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构想
1、教育目标要贴近生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贴近生活,是指教育目标既要符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现实性的一面,又要有理想主义的特征,具有理想化的一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理想过度到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由培养圣人转变为培养普通人、现实人,允许大多数人都能够达到目标的要求。所以,高校在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时候,在树立理想的同时,也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考虑社会的潮流和趋势。此外,目标的制定也体现出层次性。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等各不相同,他们的思想层次和思想意识也不尽相同。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出层次和梯度,使得不同思想层次和思想意识的大学生都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2、教育内容要来自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味地喊口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正确地看待世界、获得幸福。要实现这一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以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为分析对象,教会大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方法,让他们真正学会生存,成为生活的主人。从生活中摘取教育内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和素材,应该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要按照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知识的逻辑来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手段,提高大学生接受的积极性等等。
3、教育途径要融入生活
首先,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一向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所以,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结合现实,在实践中践行理论知识。社会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莫大的助益。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性活动、军训、志愿者活动等等。其次、家庭、社会、高校要协同合作。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它需要社会、家庭的配合和参与。三方形成合力,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学生在日常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