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技术转型的新闻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教育部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引导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为导向,要求一批本科院校按照各自实际,深入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转型之路。强调在本科阶段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校教育质量问题的重视。科学评价应用型大学本科的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当前的迫切任务。
一、应用型大学新闻学本科教育应有的特点
在高等教育分类中,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与传统的学术型教育相比显现出不同差别,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
1.为适应媒介融合实现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正是全媒体传播,即生成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的运营模式,某一传播主题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全媒体介质实现同步传播,以实现对目标受众的全方位立体覆盖,此种模式客观要求媒体工作者必须为复合型人才,精通传播主题的策划、跨媒体、深入主题等一系列传播过程的全媒体营销。在新闻学本科教育实施过程中,为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不仅需要专任教师通力合作,运用理论教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式塑造学生的专业知识、智慧及心理等综合素质,也要聘任传媒业界导师走进高校,让学生了解媒体的实战经历,通过业界前沿性教学更好地服务学生。
2. 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资源储备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教学为主、以服务地方为主的教育类型。应用型新闻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专业设置上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突出区域特点,着力通过培育会采编、善评说、懂拍摄、能录制、精管理、通经营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向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二、明确评价主体
要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必须先明确谁来评的问题,即教育质量的评价主体。对于新闻学本科的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主要涉及政府、高校及社会。
(一)政府
长期以来,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价方面一直肩负责任和权利,这便直接促使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中作为唯一的权利评价主体而存在,只注重办学条件和资源投入,忽略教育产出与绩效评价,导致高校责任机制缺失与教育质量下降。伴随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机制、体制随之创新,政府应让位于担负更多责任与更具管理优势的高等院校和社会其他主体参与评价,自身则要站在全局,战略性地、明朗地制定有关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政策与法规,促进评价活动有序进行。对新闻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各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通过评价结果,为新闻学本科办学方向、发展目标及人才培养方式提出规划意见,确保应用型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传媒业界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致。
(二)高校
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高等院校。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很多新闻传播院系没有结合专业特征、业态发展主动建立评价制度,自评标准与内容还是国家教育质量评价或高校整体教育质量评价的一部分。对于新闻学专业而言,高校和院系都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者和评价主体,校方应细化考核内容,建立并完善高校内部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而新闻传播院系则在专业基础上,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强化系内考核指标,以此形成校系结合,自上而下的评价体系。
(三)社会
以教育系统外部的社会力量为主体,从社会发展和业界需求出发,对新闻学本科教育质量实施社会评价,评价主体有传媒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评价中介机构。
其一,传媒企事业单位。传媒企事业单位在新闻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中有较高的评价资格,应通过统计毕业生的业务成果,制定全方位的质量考评指标,评定毕业生的业务技能掌握情况,并为其打分,并提出意见,协助高校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其二,教育评价中介机构。教育评价中介组织将作为与高等教育没有直接利益关系、能以公证的视角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的组织。我国现阶段这种权威的中介组织还相当缺少,对于新闻学本科而言,应选择和培育一些新闻传播行业专家,通过中介组织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升新闻学本科的教育质量。
三、构建应用型新闻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依照符合媒介融合趋势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结合高校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实际,构建由政府、高校、社会三方联合评价的新闻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新闻学本科教育质量该评价体系由一般指标、特色指标两方面构架而成,一般指标包括教学情况和教学情况两个一级指标,特色指标包括新闻学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及社会认知度三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主要评价新闻学本科教育的投入和产出以及专业建设方面的情况。教学情况中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比例和教学改革情况三个二级指标;成果方面包括学生职业素质、学校管理机制和服务地方三个二级指标。新闻学专业定位中涉及技术型专业设置与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设置两方面,人才培养定位主要针对全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设计,社会认知度主要包括政策主体满意度和社会主体满意度。在共性指标中的六个二级指标下,设有十一项三级指标,分别针对师资、经费、教改、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指标细化。其中,对双师型教师的配置情况,实践教学投入经费比例,及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情况,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就业与创业比例,及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等。个性指标中的五个二级指标中下设八项三级指标,这些指标具体为新闻学院系中应用型专业所占比例,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学生实习时间所占比例,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以及政府满意度、传媒企事业单位满意度、中介机构满意度的评价。(如图1)
图1:应用型新闻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一 般 指 标 |
教学 情况 |
师资建设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经费投入 |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比例 | ||
教学改革 |
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 ||
成果 情况 |
本科生职业素质 |
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率 | |
学校管理机制 |
产学研合作项目层次比例 | ||
社会服务 |
科研成果转化比例 | ||
特色指标 |
学科建设定位 |
应用型专业设置 |
技术类专业所占比例 |
服务地区经济专业设置 |
特色专业所占比例 | ||
人才培养定位 |
应用型人才培养情况 |
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实习时间所占比例;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 |
社会认知度 |
政策主体 |
政府相关部门满意率 | |
社会主体 |
传媒企事业单位满意率;中介机构满意率 |
综上,新闻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在未来教育教学工作中,该指标体系还将不断完善。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