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局限性-社科论文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王军来源:原创日期:2012-02-04人气:2300
康有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他不但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袖,而且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康有为在书法艺术上造诣深厚,是近代著名的书法家和书学理论家,《广艺舟双楫》是他的书学代表作。《广艺舟双楫》大量吸收了乾嘉以来金石考据的新成果,加之他在京师购中国数千年之碑刻佳作,凡四千余纸,洗石摊碑,深入进行考究,这无疑使此书拥有雄厚的材料根据。
《广艺舟双楫》是清代碑学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书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在阮元、包世臣的眼中,碑学仅指北魏碑,而将与北魏同时代的南碑归入南派帖学之中。康有为在《宝南》中指出:“北碑中若《郑文公》之神韵,《灵庙碑阴》、《晖福寺》之高简,《石门铭》之疏逸,《刁遵》、《高湛》、《法生》、《刘懿》、《敬显儁》、《龙藏寺》之虚和婉丽,何尝与南碑有异?南碑所传绝少,然《始兴王碑》戈戟森然,出锋布势,为率更所出,何尝与《张猛龙》、《杨大眼》笔法有异哉!故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这样,康有为将碑学扩大到整个魏晋南北朝碑版,不仅充实丰富了碑学的内容,扩大了范围,而且有力地强化了其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十九世纪的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袖,他在当时不可能平心静气地研究书法艺术,所以即使是专门论述书法的《广艺舟双楫》也倾注了他变革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是书法革新与政治革新相结合的产物,如同他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论制考》一样,是在复古的旗帜下鼓吹革新。因此《广艺舟双楫》的某些偏激观点在书学研究上必须澄清。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有人指责多激越之词和变古诧异之说,认为此书是为变法造舆论,一概加以否认;有人认为此书影响巨大,句句是至理名言,盲目崇拜,不加分析,其实这两者都是极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很多人评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都以褒为主,贬词一笔带进,并且茏统含混。例如,沙盂海先生在《书法》一九七九年第四期《碑与帖》一文中指出:“康有为书中有《尊碑》、《备魏》等篇,《备魏》篇陈述
‘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的看法。他书中并且标立‘碑学,‘帖学,的名称,说‘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把碑与帖对立起来,那也是偏见。”还有周熙良先生也认为:"收集北碑的人常根据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里面所推重的碑刻去物色。其实康氏好作大言欺人,见解并不高明。他把《龙门廿品》就捧得过头,廿品中实在只有四品还稍微可看,而《始平公》一刻刀法太多,只是因为阳文才勉强可收。康氏论书的大毛病在于脱离了书法的形象美,而玩弄一套印象派的批评,通篇比喻令人如堕入五里雾中,摸不着边际。……”
与康有为相反,清末学者刘咸昕对书法艺术的研究所持的基本准则是“吾论书务守普通之标准,不敢徇好古尚奇之偏见。于笔固不喜枯瘦,而亦不取涨滞,于势固不喜呆板,而亦不取散漫。盖变化而统一,乃一切艺术之原则。书比于人骨肉以匀称为美也。”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对刘咸昕的《弄翰余沈》有巨大影响,刘咸昕有极高的书法鉴赏力,有渊博的学识,因此他对《广艺舟双楫》不是全盘肯定,而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科学地吸取其中合理部份,指出了其中不足之处。他在《弄翰余沈》中多处反诘康有为的基本观点,击中要害,言之成理。他认为:"康氏之滥颂魏碑不敢雷同。”“康氏尊南北朝而卑唐,其言往往太过。”他指出这是“乃论书者有诧古之迷”所致。他反问道:“夫书之厚薄岂在分不分?何哉用分笔便强而厚,惜康氏之未明以告我也。”他毫不客气地指出:"盖康氏之论书,正如何、李、王、李之论诗文。凡断代逆反之言,自必偏狭。”在《弄翰余沈》中,刘咸昕尽管在多处指责批驳康有为的主张,但是他也充分肯定了《广艺舟双楫》是清代“特详”的书学著作,“其言执笔、运笔亦较审备。以方作篆,以圆作分,以章程作草,以飞动作楷尤为精卓简赅。”他赞誉说:“此已足不朽”这是对《广艺舟双楫》的极高评价。
但现在整个书学理论界对《广艺舟双楫》的研究仍然薄弱。我们姑且不论刘咸昕批驳康有为的观点是否正确,单就此大刀阔斧,观点鲜明的行动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书学界百花齐放,促进争鸣,繁荣我们的书法艺术。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鼓吹碑学,晚年这种态度有所改变。康有为晚年的弟子肖娴回忆:"晚年,他对我谈到近代草书行书大家不多,是碑学发展后帖学衰微的另一偏向。”也在其时,康有为云:"千年来无人能集北碑南帖之成者,况兼篆隶钟鼎哉。吾不自量,欲孕南帖,胎北碑,熔汉隶,陶钟鼎,合一炉而冶之。苦无暇日,未之逮也。”应该说这是康有为对碑学与帖学的新认识。
总之,《广艺舟双楫》的主要缺点在于偏激,好走极端,如只字不提魏碑缺点,认为魏碑“无不佳者”,评论魏碑时有一些形容实为溢美之辞。同时他公开提出“卑唐”口号甚至说“习碑以后可谓五岳归来,唐以后书皆丘陵矣”,也不合乎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我们今天总结中国书法遗产,应该对魏碑和唐碑取持平的态度,看他们同是古代书法的宝藏,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纠正其偏颇。
《广艺舟双楫》是清代碑学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书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在阮元、包世臣的眼中,碑学仅指北魏碑,而将与北魏同时代的南碑归入南派帖学之中。康有为在《宝南》中指出:“北碑中若《郑文公》之神韵,《灵庙碑阴》、《晖福寺》之高简,《石门铭》之疏逸,《刁遵》、《高湛》、《法生》、《刘懿》、《敬显儁》、《龙藏寺》之虚和婉丽,何尝与南碑有异?南碑所传绝少,然《始兴王碑》戈戟森然,出锋布势,为率更所出,何尝与《张猛龙》、《杨大眼》笔法有异哉!故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这样,康有为将碑学扩大到整个魏晋南北朝碑版,不仅充实丰富了碑学的内容,扩大了范围,而且有力地强化了其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十九世纪的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袖,他在当时不可能平心静气地研究书法艺术,所以即使是专门论述书法的《广艺舟双楫》也倾注了他变革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是书法革新与政治革新相结合的产物,如同他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论制考》一样,是在复古的旗帜下鼓吹革新。因此《广艺舟双楫》的某些偏激观点在书学研究上必须澄清。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有人指责多激越之词和变古诧异之说,认为此书是为变法造舆论,一概加以否认;有人认为此书影响巨大,句句是至理名言,盲目崇拜,不加分析,其实这两者都是极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很多人评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都以褒为主,贬词一笔带进,并且茏统含混。例如,沙盂海先生在《书法》一九七九年第四期《碑与帖》一文中指出:“康有为书中有《尊碑》、《备魏》等篇,《备魏》篇陈述
‘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的看法。他书中并且标立‘碑学,‘帖学,的名称,说‘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把碑与帖对立起来,那也是偏见。”还有周熙良先生也认为:"收集北碑的人常根据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里面所推重的碑刻去物色。其实康氏好作大言欺人,见解并不高明。他把《龙门廿品》就捧得过头,廿品中实在只有四品还稍微可看,而《始平公》一刻刀法太多,只是因为阳文才勉强可收。康氏论书的大毛病在于脱离了书法的形象美,而玩弄一套印象派的批评,通篇比喻令人如堕入五里雾中,摸不着边际。……”
与康有为相反,清末学者刘咸昕对书法艺术的研究所持的基本准则是“吾论书务守普通之标准,不敢徇好古尚奇之偏见。于笔固不喜枯瘦,而亦不取涨滞,于势固不喜呆板,而亦不取散漫。盖变化而统一,乃一切艺术之原则。书比于人骨肉以匀称为美也。”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对刘咸昕的《弄翰余沈》有巨大影响,刘咸昕有极高的书法鉴赏力,有渊博的学识,因此他对《广艺舟双楫》不是全盘肯定,而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科学地吸取其中合理部份,指出了其中不足之处。他在《弄翰余沈》中多处反诘康有为的基本观点,击中要害,言之成理。他认为:"康氏之滥颂魏碑不敢雷同。”“康氏尊南北朝而卑唐,其言往往太过。”他指出这是“乃论书者有诧古之迷”所致。他反问道:“夫书之厚薄岂在分不分?何哉用分笔便强而厚,惜康氏之未明以告我也。”他毫不客气地指出:"盖康氏之论书,正如何、李、王、李之论诗文。凡断代逆反之言,自必偏狭。”在《弄翰余沈》中,刘咸昕尽管在多处指责批驳康有为的主张,但是他也充分肯定了《广艺舟双楫》是清代“特详”的书学著作,“其言执笔、运笔亦较审备。以方作篆,以圆作分,以章程作草,以飞动作楷尤为精卓简赅。”他赞誉说:“此已足不朽”这是对《广艺舟双楫》的极高评价。
但现在整个书学理论界对《广艺舟双楫》的研究仍然薄弱。我们姑且不论刘咸昕批驳康有为的观点是否正确,单就此大刀阔斧,观点鲜明的行动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书学界百花齐放,促进争鸣,繁荣我们的书法艺术。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鼓吹碑学,晚年这种态度有所改变。康有为晚年的弟子肖娴回忆:"晚年,他对我谈到近代草书行书大家不多,是碑学发展后帖学衰微的另一偏向。”也在其时,康有为云:"千年来无人能集北碑南帖之成者,况兼篆隶钟鼎哉。吾不自量,欲孕南帖,胎北碑,熔汉隶,陶钟鼎,合一炉而冶之。苦无暇日,未之逮也。”应该说这是康有为对碑学与帖学的新认识。
总之,《广艺舟双楫》的主要缺点在于偏激,好走极端,如只字不提魏碑缺点,认为魏碑“无不佳者”,评论魏碑时有一些形容实为溢美之辞。同时他公开提出“卑唐”口号甚至说“习碑以后可谓五岳归来,唐以后书皆丘陵矣”,也不合乎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我们今天总结中国书法遗产,应该对魏碑和唐碑取持平的态度,看他们同是古代书法的宝藏,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纠正其偏颇。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