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0年广西百色市59例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分析-调查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广西省百色市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措施及母婴阻断效果,为开展与推广HIV母婴阻断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10年广西省百色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HIV阳性孕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孕产妇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确认HIV抗体阳性者及H IV阳性育龄妇女随访中发现的孕产妇实施综合性(终止妊娠、预防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择期剖宫产、人工喂养)干预措施。结果58例(98.30%)接受了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失访1例(1.70%,外地妇女,返回原籍),其中知情同意终止妊娠19例(32.20%), 39例(66.10%)选择继续妊娠,100%接受了婴幼儿喂养指导。49例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幼儿接受了随访,其中11例婴儿HIV抗体为阴性,另12例在继续接受随访。结论百色市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有效的, 通过对H 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做好围产期保健,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 使母血病毒载量显著降低,可有效降低H I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实施。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孕产妇; 母婴阻断;
Key words:HIV; pregnant women; PMTCT;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随之母婴传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全国艾滋病感染者中,因母婴传播感染的比例由1997年的0.1%上升到2007年的1.6%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婴儿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MTCT)[2]而获得的。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WHO的最新估计,截止2003年底,受母婴传播威胁的儿童250万,死亡HIV/AIDS儿童42~58万。因HIV/AIDS成为孤儿数1400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是降低儿童AIDS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为了了解在我国艾滋病高流行地区艾滋病母婴传播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的效果, 进而提出适宜的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更好地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服务,减少高流行地区艾滋病母婴传播。广西百色市也是属于艾滋病高流行地区之一,本文对2005~2010年广西百色市59例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措施及母婴阻断效果,,为其他艾滋病高流行地区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百色市妇幼保健院2005~2010年间收治的HIV阳性孕产妇共59例。所有的HIV感染孕产妇全部经广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HIV抗体确认实验加以确诊。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59例HIV阳性孕产妇的病例资料,内容包括流行病学信息、干预情况、婴幼儿的随访等进行分析。干预的具体方法包括提供免费的孕前及孕期的艾滋病自愿检测咨询;对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提供安全的阻断治疗;对要求继续妊娠的孕妇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和孕期保健服务;适时进行产时阻断;进行产妇和新生儿的随访工作,建议和支持产妇对新生儿进行人工喂养,为新生儿提供0~6个月的免费奶粉。
2 结果
百色市妇幼保健院2005~2010年间共收治59例HIV阳性孕产妇,其中2005年3例,2006年4例,2007年6例,2008年7例,2009年17例,2010年22例,有多性伴者25例,有吸毒及静脉吸毒者5例,以上两者皆有者4例,有输血及血制品者3例,与HIV阳性配偶生活者12例,传染途径不详10例。
2.1 HIV感染孕产妇检出情况 59例HIV阳性孕产妇中,2例在孕前检出,26例在孕早期(孕28周前)检出,32例在孕28周后检出,10例临产时检出。59例(100%)产前接受了艾滋病自愿检测后阳性的咨询,58例产前接受HIV母婴传播干预服务,其中39例选择继续妊娠,19例选择终止妊娠。38例(97.49%)接受了新生儿服药及喂养指导,36例(92.31%)愿意接受新生儿随访(见表1)。
表1 例孕产妇检出情况
年份 |
孕28周前检出 |
孕28周以后检出 | |
终止妊娠数(%) 继续妊娠数(%) |
终止妊娠数(%) 继续妊娠数(%) | ||
2005 0 1 0 2 2006 2 不祥(失访1人) 0 1 2007 3 1 1 1 2008 1 2 1 3 2009 1 5 1 10 2010 6 4 3 9 合计 13 13 6 26 |
2.2 HIV阳性孕妇继续妊娠母婴传播干预情况 选择继续妊娠接受干预服务的39例HIV阳性孕妇,均已分娩,其中39例在孕期或产前接受了药物干预,服药>4周29例;服药<4周10例,其中临产时紧急服药8例。16例接受剖宫产,23例因进入临产,从阴道分娩。38例新生儿接受了出生后药物阻断,其中完成1周服药者35例,完成4周服药者2例,39例(100%)婴幼儿进行人工喂养。
2.3 婴幼儿随访情况 58例HIV阳性孕产妇,除了要求终止妊娠19例,有38例足月新生儿出生,1例早产儿出生。转孕妇所住地随访者4例,愿意接受主管医师随访34例,其中主动到我院进行随访者28例,33例已通过HIV抗体检测排除感染,3例仍在随访中。
3 讨论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条途径。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到目前为止 ,母婴传播 (mothertochildrentransmission ,MTCT)是 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母婴阻断。HIV母婴传播有3种形式:宫内传播、产时传播、产后传播,其中产时传播约占70%。母婴垂直传播可发生在妊娠各期,通过对流产产物进行病毒学检测发现,16~24周的胎儿组织如脑、肺、脾经PCR检测HIV-DNA阳性。在HIV垂直传播中,妊娠晚期和分娩期的传播比例很大。宫内传播被认为是病毒通过胎盘实现的,胎盘组织的细胞在体外可以感染HIV。艾滋病毒可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或通过破损缺口进入胎儿循环,而艾滋病孕产妇的胎盘组织中检出HIV报道国内尚未发现。研究资料表明[4],25%~38%的垂直传播是宫内传播。分娩过程中的传播是由于胎儿与含有病毒的血液及宫颈、阴道分泌物接触造成的。宫缩时可经母-儿微循环的血行传播而被感染的几率增大,胎儿娩出时,会阴切开术,阴道助产都会使胎儿皮肤粘膜受损而受感染。产后母乳中含有艾滋病毒,母乳的HIV的检出率高达58%新生儿感染是乳汁中的病毒通过口腔和胃肠道造成的,故产后哺乳也是HIV感染的重要途径,母乳喂养较人工喂养传播给婴儿HIV的危险大得多。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在未干预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为15%~50%,在发达国家为15%~25%,发展中国家为25%~35%。在我国为30%~35%。我国部分高发区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达35%,接近发展中国家水平,在发达国家,由于进行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已使HIV母婴传播率下降到8%以下,美国的研究表明,采用多药联合抗病毒治疗,结合剖宫产、人工喂养,传播率仅1%。国外,妇女在孕期安全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超过10年,对于HIV感染的妇女抗病毒治疗几乎将婴儿感染率降为0。抗反转录药物的应用,对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相关研究表明,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工作,可以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30%~50%降低至2%~3%以下[4.4]。母婴传播的概率是可以通过综合干预手段而成倍减少或阻断的。
•本院自2005年以来是广西省百色市艾滋病母婴阻断的定点接受单位,承担收治和接受转诊百色市及各县、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并按照有关的工作规范做好相关检测、治疗和产后访视工作。98.30%HIV阳性的孕产妇在本院接受了综合干预措施,母婴阻断实施情况良好。孕期服药时间没有100%达到4周以上,但是也达到了74.36%,主要原因是这部分患者是在孕期从未进行产检,没有检测过HIV,都是在分娩前甚至产时才检测出HIV感染,失去了孕早期进行干预的机会。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妇幼保健院要充分利用我们妇幼保健庞大的体系,做好妇幼保健及HIV母婴阻断意义的宣传,特别是对乡村一级的广大农村妇女,采取通俗、易懂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提高广大农村妇幼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扩大监测范围,提高孕产妇人群孕早期HIV筛查率,尽早发现阳性者并及时提供母婴阻断干预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HIV母婴传播的概率。
•我市感染HIV的孕产妇主要是通过几个方面的途径:婚前医学检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前检测、产后检测。我院根据我市这几个孕产妇感染HIV的途径来进行综合干预措施。首先,被HIV感染的妇女,婚前通过咨询检测暂缓结婚,而HIV阳性的孕妇,孕期保健时反复进行咨询及健康教育的指导,给予有关妊娠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信息,知情后自愿选择妊娠结局。2005~2010年就诊本院的59例患者中,19例患者选择终止妊娠,其中19例实施了人工流产或中、晚孕引产,明显提高了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对于要求继续妊娠的患者,早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在妊娠第一和第二个孕3月或孕中晚期接受HIV治疗专家的评估,为孕妇尽早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并提供咨询及孕产期全程保健。要求继续妊娠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产科干预+人工喂养等干预手段预防,规范地实施预防HIV母婴传播的综合措施可将HIV母婴传播率降至2%方利文。
目前认为产时感染是经产道通过血液、分泌物、羊水感染新生儿的。目前认为分娩期是艾滋病病毒垂直传播最危险的时期,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儿皮黏膜暴露于受病毒污染的母体血液、体液、宫颈分泌物而引起感染。因此剖宫产为目前最佳的分娩方式,而终止妊娠的最佳时间为38周,以防止因发生胎膜早破等产科因素增加母婴传播的机会[6]。值得关注的是HIV感染不是剖宫产的唯一手术指征,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医疗条件以及孕产妇的具体情形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不当的手术操作不仅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还可能因为手术的损伤增加母婴传播的风险[7]。从表2中可见实施计划剖宫产16例,有23例阴道分娩,其中 10例(25.64%)因为临产才住院,所以选择阴道分娩。而要求终止妊娠的19例中有6例系孕周大于28周,其原因:①孕晚期才检测出HIV感染;②因为交通的不方便,没有及时到医院定期产前检查,虽然发现HIV阳性,但没能及时进行早期咨询;③部分孕妇临产后才由基层医院转诊到我科;④孕产妇发生了早产情况。由于新生儿随访的例数较少,因此对于阴道分娩和剖宫产队新生儿感染HIV有无差异,研究和分析的意义不大,是今后需要积极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基层医疗系统对HIV母婴传播干预的认识,及早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早期干预,同时加强对产后的母亲和婴儿进行规范的随访是很重要的。
表2 例HIV阳性孕产妇妊娠结局
年份 例数 |
终止妊娠(例%) |
分娩(例%) | |
人工流产 引产 |
阴道分娩 剖宫产 | ||
2005 3 0 0 0 3 2006 3 0 2 1 0 2007 6 1 3 1 1 2008 7 1 1 3 2 2009 17 2 0 10 5 2010 22 4 5 8 5 合计 58 8 11 23 16 |
产后哺乳传播主要是通过母乳喂养将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有研究表明方利文,63%的HIV-1母婴喂养传播发生于分娩后一周内,75%发生于分娩后6个月内,87%发生于分娩后12个月内。因此产后实施人工喂养可有效的阻断母婴传播。本院分娩的39例新生儿,100%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进行人工喂养,38例接受服药咨询及指导,1例拒绝给新生儿服药,原因是担心药物对新生儿有不良反应(见表3)。
表3 94例HIV阳性孕产妇母婴服药情况
年份 |
HIV阳性孕产妇药物干预 |
新生儿药物干预 | |
产前服药 临产时紧急服药 |
服药一周 服药4周 拒绝服药 | ||
2005 2 1 2 0 1 2006 1 0 1 0 0 2007 1 1 2 0 0 2008 3 2 5 0 0 2009 13 3 15 0 0 2010 12 1 11 2 0 合计 31 8 36 2 1 |
对HIV阳性的孕产妇进行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不但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HIV阳性的发生率,同时具有很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王临虹。有效地母婴传播阻断,是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母婴阻断的意义远不止其经济学效益,其社会效益、政治意义更为重大。因此在全国更大范围特别是艾滋病高流行地区加强更规范的干预措施,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覆盖面和干预质量,对提高母婴阻断实施效果尤为重要。
总之,百色市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实施方法在本院实施有效,通过对H 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做好围产期保健,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 使母血病毒载量显著降低,可有效降低H I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值得今后进一步推广实施,同时也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与规范,特别是加强随访的可行度,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HIV母婴传播。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属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R]。
[2] 王临虹; 王爱玲; 方利文; 苏穗青; 乔亚萍。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状况与预防[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03期。
[3] Kourtis AP,Bulterys M,Nesheim SR,et al.Understanding the timing of HIV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 to infant[J].JAMA,2001,285:7.9-712.
[4] Joseph M ,Mrus MD,Joel Tsevat,et al.Cost-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gs to Reduce Verrical HIV Transmission from Pregnant Women Who Have Not Receivde Prenatal Care[J]. Medical Decision Making,2004,24:30-39.
[5] 刘利容,刘民.HIV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4):3931.
[6] 彭瑞宇,王娟丽.昆明市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效果分析。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0,2(4).
[7] 王临虹,方利文,龚双燕,等.感染HIV的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需求与障碍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1):10-12.
[8] 王临虹.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9] 刘学周.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的卫生经济学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8,11(21):45-46.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