凡生活中苦苦挣扎的奎尔。用当前的社会价值观来判断,可以说纽约时期的奎尔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生活中的失败者。在当今这个生存压力极大的社会,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往事和灰暗压抑的时刻。过去的阴影如同哽在每个人喉咙里的鱼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奎尔。
奎尔是作为一个失败者登场的。从小到大,奎尔一直生活在生活的阴影中。小时候的奎尔,因学不会游泳以及其他一些生活总的小毛病,被父亲视为一个“蠢货”。而哥哥迪克同样看不上他,给他起了各种难听的外号,诸如“疣猪、猪油脑袋、鼻涕虫、臭气弹”等,都加诸在奎尔身上。长大以后,奎尔在大学中始终受困于巨大的下巴,他没有自信,也不和人交往。最终,因受不了家里的苛责,他放弃了学业开始了工作生涯。奎尔干过的工作包括:自动售货机的发糖员,一家便利店的通宵服务员,三流小报记者。他从事的工作总是无关紧要,而他也不对生活抱有什么希望。但是生活还是和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他年界而立之年,终于获得女神的垂青,佩塔尔·贝尔与他完婚了。但奎尔没有想到,佩塔尔带给他的,只是“一个月火热的欢乐”,剩下的则是长达六年“纠缠不清”的痛苦。
奎尔的婚姻经过短暂的温情期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痛苦。奎尔和妻子佩塔尔根本不是一路人。佩塔尔经历了短暂的兴奋后,就抛弃了奎尔,开始与各色男人鬼魂,在任何地方与人发生龌龊的行为。奎尔努力忍受这一切,但佩塔尔终究还是离他而去。并且,这个恶毒的女人还拐卖了她与奎尔的两个孩子,但她因交通事故而丧命,奎尔终于又找回来了孩子。家庭的变故不断打击奎尔,父亲和母亲在疾病的折磨下,双双选择自杀了事。奎尔在纽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与女儿和姑妈一起回到纽芬兰,成为他无可奈何的选择。由此可见,普鲁塑造了其貌不扬、才智平庸的奎尔,而这个中年男人的故事,也许正发生在我们周围人或者自己的身上。奎尔的怯懦、愚钝等弱点,也正是每个普通人都有的弱点。而且,作为一个男人,奎尔与传统意义上的父权制社会的男性有着天壤之别,他丢失的话语权显示了其主体地位的缺失。从这方面讲,普鲁塑造的不仅是一个小人物奎尔,而且象征着男权社会中那些处于身份地位坍塌的边缘人。
二、人物的陌生化处理
在《船讯》中,普鲁营造出奎尔在纽约的市井生活,这是每个城市人都熟悉的生活方式。而如果一味反映这样的生活,则小说就失去了其魅力所在。普鲁正是通过对纽芬兰岛严酷环境的刻画以及对当地人方言俗语的运用,使小说具有浓烈的海岛的咸腥味。而这种味道对于习惯于城市靡靡之音的读者而言,具有陌生化的疏离效果。这种距离带来的美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
首先,小说的主体部分都是描述在纽芬兰岛的奎尔,海岛生活是小说的重心。小说仅有前面的一小部分做铺垫,介绍了奎尔的城市生活。其后奎尔一家就和姑妈一起,乘船来到了纽芬兰岛。在普鲁以往的小说中,她经常描写“在特殊境遇和地点生活的个体”,如《明信片》、《断背山》等,而普鲁还特意强调:“当然,地点是首要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学者都将普鲁的小说归为区域文学的原因。在《船讯》中,同样的观点依然适用。普鲁设定的纽芬兰岛的恶劣环境,就是为了对失败者奎尔进行锤炼,以重塑他的信心。在普鲁的笔下,海岛纽芬兰常年处于寒冬的笼罩之下,仅有的一点夏季时光,却是稍纵即逝。这里的生活环境,总体来说除了大海就是岩石,居民很难找到用于耕地的农田。这里的支柱产业就是捕鱼业,而人们也懂得将对大自然的索取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奎尔在这里受到了严酷的自然环境的洗礼,给他上第一课的就是大海。对于不会水的奎尔来说,驾驶船返回锚爪港的旅程,充满了无尽的惊险。当他被汹涌的波涛卷进海里,奎尔本能的手刨脚蹬,在求生意志的支持下,奎尔竟然学会游泳了,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不会游泳,是父亲诟病他的重要原因。而这次意外导致奎尔学会游泳,也以为着他将要开始崭新的生活。
其次,普鲁运用纽芬兰岛当地人粗犷有力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使笔下的人物鲜明生动而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是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而语言的变化,则与人物内心的变化相联系。人类是一种语言的动物,正是通过语言人类才能做出种种价值判断,从而树立自我感;同时,人类的语言也只能在语言共同体中才能存在和得以保持。奎尔正是融入了纽芬兰岛当地人的生活,与他们使用共同的语言,才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因此,真实而地道的海岛居民、船员的语言,就成为普鲁塑造人物的强有力工具。对海岛居民的语言,习惯于城市生活的人自然会感到陌生。为了追求语言的准确性,普鲁曾经九次到纽芬兰岛做实地采访,这就保证了其语言粗犷有力而又风味十足。
三、典型的人物形象
在《船讯》中,奎尔是主人公,但普鲁要塑造的不仅是奎尔,还有众多在生活中失意的小人物。奎尔的姑妈阿格妮丝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普鲁在其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不同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往往没有华丽的外表和温柔的秉性,但却轮廓清晰、个性分明。作者善于通过特定叙事背景与恰当的情节设置,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船迅》中的几位女性也是如此。堕落得疯狂乖张的佩塔尔·贝尔,孤独而内敛的高个子女人韦苇和性格倔强刚强的姑妈阿格妮丝等,都是有着独特个性的女性。在《船迅》中,普鲁塑造的姑妈形象最为突出。她甚至是整个小说的灵魂性人物,对于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揭示小说的精神内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姑妈阿格妮丝身上有着鲜明的男性化特征,又不乏母性的温暖。她刚强倔强,气质粗犷强悍,对身边的人和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阿格妮丝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时,普鲁便以简洁但细腻的语言,将人物的这一性格特征鲜明的展现出来。“一个身材僵硬的女人,姜黄色的头发里夹杂着一缕缕银白”,“她的声音中带有一种哨音,好像汽车快速行驶时,一扇没关的车窗发出的声音”,对于佩塔尔,她没有奎尔那些自欺欺人的体谅,而是断定“那是一个穿高跟鞋的婊子”。这部分描写虽然只有寥寥数笔,却把一个性格直率粗犷的老妇人形象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小说中,姑妈作为奎尔的长辈,给了他从未有过的亲人的关爱。对于奎尔来说,姑妈不仅是一位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也是以他的母亲,弥补了奎尔一直以来所欠缺的家庭关怀。同时,姑妈也是奎尔心灵成长上的领路人。她的百折不挠和坚韧的生命意志,使奎尔逐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生活得自信和富有主见。姑妈带奎尔回到故乡纽芬兰岛后,帮助他重建家园和适应那与城市大相径庭的岛民生活。在奎尔对新工作抱有退却的想法时,姑妈断定“这份工作你当然能做。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可怕的事情,因为我们不可能逃避它们,忘记它们”。为了维持生计,姑妈做起了装潢商店。生意不景气,她又果断的改变策略,使生意有所好转。姑妈对奎尔的影响是巨大的,正是她不屈服的个性,总是能突破困境,走在他人前面的倔强感召和引导了奎尔。
此外,在《船迅》中,姑妈阿格妮丝这一女性形象也是自然的象征。她的生命坚韧有力、性格粗犷,内心善良慈爱。她与纽芬兰岛那粗粝的自然性格是十分吻合的。大自然锤炼了人类,给人们以力量,姑妈是大自然的人格化体现。
综上,普鲁在《船讯》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普鲁对小人物的关注,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普鲁对小人物的关注,使读者有机会正视心中的阴影,并拔出卡在喉咙的“鱼刺”,这也是作品深深吸引他们的原因。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