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立龙绘画的表现语言
从整体来看,宫立龙更喜欢方形的画面,因为这样的画面更加有利于与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达成一种视觉上的合理性。他所塑造的东北农民的形象身体粗壮、比例夸张,类似于汉代四川地区的说唱俑。作品中往往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物同时出现,或诙谐、或嬉闹,或让人看后忍俊不禁的一本正经。用画家本人的话来说:“很多画都是我自己‘编造’的。我常常觉得我走在一条很危险的钢丝绳上,稍不留意,倾向这边,就是常见的乡村风俗画,倾向那边,便是油画讽刺画、‘油漫画’,因为我也关注这一时期文化中的可笑和荒诞,靠着头脑中理性的长竿在寻找平衡,因此我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去描写农民。”这正体现出画家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技术上的掌控能力。我们不能把这种图式解释为漫画与油画语言的简单相加,因为画家在表现东北农民的生活状态时,着意于将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并在写实油画与漫画之间找到到了一个合理的表现空间,而最终并没有失去油画艺术本应具有的意味。
在人物造型上,宫立龙既没有照搬古典主义那种严谨的塑造手法,也没有吸取现代主义那种感性的表达方式,而是将艺术形象适度概括,抛弃一些繁缛的细节,甚至将一些内容进行符号化的处理,这样就把繁与简的对比置于一个合理的尺度中,既不失人物形象的粗犷豪放,又表现出刻画手法的细腻微妙。
色彩运用同样显现出画家的独特认知,画家摒弃了古典绘画那种严肃、沉闷,甚至压抑的色调,而是大胆使用纯度较高的红、绿等色彩。但这并没有使画面变得浮躁,画家将学院派严谨的色彩关系运用其中——用中性调子作为背景,以此来消解色彩上的冲突。对于中国的民间艺术而言,红色与绿色的民间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红、绿色彩的运用,又充分显示出画家对于东北以乡土文化为表征的敏感。
在图式结构方面,体现出西方古典绘画对他的影响。作为画面主体形象的人总是居于正中,并且给受众一种近距离观照的视觉效果。单一色调的画面背景简单化处理方式,使得画面的主体形象更加突出。更多的作品是将画面中的人物置于一个空旷之地,地平线被主观地压低,背景大面积的单色把主体形象反衬出雕塑般的感觉,也许画家正是用这样的图式来强化他的作品中的那种文学性的效果。并且,从画面可以看出,宫立龙最擅长或者最喜欢运用三角形的图式结构,尽管他的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大多都是动态的,但三角形的图式结构仍然使画面获得一种显而易见的稳定性。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