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教学论文
(二)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评估的难度
教学评估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教学《评估方案》有7项一级指标加特色项目,19项二级指标(其中重点项目11项),44个观测点。且每一个观测点都需要做大量工作和材料整理,可想而知评估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我们发现,评估体系中每一个指标所占权重划分不同,而且每一指标又根据各类学校内涵可以有所差异,这就是评估的难点所在。也就是说,为达到评估指标要求,我们参与评估的学院要将自身日常教学管理所涉及的工作按照评估的要求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形成评估体系中的指标数据。
在某种意义上讲,评估系统的艰巨性,还在于评估是对学校历史和现状的反思过程。评估中的每一项指标,既是衡量高校办学所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又是全面、系统地检验各级各类高校的办学现状。各项指标之间既存在着相互的验证、补充关系,又从不同的侧面去检验高校的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大量的数据资料其实是建立在规范的、严格的、认真的日常管理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际工作的积累,是很难在短期内达到评估指标要求的。评估体系就是杜绝高校在评估中弄虚作假,虚构编造评估资料和数据。
二、教学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过于强调结果
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把评估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过于强调结果,投入全部人力、财力和物力,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最后通过评估,但整个教学发展思路和工作仍然未形成。
(二)评估目标盲目
评估的目标定位是评估的指挥棒,指引着整个评估工作的开展,是对教育效果是否达到教育目标以及达到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教育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的增值,即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有效地满足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增进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地方本科院校是专科上升为本科的,以前没有这方面的评估经验,也很少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致使有些院校不知从何作起,怎么做,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等等,只能盲目参比其他通过评估了的兄弟院校,照抄照搬,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考虑自身特点,结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能还收不到好的结果。
(三)认识误区
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对评估认识不到位,认为评估是学校领导或某个部门的事,全校没有形成全员发动,形成合力的局面,结果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发挥。有些学校对评估的目的也不明确,在有关校内的调查中,有27%的人认为评估的重点在教学和管理,只有15%的人认为评估的重点在学校的硬件,有58%的人认为评估时应二者兼顾,许多学校没有意识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实质,互相攀比,想方设法寻求一个好的评估结果,把这一好结论当成本校的荣耀,给评估蒙上了一层功利的色彩。
(四)没有建立长效教学管理机制
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只注重集中评估,没有建立长效教学管理机制。比如,一些院校在评估前,为了一个优秀结论,全院师生员工总动员,甚至连学校内做生意的人员都知道学校要迎接评估,历年的试卷和教案、讲稿是组织学生和教师重新赶制装订成册的,电脑、仪器设备是才买的,教学楼、办公室是新粉饰的,专家所听的课是教师对学生反复试讲过的,一旦评估结束,万事大吉,各项工作又恢复原样。这一现象的出现,使评估的作用荡然无存,违背了国家进行评估的初衷,很难达到通过评估规范教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其实,评估后的一段时间整改、建设更是重要。评估的价值在于促进改革、加强建设、加快发展。
三、完善教学评估对策
无论是学院领导层,还是一般的教职工,都不要把评估工作看成是一种分派任务,要把评估工作与平时日常工作规范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基本要求,以评估指标为质量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主要做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评估理念,处理好评估结论和评估过程的关系
评估结论很重要,但评估过程更重要,要把过程扎扎实实地做好,让老师和职工们认为我们在做实事。这个过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是日常教学工作,而不是评估的过程。同时,建立教学评估长效机制,采取对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长效措施,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尤为重要。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校成立之初,纷纷建立评估督导中心等长设机构,对教学质量长抓不懈,是非常可取的做法。
(二)全员发动,形成合力
教学评估是涉及全校各个层面和各个部门的大事,不是仅仅是领导和教务处的事情。要树立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是评估对象,都要为评估做事的思想。首先,在组织上有保证,学院是基础,领导是关键,师生是主体。其次是理解评估,评估不仅是为了评,更是为了建,所以,我们为了查找出问题,必须把分析任务重点放在分解建设目标上,不是单纯分解材料。第三,做好全员发动,形成合力,最关键是在院系和部处,院系是工作的重点,因为一级指标100%跟院系有关,二级指标84%跟院系有关,三级指标82%跟院系有关。笔者认为,院系在评估准备工作中,至少要做四件事情:一是加大教学投入,包括经费投入、教师的精力投入、学生精力投入;二是要规范管理,特别是日常教学基本规范管理,包括一些教学基本制度、教学文档建设等;三是要深化教学改革,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开展研究性教学、教研活动;四是要提炼一些材料,即把在平时工作通过材料展示出来,特别是把院系工作中的一些亮点和特色通过材料反映出来。第四,机关、后勤等单位也要围绕教学中心工作来开展工作,要了解学校的中心工作任务是什么,要配合中心工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三)以评促建,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以评促建意义更深远。因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普遍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如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问题都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最为迫切的重要任务。评估为解决好这些重要课题带来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评估这个契机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问题。主要是:第一,专业建设问题。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龙头,以专业建设带动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这是新建院校当前要重视的问题,专业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未来发展和学生就业方向、就业质量;另外,专业设置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对那些市场需求大、专业能力强的专业,我们重点培育为精品专业或者明星专业;对那些市场需求大、专业能力弱的专业,要扶持发展并尽快满足市场需求;对那些市场需求小、专业能力强的专业,要先维持发展、逐渐调整;对那些市场需求小、专业能力弱的专业我们要坚决撤消;第二,我们要重视实习实训环节的建设。本科教育虽然体现宽口径,后基础的原则,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要有实训。实训就是专业训练,培养技师、工程师必须要有专业训练。第三,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是现代高校走开放办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必经之路。我们不仅找准产学合作的结合点,更要加强教学科学管理,实现教学管理创新。因为教学管理创新是产学合作的保证。第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的核心。有大师,才有大学。新建本科院校一定不要忽视这一点。大楼等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固然重要,但师资队伍整合,提高,培养与引进更是学校发展的支柱。
总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我们必须通过评估反思,自省,重视管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