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小说的审美价值
欧.亨利(1862---1910)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以短篇小说闻名于世,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共同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欧.亨利出生于美国的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一生虽然富有传奇性但也充满了坎坷,欧.亨利从事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所以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非常的了解。正是因为这样,欧.亨利成为了下层贫苦大众的代言人。欧.亨利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主要收录在《四百万》、《白菜与王国》、《命运之路》等集子中,其中著名的小说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爱的牺牲》、《带家居出租的房间》、《最后一片叶子》等,这些小说使欧.亨利获得世界的声誉。这些小说构思新颖奇特,结局总是“意料之外却又显得情理之中”。其中《麦琪的礼物》因为独特的情节设计和艺术手法而被世界人们所熟知,《麦琪的礼物》又名《圣诞礼物》,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对小夫妻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将自己视为最珍贵的的东西卖掉,两人最后发现彼此视为最珍贵的礼物都成为了无用的东西,妻子将自己的长发卖掉给丈夫买了一条金表链,而丈夫却将自己的金表卖掉为妻子买了一套发梳,虽然他们彼此的礼物都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他们却得到了全天下最珍贵的东西----爱。本文主要通过这部小说来分析欧.亨利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精心巧妙的构思
欧.亨利的作品都构思巧妙,语言诙谐幽默,并在“含泪的微笑”中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欧.亨利善于精心安排作品的布局,作品中总是充满了未知的悬念与引人入胜的情节安排,使人总觉得“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进而对其作品回味无穷。
首先,引人入胜的悬念:欧.亨利的小说总是充满着未知的悬念,小说本身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是由于悬念的引入使得简单的情节发生了质的变化,总是吸引着读者想进一步读下去。如小说《麦琪的礼物》在开头便为我们设下了悬念,这就造成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读者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忍不住想一直往下看,德拉想要为吉姆买圣诞礼物,但是她仅有一块八毛七,其中的六毛还是从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里死皮赖脸硬赖来得,从中我们看出德拉家的贫穷,那贫穷的德拉怎么才能弄到钱给吉姆买礼物呢?欧.亨利在这里就为我们设下了悬念,到后来我们知道德拉将自己心爱的头发卖掉为吉姆来了一条金表链。不仅如此,当德拉期待吉姆的反映时,作者又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悬念:“吉姆站在屋里的门口边,他的两眼固定在德拉身上,其神情使她无法理解,令她毛骨悚然。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根本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仅仅是面带这种神情死死地盯着德拉。”读者在这里就产生了困惑,难道吉姆因为德拉没有了长头发就不爱她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吉姆给德拉买了一套发梳,但是现在却没有任何意义了。但吉姆怎么会有钱呢?最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吉姆卖掉了自己的金表。至此悬念全部解开。
其次,明暗两条线索并用:欧亨利为了独具匠心的描述作品的故事情节,他采用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来进行阐述。在小说《麦琪的礼物》中,德拉给吉姆买表链是一条明线,二吉姆给德拉买发梳是一条暗线,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德拉特地渴望给吉姆买一份像样的圣诞礼物,即使在特别贫困的情况下还是将自己最珍贵的头发卖掉了为吉姆买了一条表链,德拉所做的一切都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但是我们对吉姆的行为毫无头绪,我们并不知道吉姆是不是打算给德拉买圣诞礼物,也不知道吉姆的钱从哪里来和买了什么礼物,我们对这一切都毫无所知。在小说接近结尾的时候真相大白。除了这部小说,欧亨利在其他的作品中也都明暗两条线索并用,《警察与赞美诗》中苏比一心入狱是明线,当时的社会标准是暗线,《最后一片叶子》中琼西对生活的无望是明线,老贝尔曼画在墙上的那篇叶子是暗线,这种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可以设置悬念并制造出阅读的紧张感,同时也可以调动读者的好奇心与思想情绪。
二、极具特色的语言
《麦琪的礼物》其所以是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说,除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之外,也离不开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载体,语言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作品的成功与否,像欧.亨利这样一位语言大师,其语言的运用一定是别具匠心。
首先,幽默、修辞语言的运用:在《麦琪的礼物》中欧.亨利运用了不少幽默的语言,这种幽默诙谐的语言使得小说更具魅力。在小说的结尾我们都知道双方的礼物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德拉还是说到:“漂亮吗,吉姆?我搜遍了全城才找到了它。”看到德拉这样的反应,吉姆并没有拿出手表,而是躺下来笑了笑说:“德拉,”他说,“让我们把圣诞礼物放在一边,保存一会儿吧。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吉姆明明知道两个人的礼物都没有用了,可还是用这样幽默的语言来安慰德拉,不仅仅让读者莞尔一笑,还要读者在幽默中感受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小说中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在形容德拉头发的时候写道:“如果示巴女王也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总有一天德拉会把头发披散下来,露出窗外晾干,使那女王的珍珠宝贝黯然失色,”这种夸张的手法让我们了解到了对头发的珍爱。欧.亨利其它的小说也是通过幽默、修辞语言的来进行表达,如《警察与赞美诗》、《爱的牺牲》等作品,这些作品都让我们看到了欧.亨利对语言运用的得心应手。
其次,陌生化与简单化语言的双重运用。小说中除了幽默、修辞语言的运用,小说中还运用了陌生化和简单化的语言,陌生化和简单化看似是矛盾的,但是欧.亨利却和谐统一的将其运用到小说中。陌生化始终独特的语言形式,就是将我们平时习惯性的说法换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进而让读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这部小说的陌生化主要体现在其题目的运用上,小说的题目为“The gift of the Magi”,“Magi”音译为“麦琪”,其实在西方的文化中,Magi是耶稣降生时来自东方的三个送礼的贤人,他们带来的礼物都不是很贵重,但是却表达了对耶稣的尊敬与敬爱。小说中德拉与吉姆的礼物与Magi有异曲同工之处,男女主人公都卖掉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但是买来的礼物最后都变成了没有的东西,但是蕴藏在两人之间的爱情却是无价的。欧.亨利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来自社会底层,他们都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再加上其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所以在语言的选择上,欧.亨利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简单化口语,《麦琪的礼物》的语言就非常简洁明了,在寥寥几个词语的运用就勾勒出男女主人公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
三、出乎意料的结局
众所周知,欧.亨利小说以出乎意料的结尾致胜,这似乎已经成了他小说的代名词,一提到他的小说,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出奇制胜的结局,这种结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首先,“含泪微笑”的结尾:欧.亨利小说的结局总是那样的意料之外,仔细品读后又觉得在情理之中,由于其语言的独特性加上精心的安排设计,使其小说的结局总是呈现出“含泪的微笑”,在《麦琪的礼物》的结尾,德拉卖掉自己的头发为吉姆买了一条表链,但吉姆卖掉了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发梳,他们的礼物都没有了实际价值,这超出了读者原有的期待预期完全不同,两个人把最心爱的东西卖掉换来的尽然是这样的结果,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带有悲凉与欢喜双重的矛盾性,在这种矛盾中小说戛然而止,在留白中让读者产生深深的思考。这种“含泪微笑”的结局同样出现其他的小说结尾,例如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当苏比听到教堂的赞美诗时,他决定重新开启自己的人生,但就在这个时候警察用莫须有的罪名抓紧了监狱,这是让读者措手不及。“含泪微笑”的结局带给读者出乎意料的同时也带给了读者深深的思考。
其次,意料之外的人文情怀。欧.亨利的小说在出人意料之中还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欧.亨利用自己的笔触表达了对下层社会人民的关怀,《麦琪的礼物》中的男女主人公就是最下层小人物,他们几乎一无所有,德拉仅仅有一块八毛七,并且将这些钱反复数了三遍,不仅如此,德拉和吉姆两个人的公寓也非常的简陋,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两个人都穿着朴素破旧的衣服,从这些中我么可以看出两个人生活的心酸和拮据。德拉和吉姆只是整个美国社会的一角,欧.亨利借他们两个人表达了对整个社会下层小人物的同情与怜悯,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做了深刻的揭露。在对德拉两人表示同情的同时,也对他们之间坚贞的爱情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进行了衷心的赞美,肯定了两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尊严与价值。
综上所述,《麦琪的礼物》本身并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但是欧.亨利通过巧妙的构思、幽默诙谐的语言以及出人意料聊的结局将这个简单的故事化腐朽为神奇,使其成为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同时欧.亨利这种独特的艺术特色也在文学界独树一帜。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