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雨露和阳光
“没有赏识,就没有学生成绩的进步,没有赏识,就没有学生学习的成功。”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赏识已被视为教育的精髓,这一经典的教育理念已被许多活生生的事例所证实。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重建精神大厦,找回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赏识教育”更是使学生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是让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教师与学生更加和谐,教学相长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走出偏狭、走出误区,走进学生心灵、走向成功的教育。
1.赏识可以维护自尊,树立自信。
赏识能让自卑的学生自尊、自信。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心理压力较大,他们会自卑自责,惶恐不安,甚至自暴自弃。这时,他所需要的是帮助,是安慰,是激励。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笔者总是最先找成绩排名在最后的学生先谈心,鼓励他们不要泄气,告诉他们老师对他们依然充满信心,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让他们知道失败乃寻常之事,同时讲述自己学生时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在鼓励下,学生找回了自尊,树立了自信。
2.赏识可以激发潜能,促进自强。
赏识能让学生自信,自强,走向成功。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他发现,一个没有受过赏识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赏识后,其发挥出的能力是赏识前的3-4倍。可见,赏识于学生潜力的挖掘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教师懂得赏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对学生的特长加以肯定,帮助他们发展,而不是用“清醒点吧,别做梦了!”“你不是学习的料子!”这类话来刺激学生,学生才能为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自强不息。
3.赏识可以增进信任,带来和谐。
赏识促进和谐,抱怨导致对立。学校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沟通需要彼此的信任,需要感情的投资。而赏识就是对学生的信任,对学生的感情投资。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学生就会对教师建立信任。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