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说《红字》的浪漫主义主题
《红字》是一部以北美殖民地时期为历史大背景下的描绘爱情故事的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叫海丝特·白兰,因为仰慕齐灵渥斯,一个有着渊博学时的医生而嫁给了他,然而在他们之间,真正的爱情是不存在的。这样的婚姻并没有给白兰带来幸福。在和牧师丁梅斯代尔不断交往的时候,白兰不由自主地和梅斯代尔陷入了爱情中,同时两个人还生下了一个女儿,一个无法告诉别人的私生女珠儿。这样的情景下,白兰身上便背上了不忠的帽子,她的身上被挂上“A”字,并遭遇了当街示众。在这样的遭遇下,白兰对自己和孩子生父一直坚持不屈,不愿意承认这一切,这也从而导致了她人生的悲剧。
一、道德的约束力高于法律
对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约束力问题,传统的人们思维都觉得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是毋庸置疑的,远远超过道德。在小说《红字》当中,作者霍桑则加强了对道德力量的渲染。小说中的丁梅斯代尔是一个神职人员,他不仅是凡夫俗子中的一名,同时也是圣人中的一名。当地人对丁梅斯代尔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他不仅有着非常英俊的外貌,同时他的学识也是非常渊博的,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他就像是上帝派下来的使者,来到这里对人们中存在的智慧、谴责和爱情等进行传达。大家都觉得丁梅斯代尔是如此的神圣不可侵犯,甚至连他踩过的地方都变得神圣。就是这样的一个圣人,他其实却是一名罪人。和海斯特偷情之后,丁梅斯代尔在海斯特的掩护下并没有被法律制裁,但是他今后的日子却是备受折磨,内心那种清教徒的道德观对他的内心进行着巨大折磨,让他的生活过得那样的压抑,这样的精神惩罚对他来说是那样的深刻,犹如烙在内心的那个“A”字一样,永远都不会被磨掉。正是这样的惩罚将丁梅斯代尔的生活毁灭,让他开始变得魂不守舍,成天虚伪度日。这样的日子对他的心灵不断折磨,随着一天一天过去的日子,他的身体也逐渐被消垮,人也越来越消瘦,然而那种婚后甜润的声音却依然在,但是衰败的趋势也包含在内,让人不得不担忧。在后来,当丁梅斯代尔遭遇一些惊吓或者突然的事件的时候,他会下意识的将自己的双手放在自己的胸前,然后脸上会突然发红,接着脸又会变得苍白,非常吓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痛苦不堪。在最后的时候,丁梅斯代尔内心的最后一根防线终于崩溃了,布道的精彩演讲之后,他凭借自己的最后力量,借助海斯特的搀扶勇敢地走上刑台,将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进行坦白。此时的他将自己的双手放在胸前,解下牧师领带,任凭人们进行嘲讽和唾骂。在刑台之上,丁梅斯代尔实现了对自己精神的救赎,内心获得了新生,他的灵魂从道德的煎熬和折磨中解脱了。在小说《红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那种对传统思维的打破,对道德的力量进行了强化,他在人们的内心和行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德和法律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甚至道德对人们的约束力更强。
二、人物描写中的浪漫主义
作为一位浪漫主义的作家,霍桑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刻画,富有非常强的主观主义在里面,虽然丰富度和复杂度还不太够,但是象征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具有鲜明特征且各不相同的人物象征意义。小说塑造的三位主人公中,丁梅斯代尔是半悔过之人,海斯特是诚信悔过之人,齐灵渥斯则是一个真正的罪过之人。对于自己的罪责,海斯特坦然承认,并在自己的胸前佩戴了象征罪恶的红字。她勤俭度日,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帮助别人,因此获得解脱,这样的形象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即诚实地承认罪恶,并将它完全显露。因此作者所设计的海斯特是诚心诚意进行会过的人。然而丁梅斯代尔却是不一样的,对于自己的罪责,他没有勇气进行承认,因此在他的内心深处遭受着心灵的折磨,痛不欲生。在做完最后的布道之后,他终于鼓起自己的勇气,和海斯特一起走上刑台,坦白了自己的罪恶,并在自己的胸前带上了红字,在死亡之中自己的心灵获得了解脱。丁梅斯代尔这个角色在成人自己罪责的过程中还经历了对自己罪责的隐瞒过程,因此他是半悔过之人的代表。小说中的齐灵渥斯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遭受侵害的人,但是到了最后,他却变成了一个害人的人,因此便成了一个罪人。他有着畸形的,令人感到害怕的身体,两只眼睛里有着幽暗的光,狞恶之态经常出现在他的脸上。在他的心灵深处已经被罪恶侵蚀,人性已经完全丧失,他就如魔鬼。以医生的身份,齐灵渥斯和丁梅斯代尔假意接近,通过和他的假意关心来对丁梅斯代尔心中的秘密进行窥探。报仇是齐灵渥斯的唯一生命价值。当看到丁梅斯代尔死后,齐灵渥斯觉得自己已经达到目的,但是他也耗尽了自己的全部体力和精力。作者觉得齐灵渥斯就是一个对神灵进行亵渎的人,同丁梅斯代尔所犯下的罪恶比起来,齐灵渥斯的罪恶是非常之大的,就是一个真正的罪人。
在总督衙门大厅内,海斯特和珍珠看到了一副盔甲,是海斯特拼尽自己的全力所换来的。在盔甲护胸的凸面上面,珍珠看到母亲胸前的红字变得越来越大,而母亲的形象在这样的映照之下却显得非常的渺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对个人的罪恶是那样的夸大,将严重性完全强加于人身上,这样就将人的灵魂、品格和罪恶的真实本质全部掩盖,让人无法真实辨认。小说的最后,丁梅斯代尔鼓起自己的勇气,在海斯特和自己女儿的搀扶之下来到刑台上,成人了自己的罪过,并倒地而死。这个时候,太阳刚过子午线,在牧师的身上照耀,显得他的身体是那样的清晰,在法庭面前对自己的罪恶进行申述。这样的描写表明牧师在对自己的罪恶进行坦白之后,心灵获得了重生,身体虽然死了,但是灵魂却是获得了重生。
三、女性意识的觉醒
当通奸罪被识破之后,海斯特被罚在绞刑台上抱着自己的孩子站立三个小时。在当时17世纪的英格兰,这样的惩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海斯特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在公众面前对自己的丑事进行暴露,然后让旁人进行嘲笑和讽刺。然而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些都是显得那样庄严可怕,就像世界末日来临一般。走出牢门的海斯特,并没有像那些经历灾难之后人们的憔悴,而是有着非常高雅的动作,脸上带着微笑,对周围的人们进行环视,将自己胸前的“A”字和自己的孩子展现给众人。经过她的手,这个“A”字被绣得非常的华贵、雅致,让人们看来之后会产生很多的想法。在这样的清教徒当中,如果能有一个罗马天主教的人,他一定会觉得海斯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夫人,她那从容的面容和华丽的服饰还有怀中抱着的婴儿,这些都是一个圣母的形象。在绞刑台上面,海斯特并没有将同犯的名字说出来,而是选择自己一个人来将这些罪责承担下来。海斯特的内心遭受着巨大的煎熬,但是她却对自己的尊严进行了捍卫,从而预示着一种女性意识的滋长。
在承受痛苦的时候,海斯特不能准确判定痛苦程度,但是当痛苦过后,她的内心却更加难熬。当出狱之后,海斯特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艰难。在一间小茅屋里,她和自己的女儿珍珠相依为命,凭借自己做针线活来赚取收入养活女儿。物质上的匮乏之外,海斯特还要遭受精神上的痛苦,公众的蔑视让她的内心时刻处于边缘地带。这是一片如此陌生的地方,没有海斯特的家人和朋友。贵妇们会故意对她进行戏弄,让她很是难堪,她帮助过的穷人也会对她进行辱骂,小孩子们也会时常在海斯特的背后进行高声尖叫。在这样的社会中,海斯特感到了难以想象的孤独,完全就是一种被排挤和驱逐。只有女儿珍珠才是她的唯一依靠。当面对贝宁汉州长对女儿抚养权的剥夺时,她进行极力防抗。海斯特对孩子抚养权的抗争是一位母亲的抗争,同时也是对当时男权社会的抗争,是女性意识的觉醒,是海斯特对当时清教统治的公然反抗。
海斯特的生活遭遇了很多的屈辱和不幸,对这些她都默然接受了。但是当她知道自己的前夫齐灵渥斯对情人丁梅斯代尔进行陷害,并且知道丁梅斯代尔的生活生死不如的时候,海斯特决定对自己的情人进行解救。在七年之前,为了对丁梅斯代尔和珍珠进行保护,海斯特并没有说出齐灵渥斯的真实身份。在七年之后,她挺身而出,将齐灵渥斯对丁梅斯代尔的素有伤害都极力制止。海斯特在海岛上对自己的前夫说,自己会将所有的真相揭穿,让世人都看清楚他的真面目。这样的行为说明了海斯特勇敢,她很清楚的知道如果退让和懦弱都无法阻止前夫进一步伤害丁梅斯代尔的行为,这个时候的她已经做好一切准备。海斯特在七年的时间里得到了成长,过去忍辱吞声的她已经不再了,开始变得反抗,这充分说明女性意识在她内心开始逐渐觉醒。
结论:
作者霍桑在小说《红字》中对当时的英格兰社会进行了描绘,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对那些传统的清教徒说教进行分析,表现了一个艺术家所具有的冷静的态度,同时他的立场也是怀疑和批判的。作为一个观察者,霍桑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来对这一切进行审视,运用艺术手段来对事物的真实本质进行揭露,从而将人物的命运困境进行深刻揭露。对于任何事物,霍桑不会进行下定论,也不会运用说教的方式来对这些困境进行化解。作者只是希望通过小说的描写来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借古讽今,在不断的讨论和探究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和看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