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国产动画影片对民间美术元素的运用

作者:刘珊来源:《芒种》日期:2016-01-04人气:185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国产动画发展的黄金时期,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的动画影片相比而言,我国的动画作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极高,在国际上声誉颇高。这一时期制作了一大批带有极其鲜明的民族风格的优秀动画作品,《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阿凡提的故事》等耳熟能详的作品都产生于这一时期。回顾这一时期的电影发展史,动画电影坚持的是一条不懈探索的民族化之路,不断从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吸取精华,充分挖掘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从动画形式到动画风格都彰显出鲜明的“中国风”,在国际动画市场上独树一帜,独特的中国特色与东方魅力受到了世界各国观众的喜爱。其中,对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借鉴尤为明显,从题材到造型将各种传统的美术表现技法融于影片的制作当中,造就了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的繁荣局面。比如1958年制作的《猪八戒吃西瓜》就借鉴了民间美术形式,有意识的参考了皮影戏的装饰风格;《金色海螺》等作品将剪纸、壁画等艺术形式发挥到极致。国产动画之所以能在技术受限、人才短缺等等不利的客观现实条件下取得如此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与其对民族化道路的坚持和对民间美术元素的借鉴是分不开的,文章将从形式、题材、造型等方面来剖析国产动画影片对民间美术形式的运用。

一、造型的借鉴

影片中的角色是动画影片的核心和灵魂,动画人物的性格和语言是打动观众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人物的造型也是吸引观众兴趣的主要手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数字技术和电脑等制作手段还尚未兴起,所有的制作都靠人工完成,那时已经出现许多具有浓郁中华民

族文化特点的优秀动画作品,这类影片的造型设计都独具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对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借鉴。

首先,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从国粹京剧中吸取精华。京剧被称为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京剧人物的脸谱是一种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不同角色的脸谱上的图案和颜色不同,具有突出人物性格和个性特征的作用。这是一种夸张化的造型方法,是写实与象征的结合,同时也是强化舞台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国产动画影片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就引进了这种极具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大大的提高了影片的艺术欣赏价值。1956年制作的影片《骄傲的将军》中“将军”角色造型就明显的借鉴了京剧的脸谱艺术,将军的脸被设计成一张京剧的脸谱,他的面颊是红色的,眉毛又黑又浓,高高挑起,下巴上长满了浓密的长髯,与脸上的两条黑纹连成一片,不怒自威,给人一种庄严威武的感觉,与将军的角色定位非常吻合。再如,上海美术制片厂于1960年起历时四年制作而成的《大闹天宫》,专门为影片绘制的画卷近7万幅,在没有3D技术、电脑制作的前提下,完全靠人工制作而成,是名不虚传的鸿篇巨制。孙悟空面孔的设计充分借鉴了戏曲脸谱的形式。在中国孙悟空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搬上银幕时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与喜爱。它既保留了猴的特征,又具有神的法力和人的情感,头戴软帽,腰上围着虎皮,长腿蜂腰,细细的胳膊,显得神采奕奕,机灵活泼。

其次,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借鉴。中国是剪纸的故乡,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不同地域的剪纸风格也不尽相同。剪纸属于平面艺术,作品可以达到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剪纸作品表现的事物是瞬间的、静止的。动画影片则不同,它可以使用特殊的技术手段将静止的的艺术转变为运动的、发展的。《金色海螺》是较早的将剪纸艺术应用到影视创作中的影片,其中的人物造型借鉴了剪纸的艺术形式,将剪纸艺术搬上了银幕,使静止的剪纸动了起来,使观众看到活动起来的剪纸作品。《金色海螺》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根据阮章竞的作品改编而成,渔夫与蓝海仙女的爱情故事就像是一首动人的抒情诗。影片采用了中国民间传统的雕镂刻剪的工艺,虽然剪纸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并不十分灵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人物的造型却生动细腻,人物动作借鉴了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使原本静态的剪纸作品以灵活的形象呈现在银幕上,显示出浓郁的中国特色。

二、色彩的借鉴

色彩是电影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元素,它对于营造影片的情感氛围、奠定影片情感基调以及刻画人物形象和丰富画面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色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意义,在动画影片中正是利用了色彩的这些情感特性来唤起观众的情感体验。动画作品是“画”出来的,不可避免的要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元素,我国早期的动画作品就明显的借鉴了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元素。

首先,水墨画的色彩对动画影片的熏陶及影响。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之一,顾名思义,水墨画的颜色仅有黑色和白色,黑色的墨与白色的宣纸,但却成呈现出别有一番韵味的“墨韵”。没有色彩缤纷的颜料、也没有五彩斑斓的色调,摆脱了自然的色调,以写意为主,用墨的浓淡来凸显不同的绘画空间,用深浅不一的墨色来代替其他颜色,虽然没有色彩之间的鲜明对比,但却展示了另外一种意境。将中国水墨画中那种虚实相生和淡雅朴素的意境引入动画影片中,不仅提高了动画影片的艺术格调,而且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引向世界,使这种带有鲜明中国符号的艺术形式能够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大放光彩。这种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有《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分别取材于齐白石和李可染的国画。《小蝌蚪找妈妈》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而成,影片讲述了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在寻找青蛙妈妈过程的感人之旅。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奠定了国产动画影片在世界电影史上的位置。单纯的水墨设色并没有使影片显得单调和乏味,反而使观众如徜徉在一个动态的、抒情的水墨画世界,柔和的景色与细致的笔调使整部影片充满了诗意与魅力。

其次,年画的装饰色彩也对动画影片产生了重要影响。年画的色彩丰富绚丽,以表现祥和欢乐、喜庆的气氛为主,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的期盼。年华的色彩以红色、黄色和绿色为主,明快的色彩显示出强烈的装饰性,然后搭配上简单流畅的线条,看起来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影片《三个和尚》出品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部具有强烈漫画风格的动画影片,三个和尚的造型设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的身体、头部和无关都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在外形上除了高矮胖瘦的区别之外,三个和尚衣服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明显的区分作用。红黄蓝是美术的三原色,也恰恰是这三个和尚衣服的颜色,三原色的设定使整部影片的色调显得非常柔和,与中国传统的设色特征相吻合,装饰性很强。

三、早期动画发展对当下电影发展的启示

中国动画曾经有过那样辉煌的历史,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在动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当下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从早期动画的发展中借鉴一定的经验。

首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回顾早期的动画发展,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根治于民族文化精髓的那部分内容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早期的动画影片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楷模后世的模范。几十年前的动画电影放之今日仍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艺术和思想水准是今天许多影片难以企及的。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早期动画影片的成功归功于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形式的借鉴。从本质上看,动画与美术同属于与视觉艺术,在审美特征上存在着共通之处。可以说,动画片中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美术形态的。美术是动画制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塑造动画影片的视觉形象和视觉风格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早期水墨动画在风格设计上凸显出了强烈的民族化特征。中国水墨画最看重的是画中传达出来的意境,把水墨画的意境引入动画影片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影片的艺术审美价值。

其次,经过了早期电影发展的百花齐放之后,九十年代以后进入了发展的沉寂期,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制作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退后了很多,与动画大国美国、日本的差距逐渐拉大。较之于以往的手工制作而言,外国先进数字技术的不断引进大大提高了国产动画作品的数量,但质量却仍然堪忧。开放的电影市场促使一大批优秀的国外作品涌进国内,严重的冲击了国内电影市场,使中国动画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如何走出发展的低谷,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探索一条独特的民族化之路,建设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产业才是中国电影的出路。

综上,文章从色彩、造型两方面展开论述,深度剖析了中国早期动画产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时,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简单而清晰地认识,以期能够对当下电影的发展提供一点浅薄的意见。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