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体现出救赎的必要
梅尔维尔通过《白鲸》向读者反映了当时美国捕鲸业的蓬勃发展,揭示了当时美国对大自然肆无忌惮的掠取。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人对物质的贪婪追求完全丧失了应有的道德底线,对此全然不知。作者不惜笔墨细致地描写了不同鲸的每个特征,形象且冷酷地描写了捕鲸、屠鲸的各个环节,充斥着血腥与残忍,以此来毫无掩饰地批判当时的美国社会,同时也通过这部小说中人物来探索这些问题的根源,即宗教信仰下的人神关系。作者出身于清教徒家庭,父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母亲信奉加尔文宗,作者对其他宗教文化也有研究,因此,在梅尔维尔的作品中出现了盘根错节的宗教思想。在《白鲸》中,随处可见人神对话,作者敏锐地洞察到当时美国人的信仰状况开始倾向世俗化,掩盖了信仰的精神指导价值,因物质满足而引起的盲目乐观情绪加剧了人们沉浸在物质带来的享受,显露了人性的贪婪与漠视;同时极端乐观情绪模糊了社会底层发出的诉求与落魄。作者凭借塑造小说人物群像来反映美国这种只追求于片面乐观的精神背后人性的困境,无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导致生命在即将消耗殆尽之时仍然不得领悟的可悲现状。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性格迥异,脾气暴躁,这些人都消逝在海中,仅有以实玛利得救,这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残酷的社会现状为人性制造了困境,不过最根本的在于人性本身的善恶。
在《白鲸》中,作者借助人物在困境中的反抗,透彻地剖析了人性在脱离信仰后的徘徊与踌躇,更体现了凌驾于人性之外的必不可少的救赎力量。首先是死亡与生存的困境,在小说中作者最先关注的就是生与死,对生与死的思考及选择贯穿了整个故事,揭示了人对死亡的本能恐惧,以及对生存的焦虑。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全力烘托死亡气氛,使佩廓德号始终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作者大量引用与死亡相关的神话、历史等传说,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既能够随时提醒读者死亡发生的不确定性,又能够阐明不同死亡的必然性。这些阴暗的死亡气氛折射出作者对人性困境的关注。然而,没有信仰的死亡就毫无意义,作者所揭示的人性的困境,不仅仅是生命的消逝,也指精神的堕落和丧失。小说主人公亚哈船长目中无神却自以为神,他的精神已经与身体分离,逐渐消亡。其次是苦难与命运的困境。作者借助小说主人公亚哈船长的苦难折射出人类的苦难。亚哈与白鲸莫比的抗衡中失去了一条腿,亚哈将白鲸看作是所有罪恶的化身,认为自己所受的苦难全部是白鲸所赐,从而使他开始对莫比展开复仇,以至于失去了生命。亚哈是咎由自取或者是罚不当罪,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亚哈本人的困境,更是人类的困境。在斯达巴克看来,白鲸袭击亚哈是自保的本能,认为亚哈与白鲸赌气就是亵渎神明。作者通过斯达巴克指出人类对待苦难的方式,苦难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待苦难的方式。小说主人公亚哈船长以及旁观者斯达巴克对苦难大相径庭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对苦难和命运探寻的多个维度。
作者梅尔维尔借助小说《白鲸》来解析人性物质层面的困境以及内在精神的困境,从而来探寻救赎的必要性。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