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中的人物形象解读
一、引言
爱尔兰作家里阿姆·欧弗莱赫狄( Liam O’Flaherty)的短篇小说《春播》描述了20世纪初爱尔兰年轻的新婚夫妇马丁和玛丽结婚后在初春第一次播种的生活。该小说被文学爱好者所喜爱,也作为精读课文被收录在《现代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二单元。作者将故事的发展集中于短暂的一天,向我们展现了淳朴的乡村生活,赞美了勤劳、朴实、责任感、乐观等美好品质。作者创作手法直白洁净,情节创设平铺直叙,读者既看不到繁复炫丽的结构,又找不到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看不到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1]。但是,通过精彩的行动、语言和心理描写,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回味悠长。
二、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甚至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离开行动描写,人物形象就会显得单薄无力。在《春播》中,作者通过主人公一天的行动来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
行动展现人物性格,典型的行动描写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比如,在《春播》中一共有两次拥抱的行为。第一次是在夫妻二人出发前,马丁在仓库取种子和工具时被篮子绊倒了,为了安慰丈夫,玛丽的胳膊搂住了他的腰,把脸也贴了过去。妻子的拥抱使丈夫的怒气烟消云散,他们就站在库房里相互搂着。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丁佯装粗鲁地把她推开,并督促她早开工。第二次是他们来到田间,马丁手拿铁锹往前走到头里,朝手心吐了口唾沫,准备在妻子面前大显身手。当马丁要开始翻第一锹土的时候,玛丽又用一只胳膊搂住他的腰,站在那里,像孩子那样兴奋地看着马丁的铁锹就要掀起的地皮。如果说第一次拥抱是玛丽用女性的温柔体贴,成为丈夫焦躁火气的消防员,那么春播开始前在地里的第二次拥抱,则是主动要求共同开启人生第一锹土,与丈夫同甘共苦的爱情誓言[2]。然而,马丁却一心想着他的男子汉气概,命令玛丽退到后面去。马丁自律并极具家庭责任感。他很现实,他知道春播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明白生活中不仅有浪漫爱情,他更要肩负起家庭责任。
小说不但展示了丈夫劳作的行动,也不失时机地通过动作表达对妻子的赞美和爱恋。他们吃午饭时,他觉得有玛丽这样一个老婆十分骄傲。他的身体向后倚着,一只胳臂撑着地,另一只手拉住妻子的手。他们就这样吃完了午饭,两人依然手拉手不放开。尽管此时他们什么也没有说,但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他们握手的同时眺望着远方。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愿意并且乐意相伴、相助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马丁虽然很年轻,但他的行动表明他是一个干活好手,能够担负起家庭的重担;玛丽虽然有女性娇弱和犹豫的一面,但她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她是马丁的好帮手。她不但要耐心地种下土豆种子,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活。就像小说描写的那样,他们通过行动创造物质生活,也用行动证明他们的浪漫爱情。
三、人物语言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语言。许多研究都表明男女两性话语模式上更深刻的差异体现在话语方式与策略上。在传递信息或者交流思想时,深信自己为强势群体的男性总是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大多数视谈话为一种保持独立、维护自己地位和权利的方式[3]。在《春播》中马丁和玛丽对话也很有特点,作者通过典型、真实地语言描写为我们勾勒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者对男主人公马丁的语言描写显示了他很自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努力可以为妻子和家庭带来幸福生活。当他们到达田地里时,马丁自豪地说:“玛丽,这下让你瞧瞧你嫁了个多么棒的男人!”在他们午休吃饭时,马丁又得意地对妻子说:“瞧,我都整了两垄半地。比村里别的男人干得都多!”马丁不仅通过实干来捍卫他一家之主的地位,也通过语言来传达对妻子的鼓励。干完一天的活以后,马丁不由自主说到:“哈!今天成绩不错……,你干的那份活,也比村里别的所有女人干的都好。”通过对马丁简短的语言分析,不难看出他对妻子深深的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不但在行动上证明了他对妻子和家庭的责任,也用赞扬给予妻子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
在妻子拥抱他时,马丁每一次都粗声粗气或佯装粗鲁。第一次马丁说:“好了,好了,丫头,这样下去我们要到天黑才能开工了。”第二次他直接说“丫头,看在上帝的份上,快退到后面去!”可见,马丁在劳作时更加严肃认真,他不时引导妻子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生活的幻想和期待上,必须要付出实践才能有一个好收成。
玛丽对丈夫的依恋也可以通过她的语言表现出来。当马丁准备大干一场来翻起第一锹土时,妻子迫不及待地叫道:“马丁,等我跟你一起干吧。”玛丽不甘落后,想一直陪在丈夫身边。当马丁粗声训斥她不要在田地里卿卿我我时,玛丽说:“嘿!谁要看就看,我们在乎什么?”看到这里,读者的脑海中不禁浮现了一个率性的女性形象,她敢于表达对丈夫的爱恋,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同样是语言描写,但两人的性格差异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太阳落山时,马丁对妻子说:“该回家了,玛丽。”玛丽却没有说话,只是思绪又想到了回家以后要干的种种家务活,刹那间她脑子里闪过抗拒的念头。如果说马丁是理智型,那么玛丽就是感性型。丈夫 Martin 通过他的话语,极力表现自己是一个称职能干、认真负责的丈夫,妻子Mary则通过她的言语表现出自己是一个温顺体贴、任劳任怨的妻子[4]。男女主人公的言语差异对于展现人物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心理变化
玛丽情绪跌宕起伏,这与马丁粗狂的情感相映成趣。他们的心理及其变化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
在二月干燥、寒冷的清晨,夫妻两人准备春播,他们既兴奋,又有些沮丧和担忧。在小说开始,作者就通过细微的心理对比展示了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正如每个初尝新婚的喜悦和焦虑的女人一样,玛丽以其精明的女人头脑,想到女人一生中会遇到的种种事情。而马丁此时所想的事只有一件:他能不能把春种干好,证明他是个配当一家之主的男人。”面对艰苦的生存条件,丈夫没有心思和妻子儿女情长,占据他脑海的是如何证明自己能够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当他们开始在田地里劳作的时候,马丁什么也没有想,只是玩命地翻地,可是玛丽此时却胡思乱想,心生恐惧。“她突然对那残酷无情的土地也害怕起来。土地是农民的奴隶主,它将一辈子把她牢牢拴在艰辛的劳动和贫困上,直至她再次躺入它的怀抱。她短暂的浪漫爱情一去不复返,往后,她只不过是丈夫耕地的帮手而已。”玛丽在劳作过程中经历了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她的情绪波动较大。丈夫对她的忽视更使她真实地感受到田间耕作的繁重与现实生活的艰辛。但是,玛丽并没有沉溺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中,她拿起种子快速地栽种起来,试图努力跟上丈夫以驱散那突然袭来的恐惧感。这种真实细腻的心理变化让我们看到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短暂的彷徨和不安并没有减少她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认清现实生活的不易之后,她会更加支持丈夫,创造他们的生活。
玛丽感情细腻,作者着重描写了她的心理变化。在结束一天的劳作后,她想到回家后还有很多家务,反叛情绪又闪过脑海。但此时,丈夫的鼓励使她的疲惫、不满、抗拒都消失得无影无踪。特别是当她看到和丈夫一起劳作的成果,不由自主感到由衷的舒畅。在回家的路上,玛丽又开始幻想起以后的生活,“明天,明天的明天,一辈子,每到春天来临,他俩都会弯腰播种,直至两人的手和全身的骨头都因关节炎而变形。不过一到夜晚降临,睡眠会使他们忘却白天的艰辛。”主人公夫妇漫长的人生经历似乎被浓缩在了一天的“春播”时光里,而读者在“一天即永恒”的感慨中如同窥见了主人公夫妇未来无数个“春播”之日的劳作场景以及伴随人类本身永恒的情感冲突与斗争[5]。
五、结语
作者通过对马丁夫妇春播生活的敏锐观察,尤其是细腻的行动、语言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夫妻二人敢于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马丁作为一家之主,极力展示他的男性权威形象。他用行动证明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的、有责任感的丈夫。他言语虽不多,但一直掌控着夫妻谈话的主动权。他心理变化较少,让我们看到他对生活的坚定态度。玛丽心思细腻,情感丰富。当丈夫急躁时,她会柔声安慰;当丈夫自夸时,她会调皮开他的玩笑;当丈夫开心时,她会一起分享。更多的时候,她是个任劳任怨的帮手,顺从命运的安排,和心爱的男人一起,踏踏实实地劳动,用努力和汗水,向土地索取粮食[6]。正是这些典型的行动、语言和心理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两人相互扶持,共同劳作,共享美好生活的决心。尽管田间劳作辛苦,这对年经的夫妻依然很乐观。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憧憬着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