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合于英语教学的策略
1.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时常遇到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语、单词和词组,教师要为学生详细讲解相关的民族特质、文化背景和内涵。例如,Dragon一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富贵、吉祥”的意味。但在西方文化中却被视为“邪恶”。教师在讲解这个单词时,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合理辨析和记忆这一词汇,并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再如,在学习与春节相关的单词或语句时,可以为学生讲解有关除夕的故事。而在学习有关端午节的英语知识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不仅要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还应当积极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比如,组织学生举办英语文化节、传统知识竞赛,安排学生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电影。在这些活动中合理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鼓励学生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演讲赛和辩论赛,引导学生自觉查找相关资料,并在活动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完善英语教材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材中都甚少涉及传统文化知识,这显然不利于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因此,若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传承传统文化,必须革新、完善大学英语教材,将传统文化知识有机引入教材内容,丰富英语教学知识。例如,可以将大禹治水、端午节、孟母三迁、除夕、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传统知识引入英语教材。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可以将一些经典诗词或散文融入英语教材中,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3.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包括民风民俗、区域文化,还涉及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大部分知识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当今大学生的认知相差较大。因此,若只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使学生形成理性认知。因此,应当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进而鼓励学生自觉探究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学习Wedding这一概念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并结合中西文化讲解这一词汇,用多媒体展示中外文化的异同,加深学生的理解。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