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免疫抑制剂导致的消化道反应-医学论文
作者: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崔建欣来源:原创日期:2012-04-07人气:934
全部病例为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我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科治疗的门诊、住院患者,且使用免疫抑制剂1-2次后消化道反应较重者,共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41.8岁,使用甲氨蝶呤18例,使用环磷酰胺14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9.6岁,使用甲氨蝶呤13例,使用环磷酰胺7例。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常规治疗:口服或静脉缓慢推注免疫抑制剂前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针,每次1008。治疗组患者口服或静脉缓慢推注免疫抑制剂前内关穴位注射甲氧氣普胺针,每次1008。内关穴位定位:于前臂屈侧,腕横纹上二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⑴。注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使用2具1=1注射器抽取注射用甲氧氯普胺针各508,双侧内关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八皮下,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一定深度后产生得气感应,如无回血,将药液缓缓注入。3^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制定疗效标准。①治愈:恶心、呕吐控制,症状消失;②好转:恶心、呕吐次数减少或间歇时间延长,部分症状消失;③未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注射甲氧氯普胺针治疗后第二天评定疗效,总体治疗效果,(见表1〕。
表1两组总体治疗效果比较
风湿免疫病所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都有严重的消化道反应,主要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主要的限制性毒性。一般用药1〜2&后出现,可持续3-7天。免疫抑制剂导致的消化道反应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降低生活质量,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内关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内关穴有益气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甲氧氯普胺针注射于内关穴,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的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者,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大的疗效。
总之,甲氧氯普胺针内关穴注射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可以明显降低免疫抑制剂导致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依据《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制定疗效标准。①治愈:恶心、呕吐控制,症状消失;②好转:恶心、呕吐次数减少或间歇时间延长,部分症状消失;③未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注射甲氧氯普胺针治疗后第二天评定疗效,总体治疗效果,(见表1〕。
表1两组总体治疗效果比较
风湿免疫病所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都有严重的消化道反应,主要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主要的限制性毒性。一般用药1〜2&后出现,可持续3-7天。免疫抑制剂导致的消化道反应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降低生活质量,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内关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内关穴有益气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甲氧氯普胺针注射于内关穴,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的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者,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大的疗效。
总之,甲氧氯普胺针内关穴注射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可以明显降低免疫抑制剂导致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