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对空间人物的刻画
色彩在影片中,不仅是纯粹电影化的造型手段,而且还要构成电影的视觉语言形态,它体现出电影色彩意义的表层特征;从色彩的自然属性升华为文化属性,由自然真实达到艺术真实,它揭示出电影色彩的深层意义;色彩融合在影片剧作之中,形成电影剧作的色彩结构,使形式本身成为剧作内容,这样就使色彩与影片的关系达到了“化”的境界,电影色彩的意义才能真正得以体现。色彩在影片中的生命品质才能得以存在。人物是电影画面的重要构成部分,人物的活动使电影空间变得灵动和富有生命力。因此,人物也是电影空间的一部分。而色彩对空间人物的刻画,可以进一步烘托人物在影片中的核心作用。
首先,色彩对空间人物的刻画应符合特殊的地理与文化风貌。这样才能使人物更好的融合到影片的叙事时空中去。如,《黄土地》中,一望无际的土黄色高原成为影片中重要的背景。人物灰黑的衣服和黝黑的皮肤,跟地皮的颜色非常接近。只有他们头上的白毛巾,才能让人感觉到与土地的区别。在影片中,多次展现了黄土地上耕种的农民。其中有一个镜头给人印象极深,翠巧爹蹲在自己耕种的地垄沟旁边,眼神中充满复杂的情感。那黝黑的皮肤,比黄土地的颜色还深的脸膛上沟壑纵横。这是一张典型的陕北农民的脸,他对土地有着复杂的情感。这黄土地,既是他赖以生存的资本,也束缚他的身体和精神。他从来不敢想象,离开这黄土地后,自己能去向何方。翠巧爹代表了黄土地上老一代农民的勤恳和任劳任怨,但其身上也有农民奴性。并且,色彩对空间人物的塑造还应注意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相互吻合,即通常所说的表里如一。
其次,色彩对空间人物的刻画,还可以通过色彩对气氛的渲染、场景的色彩选取,来对人物进行描摹和烘托。这种艺术手段往往能够在人物语言、表情和行为表现乏力时,来传达更多的内容和情绪。如,《天生杀人狂》中,奥利弗·斯通大胆的利用黑白和彩色影像之间的切换,同时对单一镜头中和画面的色彩也十分讲究。在影片中,导演对红色的运用非常多。印第安人的家就出现了红色的背景,此时表现出神秘、幻想、启示等意义。而红色的眼镜蛇、妖魔等,则与血腥、恐怖、屠杀等联系在一起。典狱长这个性格极其阴暗的人物,在影片中也有特写镜头。在表现他的脸时,镜头由彩色切换到黑白,尤其是他那舔着嘴唇的舌头,就像蛇头一样动来动去。他的邪恶也在这种色彩的变化中表现出来。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