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山歌的艺术特征
1、新化山歌调试特征
于湘语方言地区,受湘语方言语调特征影响,当地人民在歌唱过程中,往往会选取一类通过小三度音、大三度音互融的音调转换为歌唱旋律。结合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新化山歌音乐大部分均由四声音列、五声音列构成,还存在小部分新化山歌是由三声音列构成,于上世纪50年代之后所创作的新化山歌则出现了由六声音列、七声音列构成的情况。于新化山歌中,它是由两种不一致形式的小三度音、大三度音互融的音调转换为l、do、mi、sol四声音构成,其中la为低音部位,因此通常是调式主音,产生出新化山歌中一种十分多见的调试羽调式[4]。以歌曲《神仙下凡实难猜》为例,如图1所示,此为一首架构于缺商音的四声羽调式的曲谱,其作为一首高腔新化山歌,反映的是对生活的调解,对疲劳的疏解。在图中的曲谱中以纯五度、小三度及大三度为主。此外该首山歌中十分频繁的出现羽音,于歌曲第一小节便产生了整支曲子的最高音,曲谱表现为嘹亮、激越的特征,该支曲子末尾结束于调式主音la音之上。
2、新化山歌歌词特征
新化山歌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其通常所呈现的便是新化当地人民上时间以来的民俗风情、社会变迁。新化山歌歌词口语化随意自由,通俗易懂,简练直白。
(1)口语化
民歌乃是口头保存、口口相传的一种特殊艺术表现形式,民歌歌词通常也是由口语形式进行表现,歌词所选取的相关语种,自语法、语义以及语音等角度对民歌风格均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于新化山歌之中,歌词表现出十分口语化的特征,歌词取自生活、反映生活,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均转化为歌词进行记载,如歌曲《娘女辩》中的歌词“答题胶卷,摇头晃脑,搔耳抓腮读得莫奈何”及“寻花问柳,疯疯癫癫,放放荡荡唱山歌”;如歌曲《麻雀儿麻》中的歌词“爷在桃园踩细茶,翁妈在灶屋里炒泡泡”、“甜酒蒸得喷喷香,大旗锣鼓接姨娘”等。
(2)复叠艺术手法
相关新化山歌资料显示,在诸多新化山歌中,均应用了歌词复叠的艺术手法,好比《十月怀胎》、《五更陪郎》、《十爱》以及《二十四节气》等。以新化山歌《十爱》为例,该首歌曲所描述的是美丽形象的民俗生活,其中应用了俏皮的当地俚语及复叠的手法,一方面描述了少女细腻形象的迷人风姿,一方面呈现了少年郎深刻的仰慕少女的画面。整首歌共有十段,每一段均应用的一致的复叠表现手法,包括有叠韵、叠字以及叠句等表现形式。
3、新化山歌演唱特征
(1)独唱
于新化山歌之中,独唱属于其最为多见的一种演唱形式,并多用于高腔山歌。独唱通常可分为清唱及有乐器伴奏的演唱,其中并以清唱较为多见。新化当地居民在一人独自劳作过程中,为了缓解心中寂寞,兴趣来了便高歌一曲,妇人在劳作过程中,则通过独唱呈现自身的内心情感,歌声激越、明亮,抒情性十分强烈。
(2)对唱
对唱,同样在新化山歌演唱形式中较为多见,好比一人在山间劳作过程中,往往会通过歌声呼唤,得到他人的反响,你来我往,对唱消遣。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